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科幻老怪
地球的三大数据是:地球的大小;运行参数;元素比例。(生命三大数据是:温度;水分;氧气)
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什么?
2楼:莱特信息科技****
经度、距离、海拔三个数据信息。
。每一个地点都是一个三维空间即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
3楼:泷贤廖琴
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经度
纬度海拔
地球的含义内容及地球大小的五项数据
4楼:小小医生之家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004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140千米 地球的极地半径为6356.
755千米 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为5.11×10^8平方千米 地球的体积为1.083×10^12立方千米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
518×10^3千克/立方米 地球的质量为5.974×。
基础地理知识的地球数据是什么?
5楼:次个柠檬
高中教师资****内容为:《综合素质》
+《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专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属,《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是统一考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根据您报考的学科来选择相应的教材如报考高中美术就选择《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逼切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方可取得教师资格证。
世界三大农业文献数据库是指什么
6楼:下個id我們再見
cabi的“农业和自然资源数据库”—cab abstracts
fao的“国际农业科技情报系统”—agris
nal的“农业联机检索数据库”—agricola
(一)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文摘(cabi)
历史沿革:1928--85.8月,英联邦农业局,简称cab; 1985.
9--93.5月,英联邦国际农业局,简cabinternational;1993.6起更名为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简称cabi;2000年改为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
cabi的宗旨:通过传播、应用和研究农业和生物科学,以信息产品支持农业、林业、人类健康、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为人类健康服务。目前,加入该组织的成员国达41个,中国于1995年8月正式成为cabi成员国。
目前,cabi出版编辑和维护着两个大型数据库:农业和自然资源数据库(cab abstracts)和人类健康与营养数据库(global health),而它的许多产品都是从这两个数据库衍生而成。
(二)agris光盘数据库
agris光盘数据库是由agris协调中心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所属的国际农业科技情报系统编辑的书目数据库。该数据库涉及的学科范围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食品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农业工程、人口、经济、法律、教育等。其文献**于146个agris国家中心及22个国际组织提供的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同时也收录少量的专利、技术标准等。
(三)agricola光盘数据库
agricola数据库是由美国农业图书馆(nal)、食品与营养信息中心(fnic)、美国农业经济文献中心(aaedc)等机构联合编辑的数据库。该数据库除光盘外,还可以通过dialog和brs等联机系统检索该数据库文献。agricola对应的印刷本是美国《农业文献题录》(bibliography
of agriculture,简称
b of
a),创刊于1942年,月刊。
7楼:匿名用户
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的“农业联机检索”(agriculture on—line access,简称agricola),英国的“联邦农业局”(***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x,简称cab)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国际农业科技情报”(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agricultural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agris)
数字地球的三个定义九个核心是什么
8楼:tpu薄膜专卖
就是把整个大自然都数字化,输入到电脑里去,构成一个超大的联通的信息网络。
这样普通人就能更方便的获取信息,从而使资源分配更加有效。
通常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数据
9楼:砂粒
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数据(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答案:b。每一个地点都是一个三维空间即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
10楼:委涤濮兴为
选b通过.经度.纬度可以确定点
但高度不定再加上海拔就可以确定了
地球的形状大小三个数据
11楼:匿名用户
平极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环境污染数据?
12楼:彭咿呀
1984年12月3日深夜的印度博帕尔市,当人们在梦中沉睡的时候,一个恶魔悄然降临。一家由美国投资的农药厂的剧毒原料异氰酸甲酯突然泄露,数十吨毒气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在4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波及11个居民区,20多万人受到伤害,其中2800多人死亡,5万余人终生失明。
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按计划停机检查,由于工作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致使反应堆****。摄氏2000度的高温火球迅速烧毁了机房,高强度放射性物质四处蔓延,7000余人死于非命,受放射性伤害的人数难以统计。这次核事故使整个欧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欧洲各国放射性尘埃强度增高,瑞典增高达100倍,欧洲各邻国的蔬菜、牛奶不能食用,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1991年波斯湾海域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生灵涂炭。伊拉克打开艾哈迈迪输油管,每天将几百万桶**倾泻入大海,在海湾内形成一片长56千米、宽16千米的油膜,几天后溢油总量就达到1100万桶(约170万吨),而以每天24千米的速度向南漂移。所经之处有200万只海鸟丧生,许多鱼类和其他动植物也遭受了灭顶之灾,波斯湾里的一些特产鱼种将永远消失。
13楼:匿名用户
什么是环境问题
概括地讲,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
不利于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 各种现象。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人类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
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 题。由自 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 震、洪涝、干旱、 滑坡等等引起的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 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 反过来又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 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 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以 下本文中提到环境问题也采用这种用法。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 能力显著减 少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 退化,滥采滥捕使珍惜 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植被破坏引起水土 流失等等。环境污染则指人类活动 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入物理环境后,对生 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扰乱和侵害, 特别是当由此引起的环境质量的恶化反过 来又影响人类自己的生活质量时。 环境污染不仅包括物质造成的直接污染, 如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也包 括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和运动性质引起 的污染,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 染和放射性污染。
由环境污染还会衍 生出许多环境效应,例如二氧化硫造成 的大气污染,除了使大气环境质量下 降,还会造成酸雨。
应当注意的是,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它们 之间常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2. 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 高,人口数量也迅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又反过来要求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如此循环作用,直至现代,环境问题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
环境问题的历 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此阶段从人类出现开始直到产业革命,跟后两个阶段相比,是一个漫长 的时期。在该阶段,人类经历了从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耕种和养 殖为生的定居生活的转变。随着种植、养殖和渔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第 一次劳动大分工。
人类从完全依赖大自然的恩赐转变到自觉利用土地、生 物、陆地水体和海洋等自然资源。人类的生活资料有了较以前稳定得多的来 源,人类的种群开始迅速扩大。人类社会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扩大物质生产规 模,便开始出现烧荒、垦荒、兴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 失、土壤盐渍化或沼泽化等问题。
但此时的人类还意识不到这样做的长远后 果,一些地区因而发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退化。较突出的例子 是,古代经济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变成了 不毛之地;中国的黄河流域,曾经森林广布,土地肥沃,是文明的发源地, 而西汉和东汉时期的两次大规模开垦,虽然促进了当时的农业发展,可是由 于森林骤减,水源得不到涵养,造成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 横,土地日益贫瘠,给后代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总的说来,这一阶段 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局部的,没有达到影响整个生物圈的程度。
(2)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此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到八十年代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为止。工业革 命(从农业占优势的经济向工业占优势的经济的迅速过渡称为工业革命)是 世界史的一个新时期的起点,此后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新的特点并日益复 杂化和全球化。十八世纪后期欧洲的一系列发明和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人类 社会的生产力,人类开始插上技术的翅膀,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开采和消耗 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
新技术使英国、欧洲和美国等地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 间里先后进入工业化社会,并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高度城市化。这一阶段的环境 问题跟工业和城市同步发展。
先是由于人口和工业密集,燃煤量和燃油量剧 增,发达国家的城市饱受空气污染之苦,后来这些国家的城市周围又出现日 益严重的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工业三废、汽车尾气更是加剧了这些污染公害 的程度。在后来的二十世纪
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普遍花大力气对这些城 市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较好地解决了 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发达国家环境状况的改善,发展中国家却开始步 发达国家的后尘,重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老路,城市环境问题有过之而无不 及,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生态破坏。
(3) 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南极上空出现的"臭 氧洞"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境问题阶段。这一阶段环境问题的 特征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目前这些征兆 集中在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上。与此同 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一些国家的贫困化愈演愈烈, 水资源短缺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其他资源(包括能源)也相继出现将要 耗竭的信号。
这一切表明,生物圈这一生命支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支撑已接 近它的极限。这还表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长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