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理解物种的概念,高中生物当中如何理解物种的概念?

2020-11-22 07:33:04 字数 5010 阅读 1343

1楼:123剑

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它是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 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mayr1982年对物种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物种是由居群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它单元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对于植物而言,二倍体小麦与四倍体小麦之间虽然不能得到可育的后代,但它们属于同一物种中的不同亚种。

高中生物当中如何理解物种的概念?

2楼:匿名用户

与其它生物有生殖隔离

3楼:匿名用户

物种简称“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又是繁殖单元。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与其他种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

怎样理解生物种的概念?

4楼:寂地光年

生物种概念认为种是一组具有形态和遗传特性相似的可以互相交配的自然种群,它们与其他物种之间具有繁殖隔离。生物种具有如下特点:(1)生物种不是按任意给定的特征划分的逻辑的类,而是由内聚因素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2)物种是一个可以随时间变化的个体的集合;(3)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5楼:匿名用户

能进行生殖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个体,就是同一个物种。

6楼:匿名用户

在自然环境中,能相互交配,并且后代可育的属于同一物种。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代不可育的(有生殖隔离:骡子)为不同种。

试述物种的概念,如何理解物种的概念?何为双名法?如何规范书写动物的学名?

7楼:匿名用户

物种是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

物种指一个动物或植物群,其所有成员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以至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些变异很小的相同的有机体,它们中的各个成员间可以正常交配并繁育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元.

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

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

属名须大写,种加词则不能。在印刷时使用斜体,手写时一般要加双下划线。例如:

"homo sapiens"(智人)。如果在一篇文章中多次提到某一个属,除第一次提及时给出全写,在以后出现时可将属名缩写,但绝不能省略,例如 "homo sapiens"缩写为 ''h. sapiens''。

在很少的一些情况下,由于一个物种已经广为人知,所以其缩写形式就约定成俗了。如在细菌中,"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可以缩写成''e. coli''而不会引起误会。

物种的概念及其发展经历哪些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8楼:广凌电子科技

物种概念: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居于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群类。物种是生物进化

和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一个物种的个体一般不与其它物种中的个体交配,即使交配,一般也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可代代相传,从而保持物种的稳定性。

发展经历:第一阶段、在古时,人只是赋与一群类同的生物一个名词。希腊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生物是可严格区分为不同的“物种”,而且物种是永恒不变的。

随着接触的生物愈多,人开始尝试认真把生物分类。最初,人只是以外貌与习性分类,就像中国人把大多数水上生物称作“鱼”。

第二阶段、在十八世纪林奈首次以***官作生物分类。他似乎只是认为这样的分类有些意义,而并不是以为有近似***官的物种有可联系。毕竟,当时的欧洲人相信创造论,即所有物种由神独立创造,并无任何其他的联系。

可能由于创造论,林奈对一些差异极微的物种感到困惑。他因而提出一些物种为完美的,样板的;另一些则是仿造的。

第三阶段、及至十九世纪,多数自然学者开始明白物种是不断在变,而地球是古老得容许长时间所累积而成的巨变。因而,分类法开始强调物种之间是如何演变。拉马克认为生物可以把需要的特质遗传给后代,例如长颈鹿就是因为吹愈来愈高的树叶而长出愈来愈长的颈项。

9楼:v问世者

不同物种的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的特点。物种是由共同的祖先演变发展而来的,演变发展的过程中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物种是生物分类学基本单位)

10楼:匿名用户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能识别物类,给以名称。汉初的《尔雅》把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类:虫包括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鱼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低级脊椎动物及鲸和虾、蟹、贝类等;鸟是鸟类;兽是哺乳动物。

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动物分类,四类名称的产生时期看来不晚于西周。这个分类,和林奈(1758)的六纲系统比较,只少了两个纲(两栖纲和蠕虫纲)。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采取性状对比的方法区分物类,如把热血动物归为一类,以与冷血动物相区别。

他把动物按构造的完善程度依次排列,给人以自然阶梯的概念。   17世纪末叶,英国植物学者j.雷曾把当时所知的植物种类,作了属和种的描述,所著《植物研究的新方法》(1682)是c.林奈以前的一本最全面的植物分类总结。j.雷还提出“杂交不育”作为区分物种的标准。

  近代分类学诞生于18世纪,它的奠基人是瑞典植物学者林奈。林奈为分类学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①建立了双名制,每一物种都给以一个学名,由两个拉丁化名词所组成,第一个代表属名,第二个代表种名。

例如panthera tigris是虎的学名,bombyx mori是蚕的学名。②确立了阶元系统。林奈把自然界分为植物、动物和矿物三界,在动植物界下,又设有纲、目、属、种四个级别,从而确立了分类的阶元系统。

每一物种都隶属于一定的分类系统,占有一定的分类地位,可以按阶元查对检索。并首先在1753年印行的《植物种志》和1758年第10版《自然系统》中应用于植物和动物。这两部经典著作,标志着近代分类学的诞生。

  林奈相信物种不变,他的《自然系统》没有亲缘概念,其中6个动物纲是按哺乳类、鸟类、两栖类、鱼类、昆虫、蠕虫的顺序排列的。j.-b.de拉马克把这个颠倒了的系统拨正过来,从低级到高级列成进化系统。他还把动物区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并沿用至今。

但是,由于他的进化观点在当时没有得到公认,因而对分类学影响不大。直到1859年,c.r.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以后,进化思想才在分类学中得到贯彻,明确了分类研究在于探索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使分类系统成为生物系谱——系统分类学由此诞生。   分类阶元、命名模本方法和鉴定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7个主要级别:

种、属、科、目、纲、门、界。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目、总科(超科)、亚科等等。

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林奈晚年承认种内有变种。通常种下分类,动物只设亚种单元;植物设亚种、变种、变型等单元;细菌设品系、菌株等单元。

  列入阶元系统中的各级单元都有一个科学名称,表1是两个简化的例子。命名的单元——表上从家蚕到动物界,从马尾松到植物界,不再是抽象的单元,而是含有实际种类的物类单元taxa。分类工作的基本程序就是把研究对象归入一定的系统和级别,成为物类单元。

所以分类和命名是分不开的。   种和属的学名后常附命名人姓氏,以标明**,便于查找文献。表上家蚕,蚕蛾属学名后的l.,是命名人林奈linnaeus的缩写,马尾松学名后的lamb.,是命名人兰伯特lambert的缩写,通常除林奈等少数之 东北虎

华南虎外,一般命名者姓名引用时不应缩写。亚种命名采取3名制,即在属名、种名后再加亚种名。例如华南虎和东北虎都是虎的亚种,前者的学名是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hilz-heimer,后者是panthera tigris altaica temminck。

变种学名亦来取3名制,只是在种名与变种之间加上拉丁文变种varietas的缩写var.,例如中华按蚊原先鉴定为赫坎按蚊的变种(现已分出为独立的种)学名曾是anopheleshyrcanes var.sinensis wedemann。   分类名称要求稳定,一个属或种(包括种下单元)只能有一个学名,如果有两个或多个时,便是“同物异名”,必须于其中核定最早提出的学名,摒弃较后的异名。一个学名只能用于一个对象(属或种),如果有两个或多个对象者,便是“异物同名”,必须于其中核定最早的命名对象,而其他的同名对象则另取新名。

这叫做“优先律”,动物和植物分类学界各自制订了《命名法规》,所以在动物界和植物界间不存在异物同名问题,如cystiphyllum既是褐藻又是古生代珊瑚的属名。“优先律”是稳定学名的重要措施。优先律的起始日期,动物是1758年,植物是1820年,细菌则起始于1980年1月1日。

  法规的另一重要规定是模本方法。凡发表新种(包括新属和新亚种),必须指定一个标本作为命名的模式标本,叫做“正模”,简称模本。“副模”是原描述所根据的其他标本,特别是和正模同时同地采得的标本;“配模”是副模中选取的与正模异性的标本。

在模本遗失或未定的情况下,可以选取合适标本作为“新模”,以代替正模,一般要从原产地和原层位采集。与模本产地相同而在以后采得的标本可立为“地模”。模式标本是鉴定的对照标本。

  鉴定学名是取得物种有关资料的手段,即使是前所未知的新种类,只要鉴定出其分类隶属,亦可预见其一定特征。分类系统是检索系统,也是信息存取系统。许多分类著作,如基于区系调查的动植物志,记述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动植物种类情况,作为基本资料,都是为鉴定、查考服务的。

如何正确理解“思维方式”

11楼:醉意撩人殇

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和物质性。这种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交相影响,“无生有,有生无”,就能够构成思维方式演进发展的矛盾运动。

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文化诊断学指出: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决定着思维方式的完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