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和闽客语谁更接近中古汉语,请问,闽南语和粤语究竟哪一个更接近古汉语发音,现在的中国方言谁是真正的古汉语活化石

2020-11-22 15:13:58 字数 5301 阅读 5219

1楼:

粤语和客家话在存古度上明显不如闽语. 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粤语和客家话保留的大多是宋朝时期的语音和词汇,而闽语保留的大多是唐朝和唐朝之前的语音和词汇. 普通话:

房子 / 粤语:屋 / 闽语:厝普通话:

眼睛 / 粤语:眼 / 闽语:目普通话:

筷子 / 粤语:筷子 / 闽语:箸普通话:

我你他 / 粤语:我你佢(渠) / 闽语:吾(余)汝伊

请问,闽南语和粤语究竟哪一个更接近古汉语发音,现在的中国方言谁是真正的古汉语活化石

2楼:匿名用户

粤语和客家话在存古度上明显不如闽语.

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粤语和客家话保留的大多是宋朝时期的语音和词汇,而闽语保留的大多是唐朝和唐朝之前的语音和词汇.

普通话:房子 / 粤语:屋 / 闽语:厝

普通话:眼睛 / 粤语:眼 / 闽语:目

普通话:筷子 / 粤语:筷子 / 闽语:箸普通话:我你他 / 粤语:我你佢(渠) / 闽语:吾(余)汝伊

3楼:匿名用户

粤语基本保留南宋时期的语音(叫广韵)唐朝时期叫唐韵,可能闽语里含量较多。

现在的普通话是乾隆中后期的语音(承德话),是蒙古语,满语,河北汉语(含契丹语音)的混合物,三百多年历史。读古文很难,读古诗词更困难。

4楼:丫头

闽南语这是我们研究方言的老师说的。

5楼:芍药

粤语反正是被誉为“中古汉语的活化石”的,闽南语不太清楚。

中古古汉语发音是粤语吗?

6楼:广东

标准粤语

粤语是一种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在中国广东、广西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以及北美、英国和澳洲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它的名称**于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国”(《汉书》作“南粤国”)。

为区别江浙吴语地区的“越”,故两广今取“粤”为正字,特指南粤两广,因而越剧与粤剧并非指同一事物。另外,“粤”,也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 两广分别称为“两粤”, 广东为“粤东”,广西为“粤西”,并且海南岛长期属于广东省下属的行政单位,因此也包含在这个“粤”的历史概念内。

到**时期开始,“粤”才收窄范围特指广东省。 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粤”有广义(两广及海南)和狭义(仅指广东省)之分。“粤东”“粤西”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指代范围也截然不同。

粤语的起源,定型远在宋代两广初分之前。 因此,在历史文化的概念上看,“粤语”应该理解为广义上的“岭南语”, 而非“广东省语。”

在语言学分类上,中国北方学者与一些两广及西方学者间存在分歧。一种说法是粤语是融合了古南越语的汉语;另一种则是古南越语融合了汉语成分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语言。前者出于文化和政治上的考虑,将粤语作为单一语言汉语的一种方言;而反对者,从岭南地区的政治立场出发,认为粤语是汉语族语言之一,是一门独立的语言。

两者各有其语言学的依据。

广州话旧称广府话,又被称为省城话、白话,中国官方一般称作广州方言、标准粤语。广州话是粤语的标准音,亦是主要的一种口语形式。一般视广州老城区的西关口音为正宗,但现时西关口音已近乎失落,省内通常以《广州音字典》(1983年)收录的字音为标准。

广州话由广州音、粤语词汇、粤语语法构成。广义的广州话主要流行于广东珠三角及广西粤语地区、香港及澳门、海外广东籍移民的华人社区,狭义的广州话指现广州市中心城区使用的粤语,而广州与佛山、中山、梧州、香港、澳门的口音相比则大致相同。以广州话为母语的人部分能书写粤语白话文。

受到广州(广东省会)的经济及文化影响,广东珠三角居民都能使用带口音的广州话,粤东、粤北部分地方也有使用粤语的居民。粤语是省内的通行语,不少广东人能操二种以上的母语。

有人指,用“广州话”指代广州以外的口音(包括港澳粤语)不恰当,所谓的“广州话”亦不合理,因广州话不是广州人发明。现时的广州话是由各地商人在广州经商而发展出来的,因此使用“广东话”方为正确。由于外国人在广州通商时误将省城(今广州)等于广东“canton”(现时的广交会英文为“canton fair”),将广州话及粤语通通译为“cantonese”,事实上广东与广州不是同一概念,所以应将“cantonese”译为“广州话”方符合本义。

广州话早已是学术名称,而广东话则只是俗称,香港学术界仍称之为广州话。正如将闽南语称为福建话一样,称广州话为广东话是民间口语习惯。但因广东地区又主要有三大方言:

粤语、潮汕话、客家话,这三种方言又完全不同,所以将将其称之为广东话确实牵强。而且省城(今广州)称为“canton”,而且广交会原本就是广州交易会,所以大众还是将“cantonese”对应“粤语”,“standard cantonese”对应“广州话”或者“标准粤语”。

广州话中除了粤语中所含的词语之外,还吸收不少潮州话及客家话的词语,例如“口渴”读成“口涸”、“喉干”或“口干”。另外广州也是外国人的集中地,有不少外来语,如士多、士多啤梨、摩登等等,与香港相同。广州本地也有一些原创的词语,如黄犬(蚯蚓)、塘尾(蜻蜓)。

广东话经常在形容某事情夸张时,喜好用“好”字。如:好大,好高兴,好喜欢....

香港粤语

香港粤语(又叫港式粤语或香港话,相对于港式英语),以前香港对当地的粤语口语并没有正式的名称,通常沿用广东民间的叫法:广州话、省城话、白话,而香港官方只称粤语。1970年代之前,当地粤语混合了多种地区的粤语口音,如“妈姐”按顺德音叫成“马姐”,但倾向以广州话为准。

于1980年代开始,“广东话”被香港**作为当地粤语口语的标准称谓,而广州话、省城话、白话等名称则逐渐退出正规场合。以前习惯称粤语做广东话的人主要是外省移民(包括台湾),他们将广府人的粤语称为广东话,同时人们学习香港的广东话时明显带有懒音。

香港粤语口音标准源自广州话,加入了香港本地文化,慢慢地形成为一套具有香港特色、以口语为主的语言。香港又是英国殖民地,因此出现很多外语词汇,香港人亦习惯中英混合使用。粤语是香港的法定语言之一,**内部沟通以及发布消息常以广州话与英语为主,广播**一般设有粤语频道。

虽然港式粤语使用者众多及覆盖面很广,不过港式粤语只当作一种广州话口语变体,即使香港有所谓粤语正音运动,但仍未作为口音标准。

粤语保留不少已在现代标准汉语消失的古汉语词汇,例如:

渠:即“他”之意,今又作“佢”,‘渠所谓小令, 盖市井所唱小曲也。’明王骥德《曲律》

寻日:“昨天”之意,“寻日寻花花不语 (程垓,宋词)”

几时:“何时”之意,“明月几时有(宋词苏轼《水调歌头》)”

求祈:-要求]神佛\祈福的口码,多由祖辈留下,不必经过思考,随便说说,应酬过后便算。

求祈讲,事旦噏,随口噏;不经大脑的说话。

謦欬:“聊天”之意,现在多用同音字写作“倾偈”

崖广:原意为“悬崖上的小屋”,引申为“危险”之意,今常用近音字“牙烟”表示

英语等外来词汇

广州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词汇受到英语影响,如称:球为“波”(ball),小商店为“士多”(store),出租车为“的士”(taxi)...。但这些词在内地却很少见到,以至于慢慢发展到,成为珠江地区特有的词汇,但“的士”一词,已几乎蔓延全国,由过去说“截出租车”到现在流行说“打的”。

7楼:广州日昇百货

客语继承了较多古汉语的特性,如完整的入声韵尾[-p]、[-t]、[-k]。一般认为,客语和后期中古汉语(唐宋二代为准)之间的承袭关系较为明显。用客语朗诵中古汉语的作品,如唐诗、宋词,韵律方面比官话、普通话要吻合得多。

语音上:多送气音,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大多变读为送气清音,如,“别,步,抱”多读作[p-],“地,大,弟”读作[t-],“在,字,坐”读作[ ts-],“旧,舅”读为[ k-]。古非敷、奉声母部分字今读作,而客家语读重唇音,如“斧,分,放,腹”念[p-],“孵,讣”读[p-],“扶,肥,饭”也念[p-]。

古晓匣母合口字,客家语中多读[f-]声母或[v-],如火,花念[f-],“话黄换”念[v-]。古是晓组声母(如“基,欺,希”的声母),在细音前不腭化,仍保留舌根及喉音[k-][k-][h-]的读法;大部分地区没有撮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混入齐齿呼韵母;古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各地不同程度地保留着。

声调上,多数地区是6个声调,少数地区有5个或7个声调。闽西长汀话,连城,清流都没有入声,剩下平声分阴阳,去声分阴阳,上声自成调共5个调。粤东客家语平声入声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

闽西客家语的永定话,上杭话保留阴入阳入两个声调。

词汇语法上,最明显的是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语。如“禾(稻子),食(吃),索(绳子),面 (脸)”。还有一些具有本方言特色的词,如"目珠(眼睛)目汁(眼泪)"等。

在语法上,常用一些如“老, 公,子,哩,头”等前缀、后缀;用一些特定的助词或词语(如“黎,咧”等)表示动作时态;通过变化指示代词和声调变化区分近指和远指等等。

8楼:冰舸

不是的。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南方方言(包括粤语)相对北方方言来说,保存的古音多一些,因此南方方言较北方方言更接近古汉语。

但也只是接近而已,不是一样的。粤语只是汉语的一个方言分支而已。

9楼:无耻的

不是的,闽南话比粤语更接近

这么多年了,根本就没有完全保留下来的古汉语了

10楼:匿名用户

怎么可能...各地的地方方言都保留些古代的汉语发音。粤语智能说是一个分支,而且还不是正统的嫡系分支。

11楼:匿名用户

不可能是粤语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六祖坛经》

舌音渐獠变,面汗尝骍羞——《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苏轼当时的文献,很能说明问题了

粤语和闽南语哪个更接近古汉语

12楼:匿名用户

这么说吧,粤语和闽南语(旁支)我都精通,粤语词汇里和说话方式都很少有古汉语的词汇在里面,但闽南语(旁支)就不一样了,十句话里有九个词用的都是很古老的词汇,说话的方式也与现代的语言不一样,有些次序都是反的,就像古代人写字从右往左一样!形式变化多!

13楼:健步如飞的树懒

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书》:“楚越间声音特异,鴃舌啅噪(zhuó zào),今听之怡然不怪,已与为类矣” (翻译:长江以南的方言异于我们北方,就像鸟叫非常吵,今天这些地方的汉人也被他们同化了,居然不觉得奇怪,可叹南方汉人已沦为蛮人一类了。

) - 唐·崔沆(842年)被贬至广东惠州留:“时循人稀可与言者” (翻译:广东很少有人懂我们北方的雅言。

) - 唐·刘禹锡《蛮子歌》 :“蛮语钩辀音,蛮衣斑斓布。” (翻译:

南方蛮子的口音就像鹧鸪鸟叫,南方蛮子的衣服五颜六色。) - 唐·张籍《送郑尚书出镇南海》 :“蛮声喧夜市,海色浸潮台” (翻译:

蛮夷的声音响彻夜市,长堤上是海风阵阵。) -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余又尝令译者以礼部韵按交趾语,字字有异” (翻译:我尝试让人按照我们大宋的雅韵翻译百越地区方言,每个字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