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许莺义方
作业是落实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又费时,又费力,如果我们只低头忙乎,而忽视有效性,那就可能既累又效果不好,太冤了。尤其对于初中历史课的作业,部分同学重视不够,老师好不容易落实了,效果差就更不应该,因此作业的设计如果科学、有效,就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业的设置要有梯度,由表及里,由易到难。我们可以把基础知识的落实训练当堂完成,课堂上当讲则讲,当少讲则少讲,不当讲则不讲,留出时间当堂训练,当堂反馈。课后作业无妨从资料上精选,原则是一要少,二要符合学生基础,不能偏难,也不能太简单。
三要突出教材要求的重点能力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再加对学生积极的鼓励,学生会感到学习轻松,学有所得,越学越感兴趣,越学越喜欢老师了 。
在上“工业革命”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题课堂作业:
一、工业革命为什么最早在英国爆发?学生一时答不上来,。
二、当时英国是一个什么制度的国家,为什么?这个问题学生答得很好: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国家,因为英国最早完成了资产阶级的革命。
三、作为英国的资产阶级,他们在取得革命胜利,掌握政权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生答:发展资本主义。
通过三个问题学生明白了: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爆发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英国确立。虽然教材上对工业革命的背景只字未提,但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却使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原因及性质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原因后,通过作业的设置来解决工业革命的过程,在讲过程之前,我设计了三个题目:
一、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是从棉纺织机器的革新开始,而非毛纺织机器呢?学生又语塞了。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曾在经济领域内发生过一次重要运动,是什么?这次学生马上能回答:“圈地运动。”
三、圈地运动”的结果是什么?生答:“产生了新贵族。
”大量失地的农民进入城里打工促进了毛纺织(手工工场)的发展。三道题做完,教室里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因为学生已明白了工业革命为何要从棉纺织机器革新开始的一个基本原因。
随后我又补充了当时海外殖民地与市场扩大等内容,从而使学生就此问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这节课临近结束时,又设计了两个课堂作业:
一、在整个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其中有的是知识分子(大学毕业),如斯蒂芬逊,凯伊等,但也有许多是工人,如哈格里夫斯,克隆普顿,瓦特等,从中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启示呢?有学生说:这说明成才的道路多种多样,上大学能成才,不上大学同样也能成才。
二、可是上大学的也并非人人能成才,工人中能成才的也不是多数,可见无论是上不上大学要成才必定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征,这又是什么呢?经过一番讨论,有学生说:一定要有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
也有学生说:一定要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精神。至此,通过以上提问就很自然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使作业深入浅出,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同时兼具学科间知识的迁移和拓展性,并且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