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sunny璐璐媳妇
什么是霾?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出现普遍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霾会造成“雾蒙蒙”之感,是因为它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全体家族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粒子。按照大小个来排列,颗粒物的家族中还有pml0和pmi,即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和l微米的粒子。
pm2.5如此受到重视不仅仅因为它是霾的元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在人体中,pm10集中于喉部和鼻内,通过打喷嚏、咳嗽和流鼻涕得以清除;2.5~10微米的颗粒物停留于气管;pm2.5则会深入到肺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曾做过一个调研。
pm2.5的增加,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人数成正相关。mp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l%,死亡率也有所上升。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形成的。
b.霾使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 暗物体微带蓝色。
c.pm2.5是霾的元凶,同时对人体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体肺部。
d.pm2.5浓度的增加,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人数会相应增加。
7.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运用了下定义,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b.去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句中的“均匀”一词句意会改变。
c.本文主要介绍了霾的成因及危害。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
参***:
6.b(应为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
7.c(文中没有介绍霾的成因)
《什么是pm2.5》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2楼:舒心开朗
①据报道,从12月起,济南市将向社会公布pm2.5监测值.届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
5、一氧化碳和臭氧等6项污染物的监测值都能从济南市环保局官网查阅,数据每小时公布一次.一时间,专业术语“pm2.5”成了泉城**和百姓谈论的话题.
那么,pm2.5究竟指的什么?它对人类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②首先要了解的一个词是“pm”.pm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10代表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悬浮颗粒,被称为粗颗粒物;pm2.5指直径小于2.
5微米的悬浮颗粒,也被称为细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③在现代城市里的众多污染物**中,颗粒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污染**.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
而pm2.5产生的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有数据表明,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能迅速提高空气中pm2.
5的含量.也有专家指出下午2点至4点,属于pm2.5浓度最低的时段.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现代医院证明,含有高浓度超细颗粒(pm2.5)和大颗粒(pm10)的空气会对人体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健康伤害.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
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pm2.
5除了【甲】_____________,它还能【乙】___________.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
5),不易被阻挡,并且携带细菌微生物、病毒和致癌物,可抵达细支气管壁,干扰肺内的气体 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在《空气质量准则》中指出:
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
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
⑤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响.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但是颗粒物却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种天气就是灰霾天.
虽然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均能降低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颗粒物,更为细小的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当颗粒物的直径和可见光的波长接近的时候,颗粒对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强.
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
5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说明文“红树林”阅读题答案
3楼:唯一边伯贤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带海岸泥滩上的水生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如红树、海榄雌、海桑、红茄冬等。适宜生长在风干浪静、淤泥深层的海滩、湿地或河口地区。红树林四季常绿,因其树皮中含有一种称为“单子”的化学物质而显红色,故称为“红树林”。
红树林与其他类型的树林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为了适应盐分高的海洋环境,叶片上有排盐孔,能把吸入体内的海水盐分有效排出,其功能类似于人**上的汗毛孔。另外,红树林扎根于海底淤泥,通气不良,所以大多发育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形状万千。
最为奇特的是红树林的繁殖为“胎生”方式,种子在母树上孕育,待成熟后,先在母树上萌发成芽,然后随同果实一起坠海,数小时内即可扎根成长为独立植株。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密集的支柱根,这些支柱根多在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插入土中形成纵横交错、抵抗风浪的弓形支架。
以红树林为中心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食物链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红树林吸收海底土壤中的养料而生存,其树叶、树枝是鱼虾的食物,鸟类又以鱼虾为食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又将植物、动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土壤中。
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以海南岛的红树林为例,该系统内有鸟类114种(占全岛的40%以上)、昆虫100多种、水生动物100多种、平均每公顷每年可产鱼、虾、蟹等海产品750多千克,所以海南自古有“万亩红树养万人”的说法。可作鞣(r6u)料和染料;有些红树植物木质坚硬,耐腐蚀,是建筑物和船舶的优质用材。
某些红树植物还可入药,能**淋巴结核、**病、癌症等。
红树林还有很高的环保价值。红树林的根部深扎于海水中,可防御海风,抵制海浪侵袭,保护农田和村镇,被誉为“天然的海防卫士”。同时,红树林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还可以大量吸收海洋中的污染物,净化海水。
另外,红树林还有较高的生态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由于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特殊,所以种类相对贫乏。全世界共有23科、34属、81种,大致可分为两类:东方型,分布在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东海岸,种类较为丰富;西方型,分布于北美洲、西印度群岛和非洲西海岸,种类相对贫乏。
我国的红树林共有13科、24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和福建沿海,以海南岛最为丰富,其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
10.第一段文字依次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3分)
11.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红树林的生物特点。(4分)
12.依据第三段文字,简要说明红树林与海底土壤之间的关系。
13.文章在谈到红树林的作用时,先后介绍了红树林的 、 、生态学研究价值、 。 (3分)
14.第四段画线的句子用丁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答案:10.(3分)解释什么是红树林,介绍其生长环境,说明其得名原因。
(三个方面内容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11.(4分)叶片上有排盐孔;大多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以“胎生”方式繁殖;有密集的支柱根。
(四个特点各占1分。如果只答“有排盐孔”、“有呼吸根”,该小点不得分。意思对即可)
12.(4分)红树林从海底土壤中吸收养料而生存,红树植物的遗体又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土壤中。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3.(3分)经济价值 环保价值 旅游观赏价值 (每空1分)
14.(4分)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引用等。
作用:说明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使说明的内容具体、准确,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4楼:度浩丽局妙
1感叹句,例:红树林的“胎生繁衍”真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啊!
双重否定句,例:红树林的“胎生繁衍”不能不说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
主要看是否符合句式的要求,且基本保留原意。
2.第一,红树林是一类富有特色、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第二,红树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第三,红树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生态系统。
第四,红树林能固堤护岸,是忠实的“海上卫士”。第五,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的作用。第六,红树林能净化海域环境。
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主要看能否把握文章说明内容和文章条理。
3.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1)否。“部分”一词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的,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2分)
(2)否。此句主要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红树林与城市绿地的比较,更清楚地说明红树林在净化海域环境方面的作用。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
4.开放题。主要看能否说明清楚跟红树不同的繁殖方式,并且至少用上一种说明方法。
5.开放题:主要看能否突出红树林的观赏价值,语言是否简洁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