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有,戊戌变法的评价

2020-11-23 07:46:19 字数 5195 阅读 6680

1楼:行于飘渺之间

我怎么感觉这道题有问题?1是对的、2对的、3不对,虽然标志着中华名族觉醒的思想,但封建君主的**并未改变、5是对的,起到了启蒙作用。1、2、5是对的。

2楼:匿名用户

拉倒吧 明明是d、1235,眼看着4是错的,中国封建君主**的废除要等到辛亥革命呢,戊戌变法搞的是君主立宪,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是革命。用排除法就容易些啊,有4的肯定就排除了,还做过……做过还没吸取教训么……

3楼:天龙寻斯

c,1245

这题做过o(∩_∩)o~望采纳

戊戌变法的评价

4楼:匿名用户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该良运动.它冲击了封建网罗,显示了中华民族新的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奋起救亡图存,提倡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些行为是爱国的进步的.

但是他们把维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清朝皇帝上,主张采用合法的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不愿发动群众,结果在顽固派的反击下很快失败.这些教训也告诉后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革命暴力,才能推翻清朝的反动统制.

5楼:哲儿

戊戌维新运动是19世纪末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一场旨在挽救祖国危亡的爱国运动;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是中国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驿站,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是由于二千年封建主义经济基础的牢固,封建主义政治力量的强大、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的根深蒂固,非初登历史舞台的幼弱的资产阶级所能抵敌,戊戌变法的失败带有必然性。

兼之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阶级力量,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维新派又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缺乏与封建主义彻底决裂的勇气,对帝国主义怀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充其量,他们只能发动一场软弱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而不能使改革派掌握政权。就在维新上谕如雪片般飞舞之际,军政实权仍牢牢地掌握在封建顽固派手中。没有政权的改革必然遭致失败。

戊戌变法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自上而下的维新改良,只是幼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切实际的幻想,它必然让位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

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

1.改良主义运动说。这是一种传统说法,范文澜、徐培华、汤志钧等持此说。

范文澜指出:“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运动,虽然是含有进步性,但不属于革命的范畴。”

持此说的还有胡绳、正栻、肖黎等。

2.政治改良运动说。此说认为戊戌维新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不应视作改良主义,而应作改革或改良运动。此说主要以金德群、叶林生、钟卓安为代表。

持此说的还有邓广铭、张希清、林增平等。

3.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说。此说认为戊戌维新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夺权的尝试。此说,以陈庆华、钟珍维、张磊等为代表。

陈庆华认为:“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因为变法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也要求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民主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主要用和平手段,但也不排除使用暴力,效法日本的明治维新。

‘百日维新’是资产阶级暂时、部分地获得政权,不失为一次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说变法是改良主义的并不正确

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资本经济还不够发达 资产阶级不够壮大 (当时甚至连罢工罢市都没个可能组织起游行队伍 那几个书生的倡议又能得到多少社会支持呢?)

如果说广义上的戊戌变法运动 他们要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国家 所以他们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但是这场运动的具体实施却非常滞后 远远没有达到改造国体的目标 所以它尚不属于真正的民主革命(无论是政变 军变 起义暴动还是别的什么 只要改变了国体 就是革命 比如英国的光荣革命 ; 但是百日维新没有做出改变国体的行为 所以不能承认它是真正的革命)

判断某些团体或者某些运动属于什么阶级的 只要看他们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就行了 维新派要求君主立宪 组织议会

也就是说他们要求封建地主阶级放弃一部分政治权利 他们要求减小封建阶级的权力 增加资产阶级的权利

所以他们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当时的社会 现状已经不是一次改革就能挽救的

在历史上,(国内外)封建向资本主义的改革从来没有一挫而就的,作为改革的先驱,就如同撞击在礁石的第一股浪,肯定会粉身碎骨,为有不断的有后继者,才能将礁石冲刷到另外一个形态(礁石指社会制度),所以作为改革的先驱,我们应当纪念他们,没有那些不怕牺牲的先头浪,我们是没有今天幸福生活的

6楼:**牛牛

戊戌政变是一场政治事件。官方的说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但是按大英百科全书对“资本主义”的解释,这个改革的发动者与推动者,既不是资本家,也不属于什么资产阶级,其出发点基本上是为了延续清王朝统治,增强****的权力,挽救日益衰落的国势。假如强行用阶级说来解释,就会陷入没有资产阶级(见上文中“资产阶级势力还很弱小”),又有所谓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样的悖论中去。

如何评价,的确是个问题。假如以成败论这个运动,又会得出讽刺的所谓的结果论,即以结果的好坏来解释一场事件,这样的论点是幼稚的,对于认识历史没有帮助。历史并没有被决定,康有为等激进改革派,以及光绪帝也都不是因为什么历史发展规律而存在的。

他们的活动只是按照他们对西学的了解,以及对政治蓝图的构想而实行的。问题是改良的行为为何中断,以及措施到底被如何实施,这里涉及当时人对改革的看法,必须改革但如何改革,什么程度是清**当权者们允许的,这些都必须了解。至于罢礼部六堂官到引日人伊藤博文当顾问,帝后两党矛盾不断激化,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政治智慧与社会思潮,才是这个变法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当时人如何思考的,这样的思考为何最终容不下激进的改革行为,而日本为何又可以实现改革,最后走向军国的道路。改革失败后,清支持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运动,导致了八国入侵,国运再难重振,清王朝走上了末路,而后来的政治活动不断激进升级,对历史的影响深远程度,并不是一两句所谓的某某阶级某某活动,就可以解释的了。而其中袁世凯的角色及后来的背叛种种问题,更值得我们考量。

7楼:匿名用户

资产阶级性质的该良运动

8楼:匿名用户

我认为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可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9楼:哈哈欠为你违逆

(2010·鄂州)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 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时务报、知新报主要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

《清史稿》载:光绪帝“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这里的“发奋自强之计”是指实行维新变法。

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10楼:哈哈欠为你违逆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1楼:长缨在手

评价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一、推动了清**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和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

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

二、激起了民众对满清**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政变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此条更准确的说应为戊戌政变的影响,而不是戊戌变法本身的影响。

)三、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1)变法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不变没有出路,变是古今通理,中国还应该大变、全变。

(2)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维新派只敢讲“民权”,承认人民有参与管理政治的权利,但是不敢讲“民主”,不肯承认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戊戌维新之后,民主思潮就充分发展起来了。

(3)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戊戌维新失败后,更多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更多的西方学说被译介到中国,中国的思想界更为活跃。

四、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戊戌维新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界革命”。

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除“**界革命”外,维新派继续倡导“诗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学革命”。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顽固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主要内容:改革**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2楼:匿名用户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遭捕杀或逃亡国外。

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也叫戊戌维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变法影响:

近年亦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新运动自开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绪帝帝未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维新派人物(特别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他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糙了解,亦注定运动的失败。

变法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怎么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1楼 斐薄汉荷 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改革。治平四年 公元1067年 正月,宋神宗即位 立志革新,于熙宁元年 公元1068年 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变法中 王安石建立了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 制置三司条例司,条例司撤销后,由司农寺主持变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