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百度用户
秦直道的故事
这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留下的路。2000多年过去了,当年30多米宽的大道只剩下依稀可辨的小路,昔日的辉煌掩映在荒草丛下。幸运的是,还有一群执著的人关注着这条与长城相呼应的700多公里长的“直道”。
在他们的努力下,沉睡了几千年的古道正在醒来。
荒草下的奇迹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的秦王嬴政为我们留下了这一世界奇迹。有人说,秦直道是矛,长城是盾,兵马俑是兵,灵渠是运输给养的血脉,秦驰道是帝国统一的勋章,阿房宫是士兵守卫的宫殿,它们六者是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整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王朝的象征。即便是今天,纵然秦直道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袭,我们仍能感受到它的气势磅礴。
据《史记》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快速反击和抵御北方匈奴族的侵扰,于公元前212年至210年,命大将蒙恬率师督军,役使30万军工,一面镇守边关,一面修筑军事要道。仅仅两年半的时间,一个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就诞生了。
秦直道作为人类筑路史上最为神奇的文明古道,历史上对其的记载和研究却寥寥。最早的记录见于《史记》,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里说:“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在《蒙恬列传》中则说:“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此外,便很难找出更为详细的记载。1975年,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写有《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一文,为秦直道研究开拓了新领域。1987年,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组织省、地、县**史志工作者,经历2个地市、6个县,行程1300多公里对秦直道遗迹进行了全面考察。
沉睡中醒来
秦直道纵穿陕北黄土高原,沿海拔1600多米的子午岭东侧北上,然后向东北延伸,通往内蒙古包头市。其道历经2000年风雨,大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在鄂尔多斯秦直道遗址上,有一块刻着“天下第一路”字样的巨石。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文化局局长张光耀说,“我翻阅了很多资料,众多研究秦直道的历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同意这个观点:‘秦直道’在中国古代史上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是‘最早的高速公路’。这条路不管是宽度、长度还是直度,都是古代其他道路遗址所不能比拟的。
另外,其主干道可同时并排行驶12辆大卡车。它最宽处的路面,可作现代中型飞机的起降跑道。”
在鄂尔多斯,张光耀很出名。至今这里还流传着“一讲秦直道,想起张光耀”的说法。作为东胜区文化局局长,在张光耀2000年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前任局长就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据专家的考证,东胜境内城梁段遗址是秦直道全程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从此,张光耀的名字就和“秦直道”这三个字绑在了一起。
秦直道在东胜境内有30多公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未,东胜区就已启动对秦直道的保护工作。保护之初就将东胜境内城梁段秦直道遗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东胜区**重新划定了保护区范围,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
进入2005年,东胜区对秦直道保护、开发、利用的步伐明显加快:兴建我国第一个以秦直道文化为内涵的历史博物馆——秦直道博物馆,出版了**集《秦直道探索与研究》,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秦直道》,编制了《秦直道遗址(东胜区段)文物保护规划》和《秦直道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启动了秦直道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工作。
2006年5月25日,秦直道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确定为中国100处大遗址项目其中之一,和长城放在一起列为“十一五”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这对于研究秦直道,关注秦直道的张光耀们实在是一个好消息。
秦直道遗址的时代判断
2楼:匿名用户
出土遗物中,铜镞和钱币的时代较明确,在两汉之间或稍晚。
在陕西关中的秦汉考古中,一般说来,筒瓦、板瓦外面的抹带绳纹,时代早于一般的绳纹;筒瓦、板瓦内面的**点纹,时代早于布纹和其他纹饰。
秦始皇陵及西汉阳陵等地的发掘资料显示,抹带绳纹和**点纹大量使用在战国晚期和秦代,西汉早期也有沿用,但不见于西汉中期及以后。筒瓦、板瓦内面的布纹,虽在战国晚期和秦代也少量出现,但大量使用一般在西汉早中期及以后。
经初步统计,出土的筒瓦、板瓦中,抹带绳纹和**点纹约占纹饰总数的8~9%。在筒瓦、板瓦和陶器中,尚未发现明确的东汉及其以后者。
总之,发掘出土的所有证据都支持这样一种判断:桦沟口段直道及其附属建筑,始建于秦代,沿用至两汉之间或稍晚,废弃。其中,直道下层路面的时代约为秦代和西汉早期,上层路面的时代约为西汉中晚期。
专家点评: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秦始皇时代修筑的秦直道,是由秦王朝执政中枢城方直通北边长城防线的高速道路。工程的完成体现出秦王朝的高效率的行政机能。司马迁就『堑山堙谷』的施工难度,曾经有『固轻百姓力矣』的感叹。
但是另一方面,直道的开通又标志着建筑规划和工程组织,劳动管理和行政效率的突出的历史性进步。可以看作秦政纪念的这条古代道路,是交通史遗迹值得珍视的存留。
交通史学者、历史地理学者和考古学者以秦直道为对象的考察历时多年,对于某些路段的走向尚存在明显的分歧意见。对于秦直道的具体形制的认识,亦并不明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秦直道富县桦沟口段进行的考古发掘,是对这条重要的古代道路第一次科学发掘。
发掘收获以断代明确的出土资料,否定了以为秦直道并非南北笔直,而推断其路线向西北迂回至于华池、定边,再东北折向乌审旗的意见。发掘者对于路基结构、路面状况、护坡形式、排水系统以及规模可观的很可能性质为关卡的高等级道路附属建筑遗存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和分析,充实了我们对于秦汉交通建设成就的认识。秦直道富县桦沟口段跨越葫芦河。
发掘工地位置正在直道由高岭向平川盘折而下的路段,发掘收获对于说明这条古代道路通行山区的形式,也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路面遗存车辙和脚印的发现,为认识古代交通形式披露了生动的资料。
秦始皇修建的驰道,直道是什么
3楼:akkk吃苹果
秦始皇修建的驰道是指,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直道是指秦始皇下令从云阳修造一条通往九原郡的道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从云阳修造一条通往九原郡的道路,是为秦直道,全长700余千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
1974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组织的文物干部培训班在伊克昭盟野外实习时发现了当地的秦直道遗存,此后又对当地遗存进行了进一步的确认,确认了当地秦直道的大致走向和范围,并于此后确认了秦直道的北端终点为麻池古城。
1979年,考古人员调查了秦直道的南段起点,即汉代甘泉宫遗址。该遗址的北门与秦直道遗迹相连。
1991年至1994年,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人员对甘肃省境内的秦直道遗迹进行探察,并发现了大量秦直道遗迹。
2006年,考古工作人员在陕西富县发现了秦直道的路面和排水沟。
4楼:天气晴或雨不停
当时所建设的交通道路有驰道和直道。驰道是以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为中心,通向全国各个重要地区,尤其是六国的古都,这是为了打击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复辟活动。
直道和驰道不同,它只有一条,是由云阳县的甘泉山通到九原郡。云阳县在今陕西淳化县北,距咸阳不远;九原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正在阴山山脉的南麓,南北遥遥相对,所以称为直道。直道的修筑则是为了打击、阻遏匈奴奴隶主贵族的向南侵扰。
秦直道遗址的专家点评
5楼:°迷岛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曾点评秦直道:秦始皇朝代修筑的秦直道,是由秦王朝执政中枢地方直通北边长城防线的高速道路。它是中国交通史中值得珍视的存留。
对于某些路段的走向尚存在明显的分歧,秦直道的具体形制亦不明朗。本次对秦直道富县桦沟口段进行的考古发掘,是对这条重要古代道路的第一次科学发掘。发掘以断代明确的出土资料否定了以为 “秦直道并非南北笔直,而推断其路线向西北迂回至于华池、定边,再东北折向乌审旗”的意见。
对于路基结构、路面状况、护坡形式、排水系统等遗存的全面揭露和分析,充实了我们对于秦汉交通建设成就的认识。
秦直道遗址的铜镞
6楼:凋零哥の囃
1件,出土于直道关卡下方约50米的直道上层路面车辙上。铜镞为三棱三翼形,锐部锋利,铤部缺失,长2.9厘米,宽约1.
2厘米,保存完好。铜镞方向向上,指向守军的一方,据此判断,为北方(匈奴或其他少数民族)军队发射。
一般说来,此类三棱三翼铜镞出现在战国晚期,沿用至两汉。考虑到铜镞使用者是北方少数民族,比起中原有一个时间差,结合铜镞的出土地层,可将时代定在两汉之间或稍晚。
2007年春,在车路梁直道出土的一件铜镞与此迥异,为三棱形,铁铤,与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出的相同,应是秦朝军队所用。说明地处要津的该关卡周边,曾经发生过多次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南北战争。
钱币出土于关卡遗址中部的直道上层路面。古道路上发现钱币极为意外。出土铜币为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直径2.2厘米,厚0.3厘米。方穿,未剪轮,有锈蚀。
筒瓦、板瓦、陶器
出土大量绳纹筒瓦、板瓦,及少量陶罐、盆、甑等器物残片。
筒瓦、板瓦的外面多饰粗绳纹、细绳纹,还有在绳纹上用手指抹成的与绳纹垂直的带状纹(简称抹带绳纹)。内面纹饰多为布纹,也有**点纹、光面、席纹、方格纹,还有极少量的粗绳纹、细绳纹等。
陶罐、盆、甑等均为泥质灰陶,器表多为素面,有少量弦纹、细绳纹等。
秦朝的“直道”指? 10
7楼:喵喵喵
秦朝的“直道”指从云阳修造一条通往九原郡的道路,全长700余千米。
秦直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是一条秦代修筑的交通干道。该道路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但没有具体的建成日期。
建成之后的秦直道在清朝之前都有使用,至清朝时逐渐废弃。2009年,陕西延安市境内的秦直道透过考古发掘确认,至此关于秦直道的走向几乎已全部确认。
2006年和2013年,秦直道遗址、秦直道起点遗址和秦直道遗址延安段、秦直道遗址庆阳段分别列入第六批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直道修筑的战略意义:
匈奴是兴起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游牧于阴山山脉的南北。远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它的奴隶主贵族就经常向南进攻,秦国和以东的赵、燕诸国都饱受侵略,尤其是秦国所受的危害更为剧烈。匈奴控制的地区,南边达到朝那、肤施一线,朝那和肤施都是秦国北边的县城。
朝那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肤施在今陕西榆林县南鱼河堡附近。这就是说,匈奴的势力已经扩张到今陕西陇东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端。这不仅使秦国北边受到巨大威胁,就是国都所在地的咸阳也经常感到不安。
据后来汉朝初年的人们说,匈奴控制的朝那、肤施一线以北各地,距长安最近的只有七百里(约合今五百余里)。匈奴奴隶主贵族如果发动侵略,它的轻装骑兵一日一夜就可达到长安城下。长安和咸阳只隔着一条渭水,可以想见当时咸阳所受到的威胁是何等的严重。
匈奴向来是从事游牧生涯的。游牧地区多良马,匈奴人善于骑马射箭,所以匈奴的骑兵是相当强大的。骑兵的特征是行军便捷,来去迅速。
而匈奴人在作战中,有利时都争着向前,失败后却又不以退走为羞耻。
秦国则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诸侯之国,论起马匹来就先输一着。在受到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略时,不要说人民被**,财产被掠夺,就是农田的禾苗被匈奴骑兵践踏,也是一场难于补救的灾难。
秦始皇以前的秦国,对于匈奴奴隶主贵族不断的侵略,一般采取消极的防御战略,甚至发动广大劳动人民从事长城的修筑。虽然花费这样大的力量,由于战略是消极的防御,并没有能够完全阻遏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略。朝野上下和广大人民都希望有一种新的力量来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是扭转这种局面的契机。就在完成统一事业的第五年,秦始皇派遣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征,把匈奴驱逐到阴山山脉以北。
秦军渡过黄河,控制了阴山山脉上的高阙要塞(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北),并在新得到的土地上建立了三十四座县城(一说是四十四座)。由内地迁徙人民到这些新县,从事种植。为了管理这些新县,还另设了一个九原郡(郡治在今包头市西)。
匈奴奴隶主贵族侵略成性,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失败而放弃向南侵略的意图。秦始皇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底蕴,所以除设置郡县,迁徙人口等项措施外,还在阴山山脉上修筑了长城。那里本有赵国长城的旧址,加工缮修是比较容易的。
这时又修筑长城是不是意味着仍然继续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不是的。秦始皇对匈奴的战略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
“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和进攻的防御。”
直道的修筑就是具体的说明。直道修筑于驱逐匈奴后第二年,全长一千八百里(约合今一千四百余里),是当时由咸阳至九原郡的最为捷近的道路。如果匈奴奴隶主贵族胆敢再次发动侵略,秦王朝的援兵就可由咸阳循着直道直抵九原郡,登上阴山山脉,打击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