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世上真无菩提树吗,世上还有真正的菩提树吗?

2020-11-19 13:39:19 字数 6504 阅读 2665

1楼:匿名用户

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giosa l.)是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5米,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侧脉5-7对;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

花期3-4月,果期5-6月。

菩提树在中国广东沿海岛屿、广西、云南北至景东,海拔400-630米多为栽培。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布,多属栽培,但喜马拉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世上还有真正的菩提树吗?

2楼:

确实是有菩提树。 我估计你需要的是这几句话吧: 僧人神秀与其师兄慧能对话,写下诗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看后回写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3) 。菩提本无树, 其实根本没有菩提树来比较?明镜亦非台。 心中也不会有镜子给你对照?本来无一物... 30

3楼:玉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我认为这话是说:

世上本无菩提这种树,明镜也并非是台,一切皆是心中所想幻化出的事物。原本就什么都没有,又是什么染上了尘埃呢?值得深思。

4楼:匿名用户

菩提指智慧,明镜比喻心的境界,两个都不是可捉取可言说的物,所以说不是树不是台。本来的觉性是真正清净的,未经任何外物干扰和**,无一物是指妄念,尘埃是指心对外界虚幻五蕴的执著。讲的是明心见性,不是虚无。

5楼:匿名用户

禅宗五祖 所教导的是普渡众生的, 所以大**神秀说 我们要 让菩提 (身体) 和 明镜 (心思)保持洁净。 即 我们身体不要做坏事 心理也不能想坏事。而慧能悟得更高,说连做坏事想坏事的念头都不能有,即得衣钵。

6楼:妙法莲华飞

这话的意思是“空性”。

世上真有菩提树,这种树么?如果有,那诗句中的“菩提本无树”又怎么解释?

7楼:匿名用户

菩提树是真的有,还是印度的圣树,具体的可以看百科。至于菩提本无树。。。那是禅机了。。

这世上有一种树叫菩提树的吗?菩提本无树又是什么意思?这两者菩提有关联吗?

8楼: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菩提的意思是智慧。自性中一法不立,当然本无树。相有性空,事有理空。真正明白了,性空相也空,理空事也空。在佛教中,空不等于没有,通常代表暂时而不永恒的意思。

“菩提本无树”怎样理解?

9楼:匿名用户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少林六祖慧能偈语.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常拭免,

不使染尘埃.

慧能的主要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说的,证明慧能更加的心中无物.有更高的悟性.

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

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

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10楼:惊天一狗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这个得理解,从来是见仁见智,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原作将菩提树放在身上,明镜台放在心里,时时约束自己,时时整改自己。

而这首针锋相对的诗则提出:假如我们的身上信中空无一物,那么也就没有了约束整改的必要。心中无佛而自然有佛,心中有佛那么却体会不到真佛,禅道就是要用空无一物的心来领会,否则无法悟得真谛。

胡言乱语,贻笑大方

11楼:智者

佛主是在菩提树下觉悟的,

你是否也想找棵菩提树,然后在菩提树下觉悟哪?其实在那里觉悟不行呢!

所以“菩提本无树”的原意是破人的执着心.

12楼:匿名用户

楼主这个想法太实体化了 ,“菩提本无树”是在“身是菩提树”层面上更进一步的理解,从“我即是佛”到“我非我、佛非佛”的理解,“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单说没有佛不是很全面,没有佛即是处处为佛,有菩提树也是空无一物。

菩提本无树,(但菩提树有籽),本来无一物。是在告诉世上,菩提是树非树,所见的皆是虚妄,诸相非相?

13楼:潮州没有的

你理解错误了。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菩提本无树是不是啊 100

14楼:匿名用户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

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

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http://zhidao.baidu.***/question/39744215.html

禅诗“菩提本无树”中的菩提,不是指树木的意思。这是六祖慧能一首禅诗里的话。他和神秀的禅诗中提到的“菩提树”、“明镜台”是来比喻自己对佛法的认识。

而六祖“菩提本无树”中的 “菩提”,则指的是真实本心。

禅宗的核心,以及佛法的核心讲的就是“菩提”即真实本心如来藏。而六祖的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时比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要高明得多。

因为“菩提”确实有空的体性,是无形无相的,无觉无知的,是“诸入不会”的。所以,并无菩提树、明镜台等实物可供人“勤拂试”。但佛法不是如虚空一样的空,不是断灭空,不是世俗认识所能了知的。

是即相离相,无相无不相的,是不即空有二边,而亦空有二边的。

15楼:海印放光

因为佛祖是在印度一颗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因此菩提树就成了智慧觉悟的象征。

因此,五祖的大**神秀,作偈中有一句“身是菩提树”。

而慧能大师深悟禅理无生无灭,和神秀,也作了一个偈,里面有一句“菩提本无树”。这里的“菩提”二字,专指真如觉悟。

请参考《六祖坛经》里的故事。

16楼:

神秀:身是菩提

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只谈我个人的感悟,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神秀所讲的属于钝根之人,按修学次第,慢慢修行,慢慢领悟佛法,甚至要几世不停地坚持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成佛。

慧能针锋相对的说,既然万法皆空,又哪来的菩提树、明镜台、尘埃等等他我之别?

单从字面上说“菩提本无树”不完全正确,看《坛经》不能断章取义单独的把这个佛偈挑出来,这个佛偈,只表明说偈当时,慧能已经初见真如,但并不能说明他已有资格成为六祖。直到五祖单独开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后,道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后方才属于豁然开朗,拨开云雾见青天之境。

原因在于真如佛性,当为固有,无所谓有无。有无属于相对概念,可有可无,能够发生生灭变化的,才能够说有说无。既然真如佛性是寂然不动的,那说他有也是错,说他无也是错。

既然本自具足、能生万法,那即便成就佛果,菩提树、明镜台、尘埃也可以有,并不一定要否定掉,即“真俗不二”大家都这样看的,我也是认可的。

17楼:匿名用户

不是的。

菩提树为桑科榕属植物,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国内分布于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岛。菩提树可用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菩提树也是台湾花莲的县树。

“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18楼:阳城干部

非树,(对应‘’亦‘’)不是树之意。也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19楼:时光要我别放手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

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

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