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大家发财啦
我想近些年从大学走出来的人,一定都对贫困补助这个东西颇有感触。贫困补助出发点是好的,但只要是跟无偿救助,或者无偿捐献的事情,放在国内这个环境里就难免变味。真有困难的人领不到,或者不敢领、不想领,心里那个纠结啊。
如果这是一到面试题目,你要如何作答。我们来听听笔者的分析吧。
助学工作长期以来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少高校学子开始吐槽,为什么有些人穿戴讲究,用着各种电子产品,仍然属于“贫困生”,而有的同学却因为偶尔的一次“奢侈”消费被取消助学资格。
来看看报纸编辑的看法:
@****燕农:教育的趣旨之于所有学生都是平等的,其中之一即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如果一定要让贫困生有个贫困生的样子,衣食用品远落差于其他同学,很多时候就相当于将这个群体向下孤立和区别开来,年轻人比较脆弱的自尊,会不会被深藏进内心而转变成自闭,犹未可知。
在整个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和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依然强调贫困生要有个“特殊”的样子,标准不免有些陈旧和落伍。当然,这样说并不代表鼓励贫困生借助助学而由俭入奢,他们应该树立端正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事实上,这种教育是缺失的。
而从疯狂的“校园贷”屡屡在校园内制造悲剧来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教育,不只是对贫困生群体,付诸几乎所有大学生群体都是缺位的。如何将大学生热衷的目光,从消费攀比拉回到知识探索,或许才是转移审视贫困生外在条件视线的最好方法。让贫困生也有体面的样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何科学完善贫困生评定体系和资助方式,考验着高校的智慧。
@人民网蒋萌:如果没有对物质改善的诉求,倘若缺乏对改变贫困状况的渴望,恐怕难有奋进拼搏的动力。人们对物质的极大需求,其实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
从上述角度来看,任何人都不应对具有物欲性的诉求感到羞愧,贫困生自然也不例外。如果贫困生通过勤工俭学等逐步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人们应当给予掌声、感到欣慰。面对贫困生的生活刚刚有点起色,就质疑人家拿助学金,折射出某种固化的阶层性歧视,甚至具有见不得人家好的畸形心理。
当然,“伪贫困”确实存在。对这种人的辨识不难--有多少人会为了微薄的补助金而一直装穷?穿金戴银、开着宝马车领低保的人一查一个准。
当下,常常听到标准二字,似乎没有标准就完全没有判断依据。不得不说,这可能陷入“标准依赖症”,忽略了世道人心的感知度。事实上,像贫困生不得拥有个人电脑、不能购买手机等“标准”,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实,是对社会和谐与包容性的撕裂。
@中国网刘重隆:我们知道,助学金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完成学业。在这部分资金中,可用于补助贫困学生的生活。
推此及彼,贫困生也可以在生活上改善的好一点。但如果因担心“标准超标”失去申请资格,便心存顾虑不敢 “吃饱吃好”、“穿暖穿好”,这样的贫困认定标准,难免走向扶贫初衷的反面。而且“数字化”的规定无形中就给贫困生戴上符号,伤害学生的自尊。
如此一来,一些贫困生本不想让人知道家里困难,结果这样一折腾大家都知道了。诚然,贫困本身没有错,也不低人一等,可对他们来说,这种不得不“比穷”的消费无疑会挫伤自尊。
事实上,经过多年运作,我国助学政策和评定体系已日臻完善,各大高校也普遍制定了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出于简便易行,不按规程办事,甚至要求贫困生上台演讲“比穷”。吃得好无缘助学金,同样也是一种强求贫困生暴露贫困的方式。筛查贫困生,本是学校负责任的表现,但在实施过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更要弥补好各方面的细节漏洞,真正把好事做好。
贫困不仅是物质的,还涵盖隐私、尊严等精神要素。给贫困生制定标准,表面上来看,是方式方法的问题,深层来看,还是没有用平等思维来对待贫困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助学金帮扶贫困生的积极意义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学校在实施助学金评定时,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评判,保持适度宽容,别上来就上纲上线,一棍子打死。
有人说得好,静水流深,真正的扶助,应是不动声色、解急救困的,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让贫困生颜面尽失,这种方式换来的也就失去了助学本意。
@长江网叶婷:有人用着高档手机和电脑、穿戴讲究却拿着助学金,这不免引人疑惑,这也算是贫困生吗?答案是不定的,因为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吃穿来界定他是否贫困。
曾经有大学食堂规定如果女生一餐超过6.2元、男生一餐超过7.2元就有可能被取消助学资格,这也表明贫困生的认定十分复杂,才会出现这种不合理的量化标准。
既然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这么多困难,那么到底该如何开展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呢?一方面,学校应该组织专门的大会向学生说明助学金的**和意义,让他们明白助学金是资助真正有需要的学生,如果不是真正贫困而占了助学金名额就会让相应的另一个人陷入生活费和学费的困顿中,鼓励学生多为他人着想;学校应该建立动态贫困生管理体系,及时将新的贫困生纳入系统、将脱离贫困的学生退出系统。另一方面,当地民政部门应该严把审核标准,采取入户调查和询问周围人的办法,不因私情而随意盖章,从源头上把握贫困认定的工作。
发放助学金是关爱贫困生的一种方式,但是学校更是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建立正确金钱观,告诉他们虚荣的消费观念是不值得提倡的,提醒他们拿到钱应该怎么花,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另外从感恩的角度提示他们要好好学习,把心思回归到学习上,以学习为中心,将来以一份优异的成绩回馈社会。
@中国江西网刘源:贫困生的“贫”,要从地方职能部门把好关。贫困证明及助学金申请表都需要在生源地职能部门签字盖章,基层单位要对情况的真实性负责,对非低保家庭要入户核查情况,杜绝虚假证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之后的贫困评定工作真实。
贫困生的等级认定既要遵循制度也要合理。很多高校都采取了**等级认定,虽然看上去规范化,评定标准却模糊。在对照认定标准的同时,要将学生在校实际情况、家庭经济变化都考虑进来,让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帮扶,也让政策边缘的困难学生得到帮助。
同时高校要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保障助学金合理使用。在本学院、本系、本班建立监督机制,及时了解具体情况,掌握学生的日常消费和现实表现。
在新形势下,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认定标准和体系,优化评选程序,建立与学生家庭所在地**的合作机制,并以法律法规形式对该合作机制进行约束和监督,保障学校及时准确地核查贫困生的真实情况,让贫困生的“贫”得以真实的界定。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助学金对于他们来说是雪中送炭,国家对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从出发点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贫困证明的真实性有待考证、级别认定过于公式化、政策边缘学生认定难等问题,亟需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况且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笔记本的**也大幅下降,可以说,每个大学生拥有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已经成为在正常不过的小事了。而且,有的贫困学生“高档”物品,是便宜的二手货,又或是他节衣缩食、分期付款买的,那就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并不能以此抹煞其家境贫寒的事实。
如果说“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的样子”,其实,这是对贫困生人格和尊严的严重伤害,更是从侧面在助长“贫困光荣”的思想。而作为一名贫困生,虽然家庭困难,但也渴望体面的生活,不能因为带着“贫困生”的帽子,就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助学金的发放是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判断和评价贫困生不能单纯的以日常消费和拥有物品作为标准,严格的审核固然重要,但若在日常生活中紧盯贫困生的衣食住行,稍有“奢侈”消费就说人家“走了样”,那才真是违背了国家设置助学金的初衷,毕竟助学金是为了资助贫困,而不是鼓励贫困。
小蚁:我想说,贫困生一定要用这么明目张胆的方式吗?就不能不这么大张旗鼓吗?
到底是领导为了政绩,还是学校为了脸面呢?要想真正帮助平困生真是大有可为之处,完全不止在于仅仅是金钱的补助。大家来说说,面对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
面试热点:是什么造成了“让贫困生请吃饭”的局面
2楼:淳信教育
“贫困生出钱请领导吃饭”,不仅令人诧异,而且足以触犯众怒。但校方为什么要干这种违背常识的事情呢?想来这完全是学校的领导还圉于那种请客吃饭、“礼尚往来”的陋习,想请吃饭又不敢**吃喝,故而想出这么一个下策。
但是,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不仅伤害了爱心企业的献爱心,也让贫困生心寒,会让他们对爱心企业献爱心的行动打个大问号。而且受助学生心里或许本来就有些自卑,这样把单纯的公益捐助变成有条件的施舍恩惠,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格侮辱。
这件事也给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献爱心提了一个醒,要让自己的爱心不打折扣的落实下去,真正温暖需要帮助的人,除了确保领取爱心的受捐者符合条件之外,还要顾及到自己得到的回馈有没有耗费自己的爱心。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及时介入,对相关人员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同时,某些地方在贫困生认定和资助方面存在的缺乏规范、随意性太大的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建立规范制度,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有效的监管。
公务员面试考哪些热点:贫困户不懂感恩 根子
3楼:中公教育
有“网红县委书记”之称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湖北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日前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表示,在扶贫过程中,有些贫困户不懂感恩,反而出现了无理取闹的心态:“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对此,陈行甲要求加强对群众的自强感恩教育。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南京**北方:虽然自古以来,就有“升米恩、斗米仇”的说法,但做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公开指称“有些贫困户不懂感恩”,却明显不妥。一者,县委书记代表自己,也代表**,此言论从情感上让人难以接受。
二者,县委书记也好,**也罢,不是为了让贫困户感恩才去扶贫。将感恩教育当成扶贫的工作内容,是对精准扶贫的误读,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误读。
当然,贫困户受到帮助之后,是需要感恩。但这就不是县委书记该操心的事了!
@中国青年报朱昌俊:陈行甲这封“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公开信,相信当是出自真心。信中所揭露的一些贫困户的心态与扶贫现象,或确实在当地存在。
但是,在现代政治理念中,**扶贫,乃是基于基本的公共职责与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扶贫不是对贫困户的施舍,贫困户脱贫、享有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也是其自身的一项公民权利。若要求贫困户对**扶贫有感恩之心,是不是意味着没有感恩之心就不配接受扶贫?
显然不是。再说,若干部都怀着收获感恩的心态去扶贫,不仅是一种责任与权利关系的倒置,扶贫工作恐怕也难以精准化。
现实中确实不排除一些贫困户有“等靠要”的消极心态,但这正是扶贫要致力解决的真问题。陈行甲在公开信中也提到,“精准扶贫不仅是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存条件,让他们经济上翻身,精神上也要翻身”,但是显然,感恩是达不到这一目标的。须知,贫困户产生消极心态,固然与个体的精神状态有关,但与过去粗放式的扶贫方式也难逃干系。
如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当然容易引发一些人产生惰性,并割裂**脱贫帮扶与贫困户自主脱贫的联系。
有必要正视的一点是,**扶贫本不该预设贫困户都具有高道德水平和上进心。而且,一些看似个体层面的消极心理之形成,与区域性的生存条件、权利状况息息相关。要纾解“精神贫困”本就非一夕之功,对贫困户“怒其不争”,并不解决问题。
针对千差万别的贫困户状况,予以有效帮扶,也是扶贫工作的难点。
至于扶贫工作中出现一些干部比贫困户更着急的现象,也要反思扶贫的工作方式与干部的考核制度设计问题。工作方法对了,激励机制恰当了,就不会因个别情况否定**的扶贫绩效,也难以让一些贫困户“我掐着你玩”的心态得逞。
扶贫进入攻坚阶段,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艰难之一表现在,一些地区的贫困不是仅仅通过个体努力和地区的协同发展就能脱贫,而是必须有赖于外界从资源投入到权利赋予的精准满足。若仍过于强调贫困户自身原因,强调贫困户应有感恩心态,就有可能形成“贫困就是穷人的错”的治理幻觉。
如何调动和激发贫困户自身的脱贫积极性,确实考验着精准扶贫在现实中的实施智慧。只强调感恩,显然无法实现扶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