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国学从伏羲至今,已经几千年了,虽然经过历代统治者改造有些东西不适合现在,但精华还是在的,学东西要先学做人,国学教我们齐家治国平天下道理,教我们从自然中学习的道理,教我们厚德载物的道理等等,西学太暴躁太功利了,一味的学习西学只会让国人失去那种纯真和智慧。。。。所以,从国家来说,是到了文化回归的时候了,对社会来说,到了文明回归的时候了,从个人来说到了修养回归的时候了。。。。这些东西国学都有的。。。。
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2楼:蜜蜂好忙
支持,国学教育虽然难懂,但从小就给孩子们铺垫一些基础的知识,才能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既然是中国人,哪有不懂国学的道理。
3楼:匿名用户
必须支持啊!很多基础国学就要孩子抓起。比如**规、千字文。
古人学习谁不是从小就学国学?四书五经、道德经啊就要13岁以前背诵啊。国学增智开慧的,教我们做人处世,是圣贤的大智慧,可惜好多人不懂!
4楼:歪歪小神通
支持啊,小孩子重在记忆啊,早学早有底蕴。
小学该不该开国学课?
5楼:匿名用户
我认为可以考虑用国学课“有限度地”代替思想品德课。以培养小学生的国学爱好为主,利用《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唐诗宋词的一些典故,来教育孩子,让小学生也有兴趣,做到知书达理。
按古代学习顺序,8岁入小学,学习扫洒应对,和六艺(礼乐书数御射)。现在的学校教育缺乏相关的课程,使一些小学生还不太懂得劳动和注意个人卫生。
6楼:匿名用户
更早接触国学,在以后初高中自然也就学的轻松些
7楼:匿名用户
那要是小学生都是我这样的那最好是开,要都是胖夫那样的就算了
学国学,意义有多大? 小学生学“国学”重在熏陶
8楼:匿名用户
“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日前,广州市某小学举行了一场国学诵读展示会,台上,孩子们穿着古装,摇头晃脑诵读经典,台下,家长、老师报以热烈掌声。
对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麦志强教授指出,孩子从小接触“国学”熏陶,有利于整体素质的培养,但不应以此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
撰文:李亚妮 6岁孩童熟背《三字经》
日前,广州市华师附属南国小学举行了一场“国学诵读展示会”,在古典**的背景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位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向台下的家长展示自己的国学成绩,主要以诵读经典为主。其中,一个6岁的小男孩更是熟背《三字经》,引起大家阵阵掌声。“是否支持孩子学国学?
”大多数家长表示了肯定的态度,但也有家长“蒙查查”。“其实,这么小的年纪学国学到底好不好?我也不知道,随学校吧,只要孩子不觉得有负担就行。
”一位张姓家长说道。
学校: 有助培养道德品质
该校校长张素霞谈道,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国学经典渗透,但他们觉得应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古典文化精粹,既是滋养孩子品质,也可提高语文技能。“我们从2004年的时候就开始**在小学阶段开设国学课,一二年级学《三字经》、三四年级学《千字文》、五六年级学《论语》、《老子》,每个年级每周只有一节国学课,不增加学生负担,在每天早读前的十几分钟里诵读就可以了。”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学这些艰涩难懂的古典知识,会不会太困难,意义究竟有多大?张校长回应道,虽然孩子们当时读的时候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意思,但不要紧,读得多了,运用也就很自然了。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虽然很拗口,但当学生真正帮助过弱小之后,他就很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国学,要怎样学才有意义?麦志强教授指出,授课老师应该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及社会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教材。“既然付出了时间学习,就要学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比如《三字经》,这是从礼仪方面教育孩子的,适合低年级段的学生;《千字文》则包含了丰富的自然知识,适合高年级段的学生。
”对于今年春节晚会上,一个7岁女孩倒背《百家姓》的现象,麦教授认为这样的国学学习意义不大,更多的是一种炫耀。
不将国学列入考试范畴
在大多数人眼里,国学教育就是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古典诗文,这样不仅增加孩子负担,还会影响他的创造性思维。对此,麦教授强调道:“国学教育必须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进入考试状态,完全以孩子的兴趣为主,熏陶、渗透,不用太明白其中的道理。
家长讨论:学国学,意义有多大? 赞:可作为一项个人专长
我是赞成孩子学“国学”的,一直遗憾自己的古文底子薄,跟别人谈话也从来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我就买了**版的《三字经》,每天跟他玩的时候顺带说几句,现在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也将《三字经》熟读于心。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他很懂事地将水果拿给客人的小孩子,并煞有介事地说了句:
“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惹得客人连连赞赏他。我觉得孩子能将自己的东西“炫”出来也是一种本事,他能根据场景熟练运用,未来社会,不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吗?
——一年级学生家长 武文 赞:潜移默化中培养品质
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是最难“教”的,很多时候都是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来的,学“国学”的意义并不是简单地背诵几首圣贤的名句,更应该重视其精神实质,老师在教孩子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一般来说,国学经典是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孩子通过口诵心记,久熏成习,久习成性,其气质就能达到一定高度,而且教这门课的老师也都会很注意言传身教的,所以我还是赞同让孩子从小就接触这些经典,毕竟13岁以前是人生记忆力、接受力的**阶段。
——三年级学生家长 胡女士 弹:把“百草园”还给孩子
教育大纲中规定了在小学阶段学生必须会背70首古诗,这已经渗透了很多国学教育,为什么还要额外增加孩子的负担?说到底,还是学校、家长的功利心理在作怪。学校总想办一些特色,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家长总想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却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
幼小儿童正是各种生理器官及心理官能快速成长的时候,游戏、涂鸦、幻想、唱歌、跳舞,与大自然接触,与大自然交流,在大自然中感动和接受陶冶,孩子需要的正是这些精神食粮,把孩子“百草园”还给他们吧。
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 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
9楼:百贴专用
其实肯定,反对都没什么,关键是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另外,国学是个笼统的概念,中国是三种文化并存的,一种是统治文化:儒法;一种是修养文化:佛道;一种是造反文化:人定胜天——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均地权,共富贵——造反有理。
即使教统治文化,不同教法也会教出造反文化来,即使教造反文化,不同学法也会学成奴才的。
现在学校为什么重视国学?
10楼:匿名用户
美国杂志记者劳特斯问李嘉诚先生:你能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勤劳?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更会沟通吗?
李嘉诚就用两个字回答:气概。
劳特斯再问李嘉诚:你这种气概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李嘉诚先生感叹:儿童时期学的《三字经》、《千家诗》、《诗经》、《老子》、《庄子》等,这些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
虽然李嘉诚只有初中毕业,但不影响他成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所以一个人的成就,关乎他小时候精神喂养的是什么。
从小接触国学经典的李嘉诚,在气度,言行,言行举止都做到了不同凡响!
我女儿的学校从一年级就开了国学,每天课前吟诵,课下要背会。在低年级时学校还挺重视,孩子学习效果也挺不错,礼仪和记忆方面都有提高;到了高年级之后,可能因为孩子学习任务重了,不再像以前的老师那样重点学习了,只学了一个形,为了完成任务,学校检查前突击背会就好了,慢慢地感觉孩子消失了很多神韵。为了孩子继续下去,我跟了一个老师学习起了国学,先后读了《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
刚开始感觉生涩难读,真没意思,可是采用老师的方法读了之后,逐渐读上瘾了,哪天没读,好像缺少什么一样。
国学作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朽的经典,而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价值历久而弥新,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方式。国学老师给我们总结了几个学习国学的好处:
一、修身养性。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二、提高效率。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较高的专注力、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讲就是这个道理,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三、提升记忆。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四、增强能力。背熟《**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五、锻炼思维。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物理、外语、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六、影响一生。读经本身就是一个入静的过程,天天坚持读经,慢慢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读经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是不矛盾的。表面看,读经会占用一点孩子的时间,好象是增加了负担,但这种局面很快就会改观,随着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读经根本不会增加学习的负担,反而因为学习能力的增强,会减轻其他方面的学习负担。
刚学国学是受到考验的,由于生涩难懂,很难坚持,所以我们不妨给孩子营造一个氛围:
2、布置名画。可以选择色彩比较亮丽的、庄严的、厚重的名画,多熏陶不同风格的名家风范,这将直接提升孩子的审美标准。名画不一定要是很贵重的,有时一张韵味十足的画也是可以的,关键是画的内涵和画功。
欣赏名画也对孩子的品质和性格发展有着明显的熏陶作用,可谓多利而无一害。
3、跟孩子一起读经典。言传不如身教,如果父母真的认可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那就从自身做起,父母亲的兴趣也将直接传递给孩子,父母同时也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指导作用是不可推卸的。这样的亲子活动好处多多,相信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不过,父母要合理安排好时间,万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背诵,而强迫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