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人是不是为了拍照而旅游

2020-11-23 05:16:43 字数 5336 阅读 6432

1楼:

记得看过一段话

**不是明信片,50年后你怀念的不只是美景,还有**里陪伴过自己的人,和曾经那么年轻的自己。

为什么中国人出去旅游都爱拍照

2楼:匿名用户

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国人的生存环境或者说条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都还没有使人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安全感,所以很难真正的放松,这种状态下的旅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是伪旅游,是为了旅游而旅游。照相只是其中的一个表象而已。

[原创]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喜欢在旅游景点拍照?

3楼:艾子是攻2i匐

前一段时间,一个朋友的父亲出差路过北京,但一晚都没有住,连夜就去了东北,我问这位朋友:"怎么也不在北京玩两天再走呢?是不是你父亲来过北京,或者特别忙呢?

”,朋友的回答非常让我意外,他说:“都不是!我父亲是第一次来北京,而且他也并不赶时间,不在北京多玩两天的原因是他没有带相机。

由于没有带相机,所以旅行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他就走了,他说下次带了相机再玩吧!”。

这两个故事,一个是古代版一个是现代版,但它们描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自己才是真实的存在!这两个故事也许显得比较极端,但是这样的心态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的现象。

中国人特别喜欢在旅游景点拍照,就是想通过拍照把旅游的感觉留到“以后”来品位,但是我们恰恰就忽略了在旅游现场的这个“现在”,也就是说,我们在旅游的时候人并不在场!我们只是照了相,以为让"以后"的我来回忆这个时刻!这是多么奇怪的一个现象啊,大家想想,如果你在旅行的这个现场都不能够体验到那种放松与美妙,你怎么可能在将来通过**的回忆来感受这个场景呢?

当下的真实都没有感觉,将来的回忆怎么可能有感觉呢?

中国人爱照相那是出了名的,很多人身上已经出现一种强迫症的倾向:到了景点必须照相、照了相马上就走,不照相就不知道怎么玩!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中国人挤在各个景点兴奋的留影,拍照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旅游的核心内容,甚至已经成为了旅游的目的。

我甚至见过这样的情况:某个中国人到了景点几乎不看,而是背对着景点,面朝着前面的人说,“来,给我拍张像!”,拍完之后之后头也不回的就走了,然后急急赶往下一个景点,到了下一个景点再重复同样的动作。

这样的行为听起来匪夷所思,然而它却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放弃了旅游现场的那个真实的自我呢?

要理解中国人这一种对照相近乎病态的偏爱,就需要解析一下我们的时间的观念。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建立在一种感官经验的基础之上,即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并赋予平等的地位。比如,我们经常会对小孩说,你“现在”不用开心,你可以牺牲掉“现在”的快乐,“将来”你就会过得很好!

或者对职场新人说,你“现在”应该辛苦工作、牺牲掉你“现在”的快乐,然后你“将来”就可以获得很好的职位和很好的收入。。。也就是说,“现在”与“将来”具有同样的地位,所以我们牺牲“现在”换来美好的“将来”是等价交换,是值得的!但真的是这样吗?

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当我们牺牲掉童年、牺牲掉少年、牺牲掉青春之后,我们并没有得到我们设想的“完美的将来”!当我们已经位于“将来”之中,我们仍然无法体验到我们曾经憧憬的“永恒的满足”,相反,我们换来的往往是对青春无限的追悔!

为什么这样的“等价交换”,会让我们感觉是“不等价”的呢?

西方现代哲学的研究已经解释出了这一个现象的原因,那就是时间并不能分解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只有"现在”是唯一可以经验的真实时间。按前后关系划分,也只能是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也就是说,"过去”、“现在”和“将来”是完全不同的,这三者中只有“现在”才是唯一真实的!

海德格尔在其名著《存在与时间》中解释了这种现代的时间观念,他认为:“过去”是已经过去的“现在”,已经不能再被经验的,所以不再是真实时间,它只能以一种记忆的方式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将来”是还未到来的“现在”,也不可能被现在的我们所经验,“将来”是现在的我们用观念所构建和设想的一种“可能性”!总之,只有“现在”的时间才是唯一真实的,“过去”和“将来”都只是我们观念的构建物。

所以,我们牺牲掉“现在”的真实时间,去换取将来的的那个“观念的构建物”,这怎么可能是等价交换呢?这可是一个大赔本的买卖啊!我们感到虚假和追悔,自然是必然的结果了!

如果现在的我们都不能够体验到快乐和幸福,我们就绝不可能在“将来”通过回忆“现在”来获得快乐和幸福。可以说,任何牺牲“现在”的方式,都不可能换来快乐的“将来”,因为你已牺牲掉你唯一可以经验到的真实!当明天到来的时候,只能是由明天的那个你去体验明天的那个“现在”!

如果你将宝贵的“现在”用来憧憬明天,那么你不但浪费掉了“现在”,也剥夺了明天的那个“现在”!当明天到来的时候,你依然没有能力去经验那个明天的"现在”!如今,中国人对“现在”的体验和感知能力,已经出现了普遍的缺失!

这是非常可悲的,这使得我们普遍都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构念之中。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将“过去”和“将来”等同于“现在”,就会使得我们的整个人生都会消失在虚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是真实的。这样一来,我们就非常可惜的错过了生命的盛宴!

被虚幻的时间观念欺骗的中国人,逐渐的就放弃了体验“现在”的欲望,久而久之对“现在”的体验能力就消失了。这是当下中国人缺乏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所有的创造都只能发生在"现在"!在病态的时间观念里,我们内心的感受力已经变得极其微弱,对当下的真实毫无反应!

比如,我们对身边的毒食品、毒药品无动于衷,对“现在”的巨大伤害毫无知觉,却对千里之外的日货大打出手,因为我们认为日货在“过去”和“将来”会伤害我们,这种扭曲思维方式就是由这种时间观念塑造的。

由于这种虚假的时间观念深入人心,使得我们永远生活在对“过去”的追悔和对“将来”的憧憬之中,恰恰就无法生活在现在。就连旅行这种最能够让人体验到“现在”的行为, 我们都无法体验,而是借用拍照这种方式,将对旅行的体验寄托在了“将来”的回忆之中,这多么让人惋惜啊!如果我们能恢复我们内心的感受,能够意识到每个当下的体验才是唯一的真实,那么我们就打开了生命的大门。

中国人追求生命的长度,却忘记了在这个长度中的每一个“现在”才是唯一的真实。如果我们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每一个的“现在”都无法体验到真实的情感,始终都被“过去”与“将来”所牵制,那么生命的长度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各个景点拍照的中国人,其实都是无法体验到“现在”可怜人;在冲着镜头微笑的那一张张面孔的背后,是一颗颗焦虑的心。

当有一天我们能恢复我们内心的鲜活,能够体验到一个个真实的“现在”,那么我们也就不再需要照相机来缓解焦虑了!

生命的风景只能存在于一个个的“现在”之中!“将来”、“过去”只是我们内心构建的观念而已,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请珍视你的每一个“现在”,这是你唯一的真实存在。

当我们真实的生活在每一个“现在”的体验之中,我们的生命就会趋向一种永恒的存在!

4楼:亲亲程程水瓶

简单来说,拍照是为了和别人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这是人为了获得认可和满足内在需求项符合的。

旅行很多时候不只是为了增长见识,还可能是为了满足虚荣,得到暂时的解放,或者例行公事。说到底,拍照是一种旅游的必备常识,同时也是人满足自我的重要手段。

人生很短,留下影像好歹能长一些,大概也会有很多人潜意识里这么觉得。

5楼:樱落椛未开

证明自己去过那个地方呗,纯属自恋行为

为什么中国人旅游喜欢拍照?

6楼:亲亲程程水瓶

简单来说,拍照是为了

和别人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这是人为了获得认可和满足内在需求项符合的。

旅行很多时候不只是为了增长见识,还可能是为了满足虚荣,得到暂时的解放,或者例行公事。说到底,拍照是一种旅游的必备常识,同时也是人满足自我的重要手段。

人生很短,留下影像好歹能长一些,大概也会有很多人潜意识里这么觉得。

为什么旅游时,中国人比外国人更喜欢拍照?

7楼:中国尔尔

简单来说,拍照是为了和别人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这是人为了获得认可和满足内在需求项符合的。 旅行很多时候不只是为了增长见识,还可能是为了满足虚荣,得到暂时的解放,

中国人旅游到哪儿都爱先照相

8楼:手机用户

春节刚刚过去,而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一个现象。无论哪个景点都少不了这样的场景:手里拿着相机,快门咔嚓咔嚓响、茄子一遍一遍喊,在标志性景点、名人题词前拍张**爱留影,似乎是中国人旅游热情的集中体现。

有人说,一个景点是否火暴,只要看看有多少中国人等着排队照相就行。不过因为爱照相,人们惹出的麻烦也不少,有照起来没够误了大巴的,有为了争取照相时间干脆不吃不喝的,有导游为了制止游客在危险区域拍照起冲突的

但是,还有一些人,拍照就是为了回来炫耀、有面子,自己看到埃菲尔铁塔了、我摸到马尔代夫的海水了这样的爱面子心理,也造就了中国式**的特别风格人永远是**的主体,风景永远只是背景。

如果拍照成了旅行的唯一乐趣,背景成了景点的唯一价值,我们也许需要审视一下,见到景点就拍照,到底是一种习惯,还是由衷的爱好。其实,享受旅行的能力也需要培养,下次忙不迭地举起相机、排队留念的刹那,我们不妨稍停片刻,用你的眼睛先拍张**。可以闭上眼,先用脑海勾画一幅美景,然后,想办法把它拍下来。

每个人都会按快门,但是每个人拍出来的风景都不同,把自己发现的美拍下来,当作明信片送给朋友,不也是一件乐的事情吗?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喜欢旅游?

9楼:痴心丶瞳花兮

恩,同感。但是,可能是想去的地方多一些,见识就广一些;也许是为了拍照;或是就是不想宅在家吧。

10楼:匿名用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道理,现在的读书人很多,行路人却不是那么多,因为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中普遍没有时间,所以一到了统一节假日人们就喜欢去行路,这受到了传统很大的影响

11楼:云下的太阳

没去过吧,也许是想摆脱家里的争吵,换个环境,换个心情

12楼:救h赎

看景不如听景 听着好 都去看了

高分悬赏!中国人旅游是为了显摆吗?

13楼:历史课本

看看这篇文章或许你会更有感悟

欧洲人与中国人的旅游观

14楼:映雪红梅

说到旅游,有必要研究一下旅游的主体——旅游者的心理。即旅游是为了什么?什么是旅游。

1966年,法国学者让·梅特森曾说:“旅游是一种消遣活动……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养。”①梅特森的话指出了旅游的特征——“消遣活动” 。

而“娱乐和消遣正是旅游所特有的审美特性。”②就其旅游过程的本质看,是一种在丰衣足食基础上人精神的外在化的放松与享受。所以,旅游可称作是人们现代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高层次的消遣活动,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

说它是审美活动,是因为人们旅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美”,感受“美”。旅游者正是有了这些主观的审美心理,才去追求客观的美的事物,随之产生共鸣,从而出现以游览、观赏为主的审美活动——旅游。

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是不是非趁毕业

1楼 匿名用户 您好,中国人民大学正规招考的博士生,每年二十多个学院加起来不过三百名左右,标准学制3年,但我见过很多5 6年仍未毕业的博士生,因为博士学位 要求相当高,且在读期间要求发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知你所谓 非常好毕业 是不是某些中介机构假借人大名义开设的 在职学位 或 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