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19 07:18:42 字数 5164 阅读 7470

1楼:常驻本吧总执事

(一)对于自身方面的因素

性格是具有一定的先天性,从生物学的方面来说,是幼儿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幼儿的生理特征。有的幼儿出生开始就是容易急躁,这样的幼儿长大遇事稍有不顺就容易大发雷霆,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自我胜任感和重要感

(二)外界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就包括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自身性格,家庭教养方式。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家庭关系融洽,家庭氛围温暖和谐中成长的幼儿,较家庭关系紧张中成长的幼儿对待他人的态度更加的友好,幼儿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身心受到潜移默化,也会渴望家庭之外与他人的友好和谐相处;其次是家庭主要成员的性格,多指父母的性格。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许多行为,处事方式都是在幼儿眼里作为学习模仿的对象;目前主要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

溺爱、放任、**、慈严结合,根据有关研究其中溺爱、放任和**都会强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只有慈严结合的家庭教养方式才最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2.动画片

班杜拉曾提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对他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模仿。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行为的好坏无法准确的甄别,认为动画片中的英雄,为拯救地球,惩强除恶用攻击性行为的方式是正确的。

盲目的模仿自己的“英雄”养成用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果不加以制止必然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动画片的人物都是理性化的,无论是用**攻击,火烧水淹还在高空坠地都是完好无损。**能够知道这是假的,但是幼儿会认为是真的无法完全将虚幻与现实区分开,以至于降低了对于攻击性行为危害的感知。

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2楼:最爱彩虹糖

一、家庭的影响

1、父母的教养方式;

2、家庭氛围。

二、幼儿园的影响

1、教师的影响;

2、同伴的影响;

3、幼儿园的物质条件方面。

三、幼儿自身的因素

四、大众传媒的影响

五、生物因素

扩展资料幼儿自身的因素

在以前的研究中忽视了认知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近十年的研究表明,认知在幼儿的攻击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幼儿对伤害情境中他人意图的知觉和归因决定着幼儿是否发动实施攻击行为。

在面对一个意图不明的消极结果时,攻击性幼儿容易把它归因为同伴出于敌意造成的,于是便对同伴实施侵略,非攻击性幼儿在面对这样一个情境时,往往归因于同伴无意造成的,也就不会产生攻击行为,攻击性的幼儿在对事件线索的利用上存在着一种偏见,即使对无意的行为也往往归因为有意的,攻击性的幼儿存在着认知上的偏见。

幼儿的攻击行为与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幼儿的自我意识增强,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他们容易发动侵犯行为,另外,在心理发展水平上,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去攻击别人,但不能考虑到别人为此遭受到的痛苦。

3楼:脐橙熟透了

一、家庭的影响

1、父母的教养方式;

2、家庭氛围。

二、幼儿园的影响

1、教师的影响;

2、同伴的影响;

3、幼儿园的物质条件方面。

三、幼儿自身的因素

四、大众传媒的影响

五、生物因素

矫治一、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孩子,为幼儿创设温暖的集体;

三、对孩子的攻击行为要恰当的进行惩罚;

四、鼓励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五、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

六、为幼儿提供解决冲突的榜样;

七、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和自我控制力;

八、指导幼儿正确看电视。

4楼:哊点坏

(1)家庭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情感

氛围是家庭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的两个主 要途径。

(2)**的影响。

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各种**中大量的暴力信息,诱发并助长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简述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楼:景田不是百岁山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如性别、气质),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认知、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1、家庭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情感氛围是家庭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的两个主要途径。

2、**的影响。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各种**中大量的暴力信息,诱发并助长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6楼:哊点坏

(1)家庭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情感氛围是家庭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的两个主 要途径。

(2)**的影响。

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各种**中大量的暴力信息,诱发并助长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试述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

7楼:相识即永恒

1-生物遗传因素 父母基因

2-家庭教育背景 父母影响

3-社会文化环境 外界影响

4-儿童疾**素 品行障碍

5-人格缺陷因素 ***倾向

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与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同一个问题吗

8楼:正保医学教育网

是同一个问题,只是表述方式不一样而已。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家庭因素

①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

现在有限多家长对孩子采取溺爱教养的态度,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娇宠、放纵、迁就孩子,从而导致孩子任性、蛮横、不讲道理和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同伴交往中,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不分场合与时间采用攻击手段来发泄不满;还有一部分家长采用恐吓、打骂的教养方式,结果造成孩子模仿;还有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亏,教孩子打人和欺负别人,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了攻击的习惯。

家庭的情感氛围也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冲突不断或者父母离异等,这种不良的亲子关系和婚姻上的冲突往往使儿童带有情绪障碍和大量行为问题,包括攻击性行为。此时家庭成为儿童学习攻击性行为的课堂,儿童在此环境下可以通过模仿等对同伴进行攻击,由此导致同伴的排斥甚至学习上的失败,最终归属于不良群体,使其攻击性行为得到维持和强化。

②不良榜样的模仿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实验证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观察习得的结果,由于幼儿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很容易模仿其周围人的攻击性行为,家长惯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教育幼儿并且容许幼儿表现攻击性冲动,幼儿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常靠体罚来约束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长,幼儿在家庭以外往往是强侵犯性的。所以家长对幼儿的体罚也会对幼儿起到一种示范作用,往往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③家庭成员的不良关系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帕特森观察了高攻击幼儿的家庭中父母与幼儿的想到作用模式,发现这些幼儿在家庭和学校都爱打斗、不服管教。然后把这些家庭和具有相似规模、经济地位和学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的家庭进行比较,发现这些问题幼儿的家庭很相似——他们的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表达感情,常常争吵不休。这种家庭环境被称为高压式的家庭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形式主要表现为攻韦与**击。一般来说,当幼儿外于这样一个矛盾冲突叠起、冷漠无情、失去安全感的家庭中,不良的情感气氛会使幼儿产生莫名其妙的苦恼和愤怒怀疑,常常会因失去控制而借人或物发泄出来,引发冲突和攻击性行为。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繁感性,儿童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攻击性行为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环境中,一定刺激作用下得到表现或强化,从而出现攻击行为,神经类型的差异带来了幼儿气质上的不同,难带型的幼儿在日后生活中更容易对他人采取攻击性行为的方法。

攻击行为有其生理遗传原因,小脑成熟延迟,传递快感的神经道路发育受阻,因而难于感受和体验愉快与安全,这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另外,攻击行为还与人体内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沁过多有关。也可发现攻击性倾向甚至攻击性行为,这些可能存在着某些微小基因缺陷,血清素(5-羟色胺)的不足或缺乏,以及男性荷尔蒙的水平偏高及额叶受损等也会导致暴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过有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亏,教孩子打人和欺负别人,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了攻击的习惯。

3、幼儿园教育

某些幼儿在幼儿园中与老师感情交流较少,特别是过集体生活时间短的幼儿,希望老师多关心自己,但因幼儿多老师照顾不周,致使他们产生了受冷落或被孤立的心理。于是便希望通过极端行为来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此外,老师的不公平待遇也会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如见习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教师主观上很难对幼儿的错误行为一视同仁,这种不公平待遇易混淆幼儿的是非观念,使其不能对自身的行为有准确定位。

4、同伴关系

同伴交往网路的狭窄,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同伴间的影响渐渐增强,有时候甚至超过家长和教师的作用。被同伴拒绝参与活动将增加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发生,由于容易受到同伴的拒绝,与同伴交往机会受限,他们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技能得不到锻炼。同时,由于被拒绝的幼儿往往认为别人都是怀有敌意的,因此会更加频繁地使用攻击手段。

5、幼儿的生理特征

①幼儿心智不健全

有些幼儿打人完全是因为内心的控制欲强,他们都是想控制别人,管住别人,并以此为乐,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便动手打人。另外,当幼儿打人后就会有人出面干涉、批评、虽然幼儿当时承认了错误但心中却留下这样的印象:只要我打人马上会引起他人的注意;还有些幼儿看到被打的人哭泣害怕,便以为自己力量强大,错误地产生自恃心理,致使攻击性行为得到巩固强行。

②情绪、行为出问题

一般来说,有情绪问题和行为障碍的幼儿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如:多动症幼儿因冲动、自控能力差,当情绪稍激动,就头脑发热,与人发生争吵或动手打人。

③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功能的影响

行为是大脑认识的直接结果,而大脑的功能又是认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攻击行为,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很可能是在大脑两半球处在非均衡和变异状态下的大脑所产生的行为,张倩等关于攻击行为儿童大脑两半球的认知活动特点的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较低,显示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完成认识能力较弱,这是儿童攻击行为的某些神经作用。再者,体质因素在儿童攻击性行为中有较明显的表现。

如男孩的攻击性行为比女孩发生得多而强,体格壮的幼儿比体格弱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变发生得多而强。另外,性激素也影响着男女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和表现。一般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强的攻击性。

男性在愤怒时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倾向性高于女性,女性则更多易用语言表达其情感而男性则多用行为为表现。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还有更多的言语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