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鬼子炮楼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
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中西部省区和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后方腹地部分,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
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当年的三线是怎么回事?哪一年至哪一年?
2楼:老实话好听
“三线” 之说 ,起源于 “备战备荒” 的战略部署 。
最初的构思是源于 1961年 ,蒋介石准备 ”**大陆“ 的军事压力 以及前苏联的军事压力 。
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以后 ,中国在世界上十分孤立 ,西方的封锁 ,小兄弟的反水 ,台湾问题 、中印战争 、苏军在边界陈兵百万 ,等等,国家就在国土纵深地区建立一套工业企业,作为制造业战略预备队 ,叫做 “三线” 。目的是打残一部分我们还有一部分 ,不至于被打光了。
三线的选址原则是 八个字 :靠山 、近水 、隐蔽 、分散 。
原来的大型国企 ,一厂分两厂 ,叫做 “母鸡下蛋” 。
为了保证三线建设质量 ,提出 “好人好马上三线” 的要求 ,一时间大量的优秀技术骨干、管理干部都集中在三线 。
大规模是三线建设始于 1964 年 ,比较温和的赫鲁晓夫被赶** ,换上了穷凶极恶的勃列日涅夫 ,这个家伙总想对中国的 “核基地” 来一次 “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这可不是嘴上功夫 ,真的是想打中国 。特别是国防部长 格列奇科元帅 ,他说过 :
“使用几百万吨级的当量 ,叫中国人清醒清醒 ,他们必须知道他们在国际事务中算老几 !”
尼克松说过 :“我们都能毁灭全世界 ,但是他们敢于毁灭全世界 。”
三线建设大约在 1970年 基本建成 。
三线建设
3楼:匿名用户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 三线建设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二线指介于
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其中川、贵、云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
一、二线的腹地俗称小三线。三线地区位于中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的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是较理想的战略后方。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实际就是除新疆、**之外的中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1958年中苏决裂后,严峻的战略形势与东南沿海脆弱的防务系统让领导层开始考虑在西部建设后方的战略问题。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舰发生激战,并延烧到中国南部地区。同年8月17日、20日,**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目前中国的经济命脉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
这就是三线建设的起源。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在其中又以贵州、四川东部山区、四川中部平原地区数量最多,企业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尤以重庆为中心。其中,四川成都主要接收轻工业与电子工业,绵阳主要接收核工业与飞机工业,重庆则接受了解放军装备中除航天工业外绝大多数的**制造生产,甚至包括核试验设备(816工厂)和潜艇制造业(望江造船厂);贵州贵阳主要接受光电工业,安顺主要接受飞机工业。1973年,国家正式发文重点建设贵阳、重庆、安顺、绵阳四个重点城市,后来这四个城市成为全国三线企业的核心。
建设成果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 中国第二重型机器厂 贺兰山煤炭基地
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钢铁公司
重庆川维股份集团 攀枝花钢铁集团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重庆川仪股份**** 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 丹江口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重庆钢铁股份**** 洛阳玻璃厂 西北铝加工厂
重**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二汽 襄渝铁路(襄樊——重庆)
重庆大江工业集团 江汉油田 青藏铁路一期西宁至南山口
重庆珠江光电集团 葛洲坝水利工程 湘黔铁路(株洲——贵定)
重庆望江船舶集团 陕西飞机工业**** 成昆铁路(成都——昆明)
重庆816核工厂 长庆油田 焦枝铁路(焦作——枝城)
三线建设可以说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集中的西部开发。十余年间,三线建设取得了空前的巨大成就。到70年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由292亿元增加到1543亿元,增长4.
28倍,约占当时全国的1/3。职工人数由325.65万增加到1129.
5万人,增长2.46倍。工业总产值由258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增长3.
92倍。同时,它初步改变了我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初步建成了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三线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对国际形势和战争威胁估计过于严重,在建设中出现了指标过高、要求过急、规模过大等问题;把战备放在第一位,许多企业建在深山老林里,布局分散,交通不便,生产组织困难,成本过高;以重工业为中心,造成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但是,三线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对国际形势和战争威胁估计过于严重,在建设中出现了指标过高、要求过急、规模过大等问题;把战备放在第一位,许多企业建在深山老林里,布局分散,交通不便,生产组织困难,成本过高;以重工业为中心,造成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当年的三线是怎么回事?哪一年至哪一年啊
4楼:不曾明了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至1980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建设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
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实际上,三线建设的重点是八省一市,即: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全境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地区。
5楼:老实话好听
“三线” 之说 ,起源于 “备战备荒” 的战略部署 。
最初的构思是源于 1961年 ,蒋介石准备 ”**大陆“ 的军事压力 以及前苏联的军事压力 。
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以后 ,中国在世界上十分孤立 ,西方的封锁 ,小兄弟的反水 ,台湾问题 、中印战争 、苏军在边界陈兵百万 ,等等,国家就在国土纵深地区建立一套工业企业,作为制造业战略预备队 ,叫做 “三线” 。目的是打残一部分我们还有一部分 ,不至于被打光了。
三线的选址原则是 八个字 :靠山 、近水 、隐蔽 、分散 。
原来的大型国企 ,一厂分两厂 ,叫做 “母鸡下蛋” 。
为了保证三线建设质量 ,提出 “好人好马上三线” 的要求 ,一时间大量的优秀技术骨干、管理干部都集中在三线 。
大规模是三线建设始于 1964 年 ,比较温和的赫鲁晓夫被赶** ,换上了穷凶极恶的勃列日涅夫 ,这个家伙总想对中国的 “核基地” 来一次 “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这可不是嘴上功夫 ,真的是想打中国 。特别是国防部长 格列奇科元帅 ,他说过 :
“使用几百万吨级的当量 ,叫中国人清醒清醒 ,他们必须知道他们在国际事务中算老几 !”
尼克松说过 :“我们都能毁灭全世界 ,但是他们敢于毁灭全世界 。”
三线建设大约在 1970年 基本建成 。
6楼:匿名用户
当年中苏交恶,我们国家判断有可能和**子打起来,隔着海峡还有台湾和美国佬的**。可我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东部沿海一线出于****的考虑于是进行了三线建设。所谓三线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
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于是很多在大城市的知识份子,工人。。。国家一声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就从经济发达的一线地区跟随工厂搬到了偏远的三线地区,出于军事的考虑很多工厂还在深山当中。。。。。
就这样原来的上海人、唐山人、山东人渐渐的变成了甘肃人、贵州人。。。。想回自己的故乡,户口迁不回去了,亲人也基本不在了。。。由于当年战略考虑很多工厂都在深山里、戈壁上。。。
真叫鸟不拉屎的地方,改革开放了,国企改革了。。。他们或他们的子女也下岗了,退休了,窝在山里了。。。
我爷爷是支援三线到了甘肃的,晚年退休生活很差,当年老爸老妈因为单位破产也提前退休下岗了。我爸妈单位都是东北人、山东人、河北人、河南人、山西人就是没有甘肃人,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从生到死都能管。。不过现在已经改革划归地方了。
我们家没有亲戚,因为亲戚都在唐山那边可是久不联系已经都不认识了,所以我家过年都是冷冷清清的。以前爷爷还在会给我讲我们家是****的,可我爸爸都没有能够回过老家,因为*****只有高中学历还大部分时间都没上课。对于别人问我是**人不熟的我通常会讲甘肃人,认识的我会讲其实我老家在河北,但我没去过,我生在甘肃长在甘肃。
可说我是甘肃人我的生活习惯却并不像是甘肃人,也不会讲甘肃方言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算是**人,我的故乡是不是甘肃。
现在我在杭州工作,可我买不起房,以后我能说自己是杭州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