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冒大都是病毒性的,却用抗菌药

2020-11-19 20:14:12 字数 4747 阅读 1408

1楼:匿名用户

感冒初期一般来说是病毒性的,但是到了后期继发细菌感染,就成为细菌性的了。

2楼:眉黛如画

今年卫生部要加大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的审查监督力度,我自己认为,现在感冒用的很多抗菌药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浪费了医疗资源,导致了细菌耐药,儿科用药尤其严重,当然这也跟孩子的父母有一定关系,如果孩子感冒发烧去了医院只给你开了一点退烧药,在家长看来这是不负责任的。于是抗病毒、抗菌药一起统统上。

当然我说的是大部分,如果经过检查确认是细菌感染,应用抗菌药物还是必要的。

3楼:匿名用户

用抗菌药以后就不在烦了

请问病毒**冒和细菌**冒的区别及用药的区别

4楼:匿名用户

病毒**冒和细菌**冒有什么区别?从定义上来说,细菌**冒就是由细菌引起的感冒,而病毒**冒,就是由病毒引发的,需要服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如果做血常规化验,细菌**冒一般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会明显偏高;而病毒**冒的白细胞总数一般在正常范围。

大多数的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不少细菌**冒也是继发于病毒**冒,所以只要感冒都可以喝点香雪抗病毒口服液。而且中成药不会引起瞌睡,如果是担心服用感冒药瞌睡的话可以放心使用。 另外如果发热的话,可以采取温水浴等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退热。

5楼:脱羽额

检查血常规就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感冒的类型

。病毒**冒淋巴细胞会升高,得此类型感冒的人,如果抵抗力强,常常可以自愈,一般是3到7天,细菌**冒是,白细胞会升高,这时身体会发烧,头痛,咽痛,咳嗽,如果不及时**,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细菌**冒可由病毒**冒转化而来,也可一开始就是细菌**冒。

6楼:匿名用户

病情分析:

你好!病毒**冒和细菌**冒症状没什么区别,就是用药不同指导意见:

我的建议是可以化验个血常规,大多是病毒感染的,可以暂时口服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克咳敏、咳快好,祝你健康

7楼:临帘听雨

疾病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

病毒**冒和细菌**冒的区别在于血常规的化验,但白细胞高时是感染性疾病的症状也就是细菌**冒,用药就是抗菌药物**。否就是非感染性疾病也就病毒**冒,用药就是抗病毒药物**,当病毒**冒用抗菌药物不对症时病毒侵犯到心脏就是得心肌炎,侵犯到肺部时就会的肺炎或哮喘等疾病。长时间乱用抗菌药就会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请对症用药为好。

8楼:匿名用户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 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由于病毒生存在人体细胞内,世界上没有药物可以直接杀死感冒病毒,有效方法就是依靠人体免疫系统。所以感冒应以支持**为主,特别注意休息、大量饮水、饮食清淡。这可给免疫系统充分的体力支持。

一般用中药**。

感冒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因此,适当用些抗菌素,杀死。一般以3天为疗程,如果不见效应换药。最好到医院就诊。

千万不可随便使用药物**。在人体免疫系统杀死病毒后,绝大部分感染会自动痊愈。盲目药物**会增强细菌抗药性,从而损害人体免疫系统。

病毒**冒怎么样才能好得快呢?

9楼:新绿

感冒没有特效药,因为感冒病毒千变万化(变异很快),病毒**冒要想早点恢复就是要让你的免疫系**胜感冒病毒,而你要做的就是利于提高你免疫力的事情:

1、多休息。感冒是没有特效药的,吃药只能减轻症状,要使感冒痊愈需要我们的免疫系统慢慢战胜感冒病毒,所以我们一般感冒的时候都比较长。当我们已经感冒了,一定不能再剧烈运动或干太多活使自己太劳累,卧床休息能提高免疫系统清除感冒病毒的能力,多休息感冒才好得快。

2、多补充营养。有的人感冒了就觉得没胃口不怎么吃饭,这是不利于感冒恢复的。除了医生常建议我们感冒要多喝水外,我们还应该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等,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吃好睡好感冒肯定好得快。

3、当感冒很严重的时候使用感冒药减轻症状。“是药三分毒”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加上感冒是没有特效药的,所以一般不建议一感冒就马上使用感冒药。但是当感冒症状严重的时候,比如睡觉前鼻塞影响呼吸,那我们就需要吃相应的感冒要减轻症状。

4、另外可以吃一些大蒜,因为大蒜是天然抗生素,也能帮我们对付感冒。

10楼:匿名用户

病毒**冒即上呼吸道感染,又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

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

病程一般为3天~7天。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住处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

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发热较高时可用冷水擦身或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30%~50%酒精擦拭颈部、胸部、腋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头枕冰袋。**方法如下:

感冒的家庭**: 多休息、多饮水、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常用的抗病毒药有病毒唑,病毒灵,中药有金银花、板篮根等,对症药有感冒中成药,一些感冒冲剂,退热药。

还有抗病毒滴鼻液,滴眼液等。感冒的药物**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护理好,监测体温,防止热惊,让小儿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注意病情的转归,合并症的发生。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毒在体内有一定的生存期。

到病程自然好转。另外,一些抗病毒药的疗效也不是很可靠,有的杀伤白细胞,造成白细胞减少,因此,临床上多使用中药清热解毒,如金银花、板篮根等。症状重的服用一些对症药,如感冒冲剂,退热药。

发热高并不可怕: 感冒发热是小儿机体对感染的微生物的一种反应,是保护性机制,有的父母,把发热看成是疾病轻重的象征,这是不对的。发热高,并不一定就是病情重,不发热,或发热轻就是病情轻,一些气管炎、肺炎可没有体温升高。

所以不能把体温作为衡量疾病轻重的指标,退热**也不能太急,大多数父母都想马上把体温降到正常,过量服用退热药,小儿出汗过多,机体体温调节中枢紊乱,甚至出现低温,电解质紊乱,这在临床工作中是常见的现象。退热要缓慢进行,只要把体温控制在高热以下,防止热惊就可以了。服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口服退热要与物理降温措施交替使用,特别是婴幼儿,使用物理降温更好。

还有,小儿不能象**那样"捂汗"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汗腺发育也不完善,用"捂汗"的方法不但不能使体温下降,还会使体温骤升,出现高热惊厥,尤其是小婴儿,还会出现"蒙被综合征"危及生命,发热时要少穿、少盖,增加散热。这些都是临床中常常遇到的家庭护理错误。 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

人们俗称的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引起上感的病原菌主要是病毒,占90%以上,细菌的原发**染只占少数。引起上感的常见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

常见的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病毒性上感后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可继发细菌感染。从感冒的病原体可见,病毒**冒是占绝大多数。

因此,感冒就服用抗菌素,甚至使用高级抗菌素的做法是不对的,小儿尤其上小婴儿,上感的几率很大,每次都服用抗菌素,有的连续感冒,连续使用抗菌素,抗菌素越用越高级,结果造成小儿耐药菌生长,一旦有细菌感染,使用药物效果不佳,而且,抗菌素有许多***,如杀伤白细胞,使白细胞下降,进一步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抗菌素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出现药物性胃炎,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菌素,或高级抗菌素,广谱或联合使用抗菌素。使肠道内一些非致病菌被杀灭,出现菌群失调,破坏肠道内微生物平衡,而出现肠道疾病。甚至出现伪膜性肠炎,机会菌--霉菌二重感染,一些非致病菌由于失去了相互制约,而成为致病菌。

在我国,特别是给儿童滥用抗菌素现象非常严重。据有关报道,我国是消耗抗菌素的大国。约占世界消耗量的一半。

相当于发达国家使用抗菌素量的十几倍。感冒的90%以上是病毒感染。抗菌素对病毒是无效的,每次感冒都服用抗菌素是不好的。

要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再投用抗菌素。不要因为怕细菌感染而预防性给药,这是错误观点。抗菌素是杀灭细菌的。

没有细菌使用抗菌素只能杀灭白细胞。抗菌素的半衰期是有限的,最长不过几小时。没有长期作用.

父母常常忽视的感冒原因: 加强体质,注意营养,不到公共场所,注意与感冒病人隔离等措施都是大家熟悉的。常见的却易被父母忽视的原因是那些没有写在书本上的。

如果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多加注意,还是可以避免的。 ◎小儿已经睡着了,不管是在怀抱中、推车中、自行车后座上、汽车座椅中,父母应该避免孩子受风。小儿睡觉时,遭受风的侵袭,是造成感冒的原因。

◎外面烈日炎炎,带小儿到超市,超市里空调开放,小儿满身的汗水很快就没有了,再给小儿吃些冷饮,从里到外都是凉的,结果小儿外感风寒,从凉爽的超市到闷热的户外,小儿又会风热感冒。 ◎电风扇或空调风口直接对着小儿,也是小儿患感冒的原因。 ◎睡觉前妈妈怕小儿受凉,盖得比较厚,小儿可能会出汗,当到了下半夜气温下降,妈妈也睡着了,孩子把被子踢光,结果受凉感冒。

◎托幼机构,隔离困难,一个孩子感冒,很容易传播给另一个孩子。此起彼伏,感冒不断。加上管理不周,冷热不均,更易感冒,因此,集体生活的孩子感冒的几率高。

◎出汗后马上洗澡,也是感冒的诱因,要等到汗下去,或先用干毛巾擦干再洗澡。(文/郑玉巧:知名全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