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中凌万顷之茫然是什么句式,凌万顷之茫然的句式特点

2020-11-21 17:57:52 字数 5904 阅读 2753

1楼:梦到江南烟水处

定语后置。“茫然”是旷远的意思,是个形容词;以“万顷”代指江面,用“茫然”来修饰“万顷”,做“万顷”的定语。倒装过来的句式为“凌茫然之万顷”,意为飞跃茫茫的江面。

凌万顷之茫然的句式特点

2楼:意志之舟

定语后置句,意思是:浮在苍茫的万顷江面上

我想知道"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文言句式,与它的正常语序是什么? 请给出详细的回答,一定采

3楼:我在上c语言

是定语后置句。中心语+之+定语。正常语序是纵所如之一苇,凌茫然之万倾。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4楼:文以立仁

这个骈句不存在文言特殊句式问题

。分析如下:

两个分句都是支配式结构,中心词+宾语。

a、纵//一苇之所如;b、凌//万顷之茫然

再看它们的宾语部分:

a、一苇:借代为一只小船,苇用作量词,与“一叶扁舟”的“叶”类同。所如:

所往。如,去;所,与动词“如”构成所字结构,表示去的地方。因为“一苇所如(小船所往)”属于句子,不能作宾语,加上“之”以取消独立性,使主谓句变成偏正式短语。

b、茫然:茫茫然的样子,形容词,此处活用为名词,指茫茫然的景色。万顷:形容宽广。万顷之茫然:漫无边际的茫然景色。偏正结构,与“一苇之所如”对仗。

最后来看两个分句的支配动词:

a、纵:动词,放纵;放任。

b、凌:动词,迫近,置身于。

整句话的意思是:

任凭一叶小舟随意漂流,始终处在漫无边际的茫然景色之中。

有资料认为,两个分句的宾语为定语后置,即:“所如”为“一苇”的定语,“茫然”为“万倾”的定语。这种解释不妥。

小船所往属于主谓结构,谓语不能做主语的修饰词;茫茫然的景色不能修饰宽广。

此骈句出自苏轼《前赤壁赋》,作者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5楼:匿名用户

定语后置句。中心语+之+定语。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

任凭小船到它所要去的地方,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

举例:①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

6楼:肆月默

这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纵所如之一苇,凌茫然之万顷,它的具体翻译的话是任凭小船到它所要去的地方,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

《赤壁赋》中“凌万顷之茫然”一句中‘顷’字怎么读?

7楼:镇江上元张老师

应该是凌万顷(qǐng)之茫然。

顷(qǐng),

⒈地积单位。1百市亩=1市~=6.6667公~。顷顷 :古代田地面积的单位,凡为田一顷顷=12.5亩

⒉时间短,跟"久"相对:~刻。俄~。有~。少~。

⒊刚才:~闻。~接家书。

⒋〈古〉通"倾"。侧,斜:~耳。

顷(qing),

1.同"倾"。头不正。

2.同"倾"。倾斜;偏侧。

3.同"倾"。倾注。

4.同"倾"。倾覆。

5.同"倾"。古指妇人专擅国政。谓不正规,非正统。

6.姓。汉代有顷宪。见《印薮》。

8楼:匿名用户

凌万顷之茫然

顷的读音:qǐng

9楼:匿名用户

凌万顷(qǐng)之茫然

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是什么句式? 徘徊于斗牛之间是什么句式?

10楼: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

下是什么句式?——状语后置

徘徊于斗牛之间是什么句式?——状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是什么句式?——疑问句

而今安在哉是什么句式?——疑问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是什么句式?——反问句而又何羡焉是什么句式?——反问

凌万顷之茫然是什么句式?——陈述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是什么句式?——判断句

渺渺兮予怀是什么句式? ——倒装句

凌万顷之茫然中茫然的古今意义

11楼:极乐灵

古:【茫然:江面上迷茫一片。】

今:【茫然: [指表情] 困惑、不知所措而没有生气】

12楼:清晨的正能量

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纵:任凭。一苇:

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如:往,去。凌:

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

茫然,旷远的样子。

赤壁赋中的倒装句及其句式

13楼:紫星飞月

虚词归纳

⑴之纵一苇之所如(去,往)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苟非吾之所有(助词,的)⑵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⑶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⑷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 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表并列)

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顺承)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特殊句式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定语后置

知不可乎骤得——倒装

固一世之雄也 “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非”为标志的判断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非”标志的判断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表被动的被动句(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省略句

(其声)舞幽壑之潜蛟 省略句

词类活用

歌窈窕之章(名词用作动词,歌咏)

击空明兮溯流光(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舞动)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渺沧海一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渺)

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通假字①举酒属客 属—嘱 劝酒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凭借

③山川相缪 缪—缭 盘绕

④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 劝酒

一词多义

望: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2西望夏口(向远处看,动词)

长:1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2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然:1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2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4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件事,连词)白:1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2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歌:1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2歌曰(歌词,名词)

3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名词)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 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3凌万顷之茫然(凌:古义-越过

今义-欺侮)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义-儿子)

词性转换

1羽化而登仙(羽:名词作状语)

2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使动)

3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使动)

4正襟危坐(正:形容词使动)

5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

6西望夏口(西:名词作状语)

7下江陵(下:名词作动词)

8渔樵于江渚之上(樵:名词作动词)

9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名词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