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日本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带有浓厚的封建性是近

2020-11-22 13:30:35 字数 5394 阅读 5678

1楼:百度用户

d试题分析: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天皇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名义上三权分立的机构其实并不能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③明显错误,由此排除包含③的选项。 故选d。

①②④说法都是正确的。

点评:《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在1889年通过的宪法,是以德国1871年宪法为蓝本制定的。宪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是也确立了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①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宪法 ②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 ③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极

2楼:ak啡研

c该宪法本质上是天皇的权力至高无上,有④的排除同时该法也指出天皇的权力具有神权色彩,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 )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

3楼:小智专用

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是对天皇权力的限制,c项不能说明是否具有封建性,d项规定了人民的基本人权与题意不符,a项说明天皇既是世袭的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特点。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变革。

在政治上废除等级身份制度,废藩置县等;在后期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是参照1871年宪法而制定,保留了大量的**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在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产业;在思想文化上文明开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日本进入 到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两部法律文献简述其历史作用

4楼:江苏水利高专

我想是 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临时约法

《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在革命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于1908年制定和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日本在1889年确立的、从欧洲军国主义色彩最浓厚的1850年《普鲁士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并且为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所确立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君主制),带有浓厚的的封建买办性、同时又带有一定的西方资产阶级色彩。《大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君上大权,意味皇权由法定,再把臣民的权利义务作为附则,表现了清朝统治者重军权、轻民权的一贯性,但它在中国法律史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臣民的权利义务,这对于开启民智,培养近化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

《中华**临时约法》尽管未能提出反帝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反封建纲领。但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其精髓在于它通过立法程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其实践意义在于在中国第一次开创了以法治国的先河。

其思想启蒙的意义在于促进了人民的觉醒,鼓舞人民起来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斗争。其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于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以后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其宪法意义在于实现了宪政原则。

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言:“南京临时**的成立以及《中华**临时约法》的颁布.是‘揖美追欧’的结果.也是‘五·四’以前八十年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而取得的最富深远意义的结果。

5楼:匿名用户

1、《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朝**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的宪法文件,由“宪政编查馆”编定。制定、公布“宪法大纲”是清朝**“预备立宪”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钦定宪法大纲》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宪法”字样的宪法文件。

《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分正文“君上大权”与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君上大权”共14条,主要规定了皇帝在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宣布战争与媾和、宣布戒严、召集、开闭、停展集解散议会等方面的绝对权力,仅仅是将封建皇帝已经具有的**权力加以文字化而已。在“附录”部分,也罗列了一些臣民的权利义务,但对于每项臣民权利,均以“在法律范围内”作为限制语,并规定皇帝“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钦定宪法大纲》无论在结构形式上还是在条文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清朝**在其政权日益没落之际,仍企图用政治欺骗的方式,将封建君主**制度披上“宪法”的外衣,以宪法的形式确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钦定宪法大纲》的制定与颁布,再次明白的表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愚昧、顽固,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判和反对,清朝**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2、大清新刑律

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一部专门的刑法典,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但并未正式施行。分为总则和分则,共53章,411条,另有暂行章程5条,对于传统旧律的基本精神并无根本性改动,在修订过程中由于保守派的坚持,最终出现了充满浓厚封建色彩、极端保守的暂行章程

(1)抛弃了以往“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明确地将涉及罪名与刑罚及其运用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与罪名、刑罚无关的其他法律条款被排除在新刑法之外。

(2)在体例结构上也抛弃了以往旧律以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分类编纂的陈旧形式,改而采用西方近代以来刑法分总则、分则两编,下设各章,逐条罗列的方式。

(3)确立了新的刑罚体系,分主刑、从刑两种。

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罚金。从刑包括褫夺公权和没收财产两种。

(4)采用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近、现代刑法学的通用术语。

如采用罪行法定主义原则、取消比附原则、采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取消了“八议”等特权制度。

3、《中华**临时**组织大纲》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诞生

⑴1911年11月30日召开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公布《中华**临时**组织大纲》,

规定其实施期限,以中华**宪法成立之日为止,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组织法

⑵特点: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临时**为**制共和**,机关实行三权分立

⑶内容:a临时大**、副**: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产生,临时大**时国家元首又是**首脑

b参议院:由各省都督府委派三名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

c临时**审判所:行使司法权

⑷评价:由各省都督的代表制订,不具有立法主体的广泛性,对于人民迫切需要的民主自由权利,未做任何规定,但却是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诞生,促进了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4、《中华**临时约法》

⑴性质、基本内容、历史地位。

《中华**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真正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a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参议院、临时大**、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明确划分各机关权限,使其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

b确立了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c规定中华**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文确立了国土疆域之范围

⑵特点(vs鄂州约法、组织大纲)因人置法,限制袁世凯

a削弱了**权力,将**制改为责任内阁制

b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增加了制衡力量,加强了对**的监督

c规定了极为严格的修改程序

⑶地位:

a用国家根本**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确立了中华**是新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国体:主权在民;政体:三权分立;确立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规定国民的权利和义务

b用根本**的形式破除了清朝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桎楛,为资本主义发展做了新的立法,促进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自由”

c比较完整的反映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利益,是当时亚洲最优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⑷局限:

a对反帝的重大问题避而不谈(初衷是换取西方列强的承认和支持)

b没有解决土地问题。最大的局限性

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6楼:曾经风雨

在亚洲的国家中,《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历史仅次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奥斯曼帝国宪法》,是日本基于近代立宪主义而制定的首部宪法,公布于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并于1890年11月29日施行。该部宪法也称作“明治宪法”或“帝国宪法”。与现行有效的日本国宪法相对应,也经常被称作“旧宪法”。

在东亚范围内,《大日本帝国宪法》则是首部近代意义上的宪法。虽然《奥斯曼帝国宪法》的历史比《大日本帝国宪法》早,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奥斯曼帝国宪法》并没有发挥比较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大日本帝国宪法》是亚洲首部真正得到实行的近代宪法。

在制定日本国宪法前的大半个世纪里,这部宪法没有经历任何修改或变更。尽管这部宪法的名称中有“大日本帝国”的文字,但在当时并不是日本正式的国号,一直到1936年日本的国号才正式称为“大日本帝国”。

7楼:我是高手立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基于近代立宪主义而制定的首部宪法,公布于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并于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施行.很多情况下,该部宪法也被称作“明治宪法”或“帝国宪法”.与现行有效的日本国宪法相对应,也经常被称作“旧宪法”.

在亚洲诸国中,该部宪法的历史仅次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奥斯曼帝国宪法》,在东亚范围内,则是首部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奥斯曼帝国宪法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功能,因此可以说大日本帝国宪法是亚洲首部真正得到实行的近代宪法.或许与宪法发布敕令上提到的“不可磨灭之大典”有关,在制定日本国宪法前的大半个世纪里,这部宪法没有经历任何修改或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部宪法的名称中带有“大日本帝国”的文字,但当时并不是日本正式的国号,一直到昭和11年(1936年)日本的国号才正式统一称为“大日本帝国”.

急!大学一年级《中国近代史纲要》有关题目的答案!(盐工)回答的好再加分!

8楼:匿名用户

1**田亩制度

2资政新篇

3洋务运动

4总理衙门

5中国同盟会

6清末新政

7旧民主主义中的新民主主义

8中华**临时约法

9陈独秀

10新文化运动

11党的最高纲领

12卢沟桥事变

13“三三制”

14第二条战线

15十一届三中全会

简答 10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3国民党是怎样实行****?

4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及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5如何理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相互关系?

6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和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8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阵的中流砥柱?

9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0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论述 6

1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2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4怎样认识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5联系自己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谈谈为什么说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主宰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必然让位于人民民主**的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