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诊望诊和舌诊实训体会

2020-11-22 17:02:52 字数 5454 阅读 4209

1楼:昨天听懂你

中诊是在中医基础学基础上进一步引用基础理论的学科,是连接中基和临床各学科和桥梁,学好中医诊断学首先要学好中医基础学,如果能结合临床也许学的更快更容易理解。

现在中医诊断很看重舌诊,但为什莫(内经),(伤寒),这些经典上都只字未提舌诊呢????? 50

2楼:匿名用户

看舌苔只是望诊中的一种。说中医很看重舌苔,其实是某些医生看重舌苔,不是所有的医生都看重舌苔。另外还有一个事实,就是现在很多中医医生对切脉并不是真的都会、都精,很多中医切脉水平并不行,不如看舌苔简单明确,所以就成了看重舌苔。

真正有水平的中医不是很看重舌苔的。——本人中医世家,不是为了争分,就是看不怪有些医生拿雕虫小技大作文章。

3楼:匿名用户

中医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吗。看舌苔只是望诊中的一种。中医诊断方法是几千年来,无数临床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起来的。

4楼:风之圣焱

舌诊在古代是五色诊法之一.色,简单地说,就是颜色的意思。在中医范畴中,色则为脏腑气血之外荣的含义。

早在《内经》时期就有了“色”的基本概念,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因而走空窍。”《素问·脉要精微论》曰: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就认识气血之精华上行头面及外达肌肤可以形成各人不同的色的表现,为生命的基本现象。色诊就是医生通过眼睛的视觉观察人们身体表面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的颜色与光泽的一种望诊方法。

色诊很早就为祖国医学所重视,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黄帝问岐伯曰:

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在内经中,往往将察色与按脉的重要性相提并论,如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理色脉而能神明”(《素问·移精变气论》)。在临床应用中,色诊与脉诊一样是最难于掌握的,因为其基本内容都由众多的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多带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义。古代医家非常注重色诊中的常色,表明机体的健康,如《素问·经络论篇》曰: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

“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同时还指出了常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随外界影响而产生改变,由于不同的经的作用而产生青、赤、黄、白、黑之间的微妙差异。

五色诊法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按五脏配五行五色的理论,以机体所表现的青、赤、黄、白、黑不同颜色的变化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曰:“五色微诊,可以目察。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这表明在《内经》时代就已经确立了五色诊法,通过眼睛的观察对五色之间微小的变化进行诊断疾病。

同时注意到五色与五行相应,五色应五脏五时之气,《灵枢·五阅五使篇》曰:“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脏。”《素问·举痛论》曰:

“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素问·痿论》中则指出,肺热为白,心热为赤,肝热为苍,脾热为黄,肾热为黑;《灵枢·五色》全面阐述了五色的明暗、死生、浮沉等。五色诊法可以用以全身如面部、**、爪甲、眼目、舌诊等,通过与五行生克关系,推断机体内各脏腑的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5楼:镜水居士

中医诊断方法是几千年来,无数临床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起来的.舌诊古即有之,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春秋前后就有关于舌诊的著作出现,如《阴阳脉死候》等,以后历代均有发展.

明清,随着温病学的兴起,舌诊发展起来,变得更加系统,并逐步完善.

6楼:野鹤清风

还是 zhudongxun 的答案好~~!!!

同意他的答案!!

中医看病为什么要切脉、看舌苔,这要什么道理呢?

7楼:牵耗子逛街

望 简单来说,

望诊包括一般望诊和舌诊两部分内容,一般望诊又包括望神、

察色、望形态、望五官等,舌诊包括望舌质、望舌苔。望诊首先是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如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称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轻浅的表现。如精神萎糜,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称为无神,表示病情较重。

通过望神可以对病人的病情和预后,做一个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察色主要观察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正常的中国人面色微黄,红润光泽,若出现异常色泽称为病色,常见的有:白色,主虚主寒、主失血;黄色,主虚主湿;青色,主寒主瘀主痛,主小儿惊风;红色,主热;黑色,主肾虚。

望形态是指望形体和动态,如形肥食少为脾虚有痰。形瘦善饥,为胃中有火。踯卧喜静,多属寒症。

烦躁喜动,多属热症。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是喘症,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是痉病;久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是危重症候。

中医经验认为五脏开窍于五官,五官内应于五脏,通过望五官可以了解一定的内脏病变,如目赤红肿,多为肝火或风热,两目上窜,直视或斜视为肝风内动,耳轮干枯焦黑为肾精亏耗,鼻翼煽动为邪热蕴肺,牙龈肿或兼出血属胃热亢盛。

望舌诊病是中医长期实践积累的独特察病手段,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是舌的肌肉部分,舌苔是舌面附着的苔状物,舌质可以反映五脏的虚实,舌苔可以察外邪侵入人体的深浅,正常人是淡红舌,薄白苔。若舌质淡白主虚,主寒,舌质红主热,紫舌主瘀血,白苔主表症寒症,黄苔主黑症热症,黄而厚腻是湿热或痰热,苔薄病情轻,苔厚病情重,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进,由厚变薄表示病退。临床上通常把舌质和舌苔变化联系起来,综合判断,中医经验,一般是急性病重舌,慢性病重脉,因为舌象能比较准确及时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况。

熟练运用望诊,对疾病的诊断既快又准,所以中医说“望而知之谓之神”。

望、闻、问、切四诊法中的望诊的特点是什么?

8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望诊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进行的诊法。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如果人体五脏六腑功能活动有了变化,必然反映到人体外部而表现为神、色、形、态等各方面的变化。所以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以推断内脏的变化。

在具体步骤上,望诊可分为望神、望面色、望形态、望头颈五官、望**、望脉络、望排出物等。望诊的重点在望神、望面色和舌诊。因面、舌的各种表现,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脏腑功能变化。

舌诊的意义有哪些?

9楼:匿名用户

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诊,诊断学名词。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

观指标。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舌诊的临床意义

10楼:匿名用户

舌的形状颜色舌苔的厚重都有对应的意义。而舌苔由胃气所生,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舌苔的望诊包括望苔色、望苔质两部分。

11楼:陈家相公

这个详细看中医诊断学。

舌质为本,苔为标。

求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总结(完美打印版)

12楼:专硕指南

《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总结(高教社版)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温热病)

问诊(问诊的一般内容)

问诊(问现在症状)

望诊(得神、少神、失神的临床现与意义)

望诊(假神的临床现与意义)

望诊(神乱的临床现与意义)

望诊(《灵枢五色》面部名称及所候脏腑)

望诊(《素问刺热》分候法)

望诊(常色与病色的鉴别要点)

望诊(病色交错内容)

望诊(面色归纳)

望诊(五色主病)

望诊(望色十法)

望诊(肥胖与消瘦)

望诊(动静姿态的临床现和意义)

望诊(囟门异常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头发异常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面形异常的临床现及意义)

突发一侧口眼

口眼望诊(特殊面容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目态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耳之色泽、形态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鼻之形态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望口与唇的临床现及意义)

口望诊(望齿与龈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望咽喉形态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望颈项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望腰背部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望手足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望前阴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病症的临床现及意义)

望诊(望呕吐物色质及临床意义)

望诊(望小儿指纹的主证及临床意义)

舌诊(舌色的现和临床意义)

舌诊(舌形的现和临床意义)

舌诊(舌态的现和临床意义)

舌诊(危重舌象的现和临床意义)

闻诊(鼻鼾、呻吟、惊呼、喷嚏、呵欠、太息的临床意义)闻诊(五种病理性语声的现、病机和主病)

闻诊(咳嗽的现和临床意义)

闻诊(病室气味改变和临床意义)

脉诊(寸关尺分候脏腑)

脉诊(正常脉象的含义及脉象现特征)

脉诊(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和主病)

脉诊(常见相兼脉的主病)

脉诊(七绝脉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按诊(虚里按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按诊(按肌肤诊寒热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按诊(按腧穴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中医看病要看病历的吗

13楼:匿名用户

没有甚么不好,这是中医诊病的一个流程。舌质红苔黄脉弦细咽干是中医的舌诊和脉诊和望诊。 根据舌诊脉诊望诊和临床表现,考虑主要是肝胆湿热,所以用主治肝胆湿热的主方龙胆泻肝丸配伍加减。

请问是不是中医舌诊看舌苔最在中医里望闻问切最准的确的??我听一位中医说舌苔看病最靠谱了。

14楼:星南逸人

脉诊和望舌都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内容。二者几乎缺一不可,当然有诊疗技术达到随心所欲、登峰造极的老中医,也能一诊断病,这就是“望而知之为之神”了,但毕竟当代这样的医生少之又少,一般来说脉像和舌诊是一致的,即,脉缓慢虚弱,舌苔就淡白,舌质就淡,脉洪大而数,舌苔就黄燥,舌质就色重(降)。舌的分区是这样的,舌尖属心,舌中属脾胃,两旁属肝胆,舌根属肾,供参考。

15楼:谁主宰谁

脉诊很准确,只要你功夫到家,看舌苔也很准,舌苔是脉诊的辅助二者结合起来就更准了

16楼:匿名用户

个人觉得,中医上述诊断方法都是带有片面性的,如果合起来用会比较准确一些。

17楼:匿名用户

可以肯定的是太片面:中医讲究四诊合参,辩证论治!

中医舌诊包括哪些方面,在中医诊断学中舌诊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舌诊

1楼 匿名用户 包括五个方面 1 舌的枯荣,就是舌质的色泽和动态的总体印象,,舌质红活 鲜明 润泽,舌体活动灵敏等等 2 舌色,例如 淡红舌 淡白舌 绛舌等等。 3 舌形 例如 胖舌 瘦舌 裂纹舌 齿痕舌等。 4 舌态 例如 强硬舌 歪斜舌 吐舌 弄舌等5 舌下络脉的颜色 形态等 2楼 匿名用户 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