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鸵鸟的沁沁
我从未见过真正的铃兰花,但我却很喜欢它。在一年级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天,语文课,我们上了第14课,里面介绍了铃兰花。一听到这个美丽的名字,又看到课文中精美的插图,我立刻就喜欢上了它。我喜欢它那忧郁的紫色和蓝色,喜欢它那单薄而坚强的性格。
铃兰花有两片娇嫩的绿叶,叶子下面挂着一朵朵像风铃一样的小花儿,好看极了。铃兰花常常是一大丛一大丛地出现。风一吹,一个个铃铛摇啊摇,摇得灿烂无比。
这时,天空醉了,醉成了一片一片;小溪醉了,醉得那叮叮咚咚的溪水声在山谷里久久回荡;孩子们醉了,醉得那朗朗的笑声绵绵不绝;溪水的叮咚声和孩子们的笑声在光辉中交错着,让你像婴儿般沉沉入睡……
我喜欢的一种花铃兰的生长过程作文
2楼:匿名用户
有人喜欢玫瑰花,有人喜欢茉莉花,还有的人喜欢百合花……而我最喜欢的花却是铃兰花。
铃兰花的花期是4—5月,这正是春回大地的时候。花儿们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于是纷纷直起腰来,梳妆打扮自己。当然铃兰也不例外,他那洁白无暇的花瓣就像天上的白云一样。
铃兰的样子是下垂的,像一个驼背的老头儿、老奶奶。铃兰精美小巧、娇小玲珑,让你看了,就会禁不住“**”,情不自禁地喜欢上铃兰。
铃兰又名君影草、香水花,你可别小瞧了铃兰这株小小的花,它的风俗也不少呢!
日本的北海道人在每年的5月1日彼此赠送铃兰花,互相道和平安度过严寒的冬季,幸福的春天终于重回大地。在法国,5月1日不仅是劳动节,还是铃兰节,法国人说:没有铃兰的五一不成其为五一节。
铃兰花的妙处还不止这些。
铃兰花在欧洲大地上有着各种各样忧伤的传说,这种伴随着春风开放的白色小花虽象征着幸福,但这幸福去来的异常艰辛。铃兰具有优雅,高洁的气质,看似柔弱,却有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
铃兰虽不是花中之王,也不是什么花中皇后,可铃兰却是我最喜欢,最喜爱的花。
铃兰资料!!!!!!!!!!!!!!!!急
3楼:匿名用户
铁兰的资料介绍
产地分布:原产厄瓜多尔.
形态特征: 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
植株无茎,叶呈莲座状丛生。叶片窄长,宽约1厘米至2厘米,长25厘米至30厘米。花茎稍短,不伸出叶丛;花序椭圆形,呈羽毛状,苞片二列,对称互叠,粉红或红色;苞片间开出蓝紫色的小花,花期很长,可从秋季一直开到第二年春天。
生长习性:喜温热和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宜光线充足,土壤要求疏松、排水好的腐叶土或泥炭土,冬季温度不低于10℃。
繁殖培育: 常以分株繁殖。春季花后进行分株,切下母株长出带根的子株,可直接盆栽,放半阴处养护。
一般2-3年分株1次。也可用播种繁殖,5-6月播种,播种后15-20天发芽,播种苗3年开花。在生长期需用喷淋法浇水,保持盆土中等湿润。
每半月施肥1次,夏季高温季节适当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冬季保持盆土湿润,给予充足阳光,尽量减少浇水。
园林用途: 铁兰斑纹的叶片和扁平的苞,花序上着生深紫红小花,十分诱人,是一种花、叶两美的观赏植物,适合家庭内装饰性布置。
有关与花的童话故事或民间传说,记住哦,o(∩_∩)o~,故事和民间传说都有短,最好是在100~150字内!
4楼:百度用户
杜鹃花的民间传说
每当春回大地,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的杜鹃花就透着盎然的春意,怒放在游人云集的公园或园林中,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杜鹃花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称杜鹃花为“山石榴”、“映山红”、“红踯躅”等。它和报春花、龙胆花合称为“中国三大名花”,杜鹃花还列居其冠。
我国有不少关于杜鹃花的传说,再加上历代文人墨客在诗画中的渲染,更为杜鹃花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著名诗人白居易写道:“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这是对杜鹃花的高度赞美。
那杜鹃花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很早以前,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的黄鹤山里有座小村庄,庄前有条美丽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长江。村子里的人都靠种田打猎过活。
靠河边住着两家人,东边住着一个姓刘的年轻人叫刘鹄,每次出门都随身带着一样特别的东西,那是一支排萧。他一吹呀,就会引来许多五颜六色的美丽小鸟,在他头顶上盘旋。他经常捉一些虫子喂小鸟,小鸟也常衔来一些奇花异草给刘鹄,他们成了好朋友。
这些奇花异草都是些名贵的草药,刘鹄经常把这些草药送给村里的穷人治病。
再说河的西边住着一家姓王的,母女俩相依为命。母亲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儿鹃子纺纱、织布、卖布来赚钱养家。鹃子聪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织出来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鹃子心地善良,经常接济一些比自己还穷的人家。
鹃子还会唱歌,歌声就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只要鹃子一唱歌,那黄鹤山下的一片片杜鹃花就会展苞开放,而且朵朵饱满,朵朵艳丽。 刘鹄和鹃子共饮一河水,同住河岸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他们经常一个**一个唱歌,引来百鸟飞舞,引得杜鹃花开。
皇帝听说鹃子既会唱歌,又会织布,而且长得又漂亮,就迫不及待地下了道圣旨,指名要选鹃子进宫。于是,县大爷带了一大帮衙役直奔黄鹤山。一到黄鹤山,到处乌语花香,原来刘鹄和鹃子正在一唱一和。
县大爷说明了来意,娟子不从,于是喝令几个衙役去撞开门,刘鹄急得从**的地方跳下来要去保护鹃子。这时又有几个衙役冲上去,他们抓手的抓手,抓脚的抓脚,把刘鹄抱了个紧,刘鹄只能干着急。可怜体弱力小的鹃子,被那些如狼似虎的衙役,三下两下就抓走了。
她一路走一路叫:“刘鹄救我!救我!
……”刘鹄在一旁心急如焚,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鹃子被抓走了。
自从鹃子被抓走后,刘鹄天天愁,夜夜愁,鹃子妈天天哭,夜夜哭,眼睛就更瞎了。刘鹄心里想:就算是赴汤蹈火,我也要把鹃子找回来,于是他帮鹃子妈安顿好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他心爱的排萧出发了。
他翻过了九九八十一座山,淌过了九九八十一条河,绕过了九九八十一个湾,终于到了皇城。
再说,鹃子被抓到皇宫后,皇帝就死皮赖脸,胡搅蛮缠,动手动脚,鹃子恨死了这个皇帝老儿,不管皇帝说什么,鹃子都不理不睬。是他派人闯进了自己的家,是他拆散了自己和刘鹄,想到这她操起凳于就往皇帝头上砸去。皇帝一点便宜没沾上,反倒被砸了个头破血流,吓得抱头就逃。
鹃子从此不吃不喝,渐渐地瘦得不**形,容貌也枯槁憔悴了。这时,皇帝连看也不看她,更不管她的死活。鹃子就这样躺在床上等死了。
刘鹄来到了皇宫前,他不知鹃子在**,更不知鹃子病得快不行了。而且到处都是卫土,到处都是高墙,没有一点机会可以让他进去找鹃子。正着急间,他突然右手无意间摸到了排萧,这下他有主意了。
他赶紧扎了个风筝,把排萧绑在风筝后面,接着他把风筝放上了天。随着风筝在天上飞起来,他把线放得越来越长,凤筝就在皇宫的上空飞舞,这排萧的声音一直传到了鹃子那里。鹃子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一听到熟悉的萧声,知道刘鹄来找她了,便挣扎着坐起来,唱起了家乡的歌,那是刘鹄熟悉的歌。
刘鹄听到这凄楚动人的歌声后,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鹃子知道他来找她了,难过的是他和鹃子被重重宫墙所阻隔。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受折磨而不能救鹃子脱离苦海,刘鹄的心像刀铰一样难过。
于是,刘鹄便倚在宫墙上哭,他不吃不喝只是痴痴地望着天,渐渐地支持不住了,后来就变成了一只五彩缤纷的小乌。小鸟振翅飞起跃过高高的宫墙,一直飞到鹃子身边,对鹃子“吱吱喳喳”地叫,鹃子伸出手来抚摸小鸟,说:“乌儿,鸟儿,你要能带我飞出去该有多好啊!
”说完就**了,吐出来的血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鹃子的身体也慢慢地变成了一朵杜鹃花,小鸟衔着这朵杜鹃花,飞出了宫,一直飞到了黄鹤山下,把这朵杜鹃花栽在了鹃子家门口。从那以后,那里就开出了一片美丽的杜鹃花,但最美的一株还是鹃子变成的那株,这株花有五个瓣,花心有一颗碧绿的珠子,叫“五宝绿珠”,它是杜鹃花中的珍贵品种。
过了许多年后,这里造了一座庙宇,叫做鹤林寺,庙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花台叫杜鹃台,杜鹃台上种了许多杜鹃花,各式各样,那株“五宝绿珠”也被移植到这杜鹃台上了,它在那花丛中,花开得更加娇艳动人。每当清晨和黄昏时,总有一群五颜六色的小鸟在花台上空飞舞,其中有一只总喜欢绕着那株“五宝绿珠”转,而且这只乌的叫声特别凄楚,就像排萧吹出来的一样,据说那就是刘鹄变成的。
关于菊花的民间传说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古画里就有“梅、兰、菊、竹”四条屏。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
“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的品质的高洁。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令人神往的境界。
为写菊花诗,被後人称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欧阳修讨论菊花诗的事,也很有意思。据《西清诗话》载,王安石写了一首《残菊》诗:“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欧阳修读了之後,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又戏曰:
“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王安石回说:“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
”他们争论的重点是菊花落与不落。菊花落还是不落呢?其实,这只是品种的不同,虽然大多数菊花品种是不落的,但也有少量品种的菊花是落的,只不过较稀罕罢了。
不过,关于这一争论讲得更具体、更传神的则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此文载《警世通言》卷三,但与王安石发生争论的不是欧阳修,而是苏东坡。
据载,苏东坡任职湖州期满後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天,他到当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闲来无事,他在书房随意走动**,突然,他看到一首题为《咏菊》的诗稿,上面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诗,没有完稿。
他认得这是王安石的笔迹,但却想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悖情理的诗句来。
因为据他看来:“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
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错误了?”这么一想,苏东坡不由兴之所发,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了以後,他又觉不妥,担心王安石责怪,便不待晤面就一走了之。後来,王安石得知苏东坡续诗讥讽自己之事,便决定煞一下苏东坡的傲气,给他一个教训。因为王安石所咏之菊乃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
不久,经玉安石一番安排,朝廷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後的那年重阳节之後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後花园赏菊花,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陈季常见而生疑。苏东坡便坦诚他说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
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道: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
”难能可贵的是,苏东坡在事实面前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变得谦虚多了。
新疆民间故事:花的传说
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玉是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
相传古代于田国的玉河畔,居住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带了一个徒弟。
在六十岁生日那天,于玉河中拾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玉美人。
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女儿多好啊!”
果然,这玉美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拜老石匠为父,取名叫塔什古丽(玉花)。
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
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
塔什古丽不从,恶霸用刀砍她。
她身上发出了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缕白烟,向故乡昆仑山飞去。
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
维吾尔族人民历来崇玉爱玉,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地主)堂上的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