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整体把握,在品味意境中引发想象。
所谓“意境”,是指诗歌借助形象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象是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一个个单独的意象经过诗人的重组、叠加、糅合,形成一组韵味无穷的意象,这就是意境。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结合诗人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将一个个原本孤立的表象加以组合,放飞学生的想象,形成生动的画面,从而深入诗人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如教学杜甫的《绝句》时,教者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表象: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东吴船。接着让学生自由地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勾画这些表象组成的画面,从颜色的明丽、声音的轻盈中进而体会出诗人的欢快的心情。
学生通过想象充分感受到意境之美,又在回味和欣赏意境美的过程想象美,达到了想象再造的全过程,综合学生眼、耳、口、鼻等诸感官,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楼:匿名用户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丰富多彩,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篇。古诗语言更是精炼、形象,尤其是格式工整,朗朗上口,充满着想象力和深邃的意境。通过朗读还可以体会诗人炼字炼句,体会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领会诗歌创作的意境,使读者再现诗中所描绘的生动画面。
如何培养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3楼:巅峰之舟
首先想象古诗中的场景和情趣,体会感情然后就好办了
4楼:匿名用户
早晨找一个人相对少的地方大声朗诵,是自己进入状态
5楼:萤火虫的光泪
有感情,要身临其境。去品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楼:九龍星石業
一、 运用多**,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总所周知,想象是以表象为基本材料进行思维的。有足够的表象储存是学生成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表象越缺乏,想象的素材越少,其想象也就越狭窄、肤浅;表象越丰富,想象的素材越多,其想象才会越开阔、深刻,想象的内容也就越具体、越完善。
那么,学生储存的表象是通过什么途径得来的呢?来自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与其原有旧知识结构同化的过程。
在我们看来,这个过程类似拼图,每一个新知识的习得是学习者找到原有知识板块中与新知识相契合的拼接处,并进行对接,使新知识成为整个知识板块的一部分。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就是其拼接处。我们认为,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这一拼接处就是与作品形象化描绘相关的语词在学生头脑中对应的表象。
这些都来自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
在课文教学中,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和学习水平的局限,使得相关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积累不够丰富、充分时,就会缺乏足够的表象储存,作品中的形象化描绘也就无法与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形成联系,造成想象的狭窄、肤浅,甚至失真。因此,若想提高学生的想象水平,最根本的手段是增长学生的生活积累与知识积累,丰富其表象储存,这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课堂教学而言,遇到学生表象不足以同作品中的形象化描绘发生联系时,就需要设法补充相应的表象。
这时的最佳手段就是运用多**
第一、运用信息技术可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表象。
表象从其产生的感官通道来看,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和触觉表象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多从某一条感官通道输入信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表象也就多是某一种表象,概括了该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使用多**,关于事物的信息从多条感官通道进入学生大脑,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也就概括了事物多方面的特征,是综合性的。
以这样的表象为素材进行想象,自然会更全面、更深刻、更具体。
第二、信息技术可突破课堂的局限丰富学生的表象。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作品,因其作者遍及世界各地,跨越了古往今来数千年的历史,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学生的生活及知识积累。其时间与地域的复杂多样性,也使得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众多的作品在头脑中找出适宜的表象,造成阅读理解想象的困难。而运用多**,展示一些形象、直观的图像,以此表象作为材料再进行想象,就不至于发生想象的失真了。
由此可见,运用多**形成的表象储存越丰富,其想象也就越顺利、越准确,想象力也就越发展。如我在教《看云识天气》时,就运用了多**课件帮助学生认识云的种类、形状;教王维的《使至塞上》,借助一张张生动的幻灯投影图象,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的孤单落寞的情怀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丽的景象。如朱自清的《春》。
借助多**教学再恰当不过,许多地方都如诗如画,仅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段,其中 “偷偷、钻、嫩嫩的、绿绿的”等生动的词语就足够学生细细咀嚼、推敲,如果老师及时的配以多**画面,让学生在直观的春草图中去感受春之勃发与生机,去想象小草如何破土而出的情景,效果不是更好吗?
不容置疑,运用多**课件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可感的生活信息,能够营造一份特有的课堂综合氛围,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够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各种知识积累、释放、组合、撞击的舞台,从而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利用课文朗读,留下一片想象的天空。
韩愈说过:“文以载道”。写文章是通过文字这个载体,彰显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方法等等。
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通过这个静止的文字,领悟文本中蕴涵的“道”;对于教师来说,在语文课堂上,就要真正激活文本,让静止的文字变成活的生命,充满生命的律动。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能够诱发主体的想象,产生超出语言文字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朗读。朗读,也是阅读教学中运用得最多的方法。
那么,怎样的朗读才能够激发主体的想象活动,使之尽快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情境呢?
教七年级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采用了朗读法,感觉还挺好,其教学可以分三步来进行:首先进行了解性朗读。请三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目的是了解熟悉课文内容,字词正音,句子连贯。
接着在理解课文描述了什么、表达作者何种情感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性朗读。启发学生:鲁迅先生童年时期在百草园是那么有趣,那应用怎样的语调来传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生讨论后明确:总的基调是轻快的,但也有变化。第一段是介绍交代,朗读时音量适中、平静的叙述语气来读,速度慢些。
第二段描写有趣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快乐活动,处处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朗读时,声音要明亮清脆,速度要加快,语气要轻松欢快,其中如“碧绿”“低唱”“无限趣味”等等描述性的形容词和动词要读重音来强调。最后,进行想象性表情朗读。
让我们想象的翅膀,联想我们小时侯在野外的欢乐生活,联想我们电视上看过的美丽画面,努力想象出百草园景物是如何的美丽迷人。通过这样的想象进入百草园,让我们满怀喜悦地朗读吧!读出文章的韵味来。
这样有目的,层层深入地朗读,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审美情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如《阿长与三海经》一课,只要让学生进入文本人物角色,体验阿长鲜活的生命,把握阿长善良的内心世界,有感染激情地朗读她的语言,去解读阿长说话的语气、声调、态度、情感,完全把静止的文字变为富有生命的活的立体形象。这样,用富有激情的诵读,来激活文本,共享生命语文的魅力。学生就不会感到课本是静止的符号,而会感受到是一幅幅鲜活的社会现实画面。
学生就不难感悟到旧社会一个下层劳动妇女善良纯朴的本性和一颗拳拳的爱护之心。
语文课本中,声情并茂的散文、短小凝练的诗词、内敛含蓄的**、悬念迭起的戏剧都是学生朗读的对象,而有些文章是非朗读不可的,只有在朗读中联想想象,才能一步步的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文本的实质。
而有激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文本情感的再体验,就是对作者真实思想的再表达,就是对人物情感的再迸发。因此,语文课堂朗读是激活文本体验生命语文的标志性方法。
新课标也很注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并倡了“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 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
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诸多感受,妙不可言。
三、 通过语言训练,开辟一方想象的乐土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可见,孩子的想象力有多丰富。
然而要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老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凭借语言训练来完成。
1、通过续写,扩写,改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课上,如果我们对课内外那些结尾含蓄、耐人寻味的文章采用续写、改写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得到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然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尤其是诗歌的教学,由于诗歌局限于篇幅,往往是点到为止,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会这“意无穷”,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加以补充。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就结束了,诗人并没有写出别后双方的情景。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如何的回忆眷恋和友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以及惆怅不能归京的种种思想活动,进行续写,也可对某些古诗词进行扩写,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意境扩写出来,写尽难舍难离,牵挂担忧的情怀,把个朋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不是更好吗?
另外,对有些**的结局,我们也不妨进行改写,如《孔乙己》的结尾,不言而喻,孔乙己肯定是活不成了,但是作者也没有明确的写明孔乙己死了,教师难道不可以启发一下富有同情心的学生?让学生给孔乙己安排一个美好的归宿又何尝不可呢?通过想象,进行改写,刻画一下死而复活的孔乙己如何穿着长衫风光的情景,进一步揭露旧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诵读
1楼 匿名用户 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 人格的熏陶 习惯的养成 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怎样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