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能精确地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包括整数和通常所说的分数,此分数亦可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我个人认为,小数范围更大啊,每个有理分数都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但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用分数表示啊
论如何正确理解测验分数的意义以及怎样将测验分数报告给被试者
2楼:梦heart儿
测验分数是被试在测验上所获得的分数,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因引起的反映被试真正水平的分数,称为有效分数;二是误差,它是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造成的偏差,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即x=v+i+e。
式中x为测验分数,v为有效分数,i为系统误差,e为随机误差。实际上,在测验中前两项是稳定出现于结果之中的,两者之和决定着结果的一致性。
为研究方便起见,通常也把有效分数与系统误差之和称做真分数,即真分数t=v+i。这样,测验分数也可看做是由真分数与随机误差所组成的,即x=t+e。
报告给被测试者有很多方式,通过手机短信或者**都可以。
扩展资料
测验分数特点
测验分数是指被试或受测者在测验项目上得到的分数。被测事物特征的量化数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需认真检查、核实,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特征和规律。具有以下特点:
1、离散性,即分数间相互独立。
2、波动性,因个体差异与误差影响,数据有大有小,呈波动状态。
3、规律性。即数据趋向某一固定数值的变动特性。
求达人贴下这学期的华东师大心理学课程表 200
3楼:炎火
华东师范大学2001心理统计学试题
一、问答题:
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有什么区别?(10%)
2、什么是非参数检验?它有什么特点?(5%)3、为了建立最好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一般采取什么方式选择自变量?(5%)
二、计算题:
4楼:匿名用户
华东心理学在国内不错。
课表问题,得去华东的校园论坛问。
现在招生都跟养兔子一样,不会有统一的课表,每个自然班都不同,您得知道几个版本的,才能排出来个大概。
多嘴一句,上课,很费时间,为统考,背书即可。
心理测验的解释报告
5楼:兮兮芏呸
施测者对测验结果可依据常模或其他参照标准作出解释。一般在测验手册中对于各种分数的意义都作了详细的说明。 施测之后,将受测者的反应与答案作比较即可得到每个人在测验上的分数。
这种直接从测验上得到的分数叫做原始分数。原始分数本身没有多大意义。譬如,某位学生成绩单上写着数学85 分、语文80分,由此并不能看出他成绩的好坏,也不能看出他哪一门学得更好。
为了使原始分数有意义,同时为了使不同的原始分数可作比较,必须把它们转换成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通过统计方法由原始分数转化到量表上的分数叫做导出分数。有了导出分数,才可以对测验结果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根据解释分数时的参照标准不同,可以将导出分数分为常模参照分数与标准参照分数两大类。
1. 常模参照分数
常模参照分数是把受试者的成绩与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有关团体作比较,即根据一个人在常模团体内的相对位置来报告他的成绩。制定常模需要三步:确定有关的常模团体;获得该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把原始分数转化为量表,该量表能把个人分数表示成在团体内的相对位置。
常用的常模参照分数有以下几种。
⑴发展量表
发展量表分为年龄量表和年级当量。一个学生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代表他的心理年龄。例如,一个孩子的智龄为5岁,表示他的智力达到5岁孩子的水平。
所谓年级当量,是把学生的测验成绩与各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较,看他相当于几年级的水平。
⑵商数1916年推孟修订的斯坦福—比奈量表中采用了智商的概念。智商(iq)被定义为智龄(ma)与实际年龄(ca)之比。为避免小数,将商数乘以100。
与智商类似的还有教育商数(eq)和成就商数(aq)等。
⑶百分等级
一个分数的百分等级可定义为在常模团体中低于该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地位越差。
⑷标准分数
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差距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标准分数分为两类: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和常态化的标准分数。
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是将某人的原始分数减去常模团体的平均分,其差数再除以标准差即得。常态化的标准分数,先把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然后从正态曲线面积表中查得对应的标准分数。根据正态曲线面积表得到的标准分数是个理论值,它与线性转换得到的标准分数有区别。
原始分数越接近正态,常态化标准分数与线性导出分数就越接近。
2.标准参照分数
一种标准是对测验所包括的材料熟悉或掌握的程度,将分数与此种标准比较可以搞清一个人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因为涉及的主要是测验的内容,所以把这种分数叫做内容参照分数。另一个比较标准是用预期的效标成绩来解释测验分数,因为涉及的是后来的结果,所以把这种分数叫做结果参照分数。
解释分数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这三个方面对测验成绩都有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把测验分数看成是对受测者目前状况的测量,至于他是如何达到这一状况的,则受许多因素影响。为了能对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必须将个人在测验前的经历或背景因素考虑在内。
例如,一个学生可能因为身体不适、情绪不好、不懂施测者的说明或意外干扰而得到较低的分数,也可能因为某些偶然情况而得到意外的好分数。无论哪种情况,都要找出造成分数反常的原因,而不要单纯根据分数武断地下结论。
为了对测验分数做出确切的解释,只有常模资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效度资料。没有效度证据的常模资料,只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一个常模团体中的相对等级,不能作**或更多的解释。在解释分数时,人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仅根据测验的标题和常模数据去推论测验分数的意义,而忽略效度的不足或缺乏。
假若一个测验的名称是内向量表,并有可利用的常模资料,那么就很容易把得高分的人说成是内向性格,即把它当做有效度资料那样来解释。即使是有效度资料,在对测验分数做解释时也要十分谨慎,因为测验效度的概化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的常模团体和不同的施测条件,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在解释分数时,一定要依据从最相匹配的团体和最相近的情境中获得资料。
由于测验不是完全可靠(信度不足),应该永远把测验分数视为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些确定的点,也就是要对测验分数提供带形的解释,即指出真实分数落在某个区间的可能性有多大。倘若使用确切的分数,应说明这些分数不是精确的指标,而是我们对某人真实分数的最佳估计。
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即使两个测验名称相同,由于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同(因而所测量的特质不完全相同),建立标准化样本的组成不同,量表的单位(如标准差)不同,其分数也不具备可比性。如来自两个成就测验的分数,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孰高孰低。
为了使不同测验分数可以比较,必须将二者放在统一的量表上。当两种测验取样的范围相同时,人们常用等值百分位法将两种测验分数等值化。具体做法是:
将两个测验都对同一个样本进行施测,并把两种测验的原始分数都转换成百分等级,然后用该百分等级作为中介,就可以做出一个等价的原始分数表。如果在测验a中原始分数55是90百分等级,而在测验b中原始分数36也是90百分等级,那么测验a的55分就与测验b的36分等值。另一种方法是不用相同的百分等级作为中介,而用相同的标准分数作等值的基础,此种方法叫线性等值。
为了使受测者本人以及与受测者有关的人,如家长、教师、雇主等,能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报告分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使用当事人所理解的语言。测验像其他特殊领域一样,具有自己的专业词汇,因此你所理解的词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也一定理解。例如,你懂得标准差和标准分数,然而当事人可能不懂。
因此,你必须用非专业性的用语来解释标准分数,可以把它解释成相对位置(即百分等级)。必要时,可以问问当事人是否听懂了,让他说说你的解释是什么意思。
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什么或**什么。这里并不需要作详细的技术性解释。例如,你并不需要向当事人解释职业兴趣调查表的编制过程,但应该让他知道,职业兴趣量表是把他的兴趣和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加以比较。
如果在某一方面得了高分,就意味着如果他参加这个工作会长期干下去。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简单,只告诉当事人某个量表的标题或测量什么是不够的,这在具有情绪色彩的人格特征方面特别重要。例如,对人格测验中的男性化、女性化量表就要加以解释,以免被试误解。
如果分数是以常模为参照的,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在进行比较。例如,同一个百分等级对于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意义是不同的。
要使当事人认识到分数只是一个“最好”的估计。由于测验的信度、效度不足,分数可能有误差,而且对于一个团体总体来说,有效的测验不一定对每个人都同样有效,但也不能让被试感到分数是毫不足信的。
要使当事人知道如何运用他的分数。当测验用于人员选择和安置问题时,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要向当事人讲清,测验分数在作决定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是完全由分数决定取舍,还是只把分数作为参考;有没有规定最低分数线;测验上的低分数能否由其他方面补偿,等等。
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心理影响。由于对分数的解释会影响受测者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从而会影响他的行为,所以在解释分数时一方面要十分慎重。另一方面又要做必要的思想工作,防止被试因分数低而悲观失望或因分数高而骄傲自满。
要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毕竟分数是他的不是你的,作出的决定会影响他的生活而不是你的生活,因此在解释分数的各个阶段,你都应观察他的反应,鼓励他提出问题。虽然测验分数的信息有限,但考虑到分数能够引起一连串的事件,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因此,你必须保证他完全了解分数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
除非当事人积极地参与这个过程,否则你无法了解他对于自己的分数有了多大程度的理解。
心理测验是一种辅助工具,受测者的表现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影响,因此不能过于夸大心理测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