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我的母亲和胡适我的母亲有哪些共同之处

2020-11-19 06:03:53 字数 6657 阅读 1856

1楼:一老夫

相同点:这两篇都是回忆性的叙事纪实散文,都表达了“至爱亲情”的主题.

不同点:在选材上有明显的不同.胡适是截取作者记忆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来构建文章的,而邹韬奋《我的母亲》是截取作者记忆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母亲,不仅是遗传生命的人,更是遗传性格、智慧的人。 胡适的母亲,一个隐忍仁慈的“后母”,一个命运多舛的寡母,一个教子有方的慈母!跟老舍的寡母一样,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坚忍勤谨仁和的特征;但是,她所处的环境却比老舍母亲复杂险恶得多!

这个母亲,不容易! 再不容易,也要把自己这个复杂得角色扮演下去,生活不会允许谁中途离席,尤其是母亲!于是,含辛茹苦,包羞忍耻,忍辱负重……母亲就这样,把为人处事的和气、宽容、体谅、容忍……一一遗传给自己的儿子。

儿子用一支饱蘸深深感念的笔,让不平凡、不容易的母亲永远活在了自己的文字里! 老舍的母亲 文章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也塑造了一位有着典型东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伟岸的母亲形象。首先,这篇文章多处运用了刻画人物的写法,使母亲的形象活灵活现.

此文章能感动我,是因为文中列举了老舍母亲的生前往事.没有普希金的波澜壮阔,也没有文一多的特殊见解.有的,只是对母亲一颗真切的心。

老舍的我的母亲和胡适的我的母亲中的母亲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又有什么区别?

2楼:魔法名字不显示

一、共同点:

都体现出来至爱亲情

二、区别:

老舍的母亲是一个勤俭、倔强、为人热情、最会吃亏、有坚强的性格的人胡适的母亲是胡适的恩师、严父、慈母。

急求对比老舍《我的母亲》和胡适的《我的母亲》相同点与不同点,共300字左右

3楼:拉风

相同点:这两篇都是回忆性的叙事纪实散文,都表达了“至爱亲情”的主题。

不同点:在选材上有明显的不同。胡适是截取作者记忆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来构建文章的,而邹韬奋《我的母亲》是截取作者记忆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胡适的我的母亲和老舍的我的母亲的语言区别? 10

4楼:江右半老

两者的区别有:

1.胡适的语言比较精炼,老舍的语言比较通俗。

(1)因为胡适年岁早于老舍,所以受古文的影响较多,而其又是白话文倡导者,所以胡适的语言具有从古文转为白话文的特点,读来有种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的感觉。

而老舍是人民艺术家,不脱离人民群众,一向是使用白话文,语言自然朴素。

(2)再有,胡适当初写作这篇回忆文章的时候是1920年,当时的白话文仍有较重的古文味。

而老舍写作这篇回忆文章的时候已是1943年,当时白话文运动已经进行多年,白话文已经非常通俗化。

2.胡适的语言表达比较含蓄,对母亲的回忆之情要通过进一步阅读才能感受出;而老舍的语言表达比较直白,对母亲的回忆之情流淌于字里行间。

因为胡适到底是一个从旧社会走来的知识分子,有着旧社会大多数知识分子所有的讲究内敛的习惯,执着于文字里的分寸规矩。所以虽然对母亲有着很深的感情,但其在下笔时却还是将感情隐在了字后。

而老舍是新文化的学者,是不忌这些的,敢于大胆直白的在语言文字上表达自己对母亲深深的回忆之情。

5楼:浼涵

胡适是白话文倡导者,因而其语言带有古文向白话文转变的特点,老舍是人民的艺术家,语言通俗。

6楼:蓝熙乔

胡适语言特点为质朴、真切、讲究分寸

老舍是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

7楼:匿名用户

一个是北方母亲一个是南方母亲

一个是北方话一个是南方话

8楼:魔戒

1、2、3楼的真有趣!!!!!!!!》。。。。。。

9楼:司马雪枫

区别在于不是同一个人所写。

朱德写的《回忆我的母亲》、老舍的《我的母亲》、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和胡适写的《我的母亲》中他们写的

10楼:白发悲花丶落

相同点是都赞美了母亲勤劳善良的品质,及母亲对作者一生产生的影响

不同点是描写母亲的社会背景不同

11楼:匿名用户

。。。。。。。。。。。。你

老舍的<我的母亲>与胡适的<我的母亲>有和异同?

12楼:诸葛小小小亮

老舍的母亲是一个勤俭、倔强、为人热情、最会吃亏、有坚强的性格的人

胡适的母亲是胡适的恩师、严父、慈母。

13楼:匿名用户

答:他们两人的母亲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

14楼:匿名用户

老舍的《我的母亲》写的是老舍的母亲,胡适的《我的母亲》写的是胡适的母亲,这是根本的区别。

15楼:匿名用户

你妈和他妈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两个不同的人!

16楼:东方宋

性格有很大的不同,作者不同.

胡适的我的母亲和老舍的我的母亲的相同点是··· 5

17楼:2018就这么任性

母亲勤俭诚实,乐于助人,热情好客,软而硬的性格。

18楼:炫冰∥飞舞

母亲的任劳任怨,勤劳朴实的中国传统女性的传统美德。

母亲的慈祥,宽容善良

勤俭诚实,做事认真

善良坚韧,待人真诚,充满对子女的爱

19楼:上善叶花

两者都十分爱护自己的儿女

老舍我的母亲写作背景的大概

20楼:sc瘦脸**

写作背景: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舍的母亲于1942年夏季病逝于北平(今北京)。

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中国抗战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他的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于1942年12月26日才在家信里透露噩耗。《我的母亲》便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

老舍的母亲有她独特的性格软中带硬。并且,这种性格在老舍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老舍本人的生与死都与这种软中带硬的性格密不可分。

如老舍在文中所说,母亲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一位在苦难中保持着传统美德的伟大母亲形象,更让读者理解了中华民族品格的传承与延续。

21楼:匿名用户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

九、十期合刊上。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舍母亲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

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他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他母亲去世已一年了。

本文便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22楼:匿名用户

1、写作背景

该文写于1930年,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忆。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之后,于46岁死去。

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为了她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母亲。

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胡适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在家里,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

这一切在胡适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最初、最深的回忆。

2、简介

《我的母亲》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胡适的作品。《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展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该文没有花哨的文字,没有华丽的比喻,语言简洁流畅,举重若轻,显示了白话文的美感与魅力。

3、作者简介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适之,徽州绩溪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研究院院长、中华**驻美大使等职。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23楼:匿名用户

1933年初秋,季羡林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突然传来噩耗,母亲在家乡病逝。闻讯后,他立刻从北平赶回官庄。他在火车里闷了一天,在长途汽车里又颠簸了一天以后,终于回到了八年未曾回过的故乡。

当他跌跌撞撞地进了家门,看见母亲的棺材静静地端放在屋子**,立刻扑向棺材,抚棺放声大哭起来。周围的人上来劝解,他丝毫不听,只是痛哭不止,一直哭到不知道自己在哭。

母亲的死,犹如晴天霹雳,对季羡林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并且成了他终生悔恨的一件事。

他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济南叔叔家生活,中间只回老家三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旁待了数日。而最后一次见到母亲,已是八年前的事了。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尽管如此,在离开母亲的16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母亲。可是,寄人篱下的处境,使他身不由己,不能经常去看望母亲。他曾暗下决心,自己大学毕业以后,有了工作,立刻迎养母亲,可是,现在还没等他大学毕业,母亲便永远地去了,怎能不使他悔恨万分呢?

在等待下葬的日子里,他住在家里,守候在母亲身旁,有时也到村子里走走。他“看见院子里的树上,有母亲亲手砍伐的痕迹,在被烟熏黑了的小厨房里,还有母亲死前吃剩的半个茄子,半棵葱。母亲吃饭用的饭碗,随时用的手巾,都留有母亲的手泽和口泽,地上每一块砖上都印有母亲的脚印,不觉热泪盈眶,失声痛哭起来”。

夜里,他枕着母亲枕过的枕头,想到母亲在这枕头上想念儿子时,不知流过多少泪,不禁又泪流满面,泪水沾湿了枕头,彻夜难眠。

他不断地责备自己。我究竟是个什么人?我为什么要离开母亲?

为什么把母亲一个人扔在这荒僻穷困的村子里?为什么八年时间没有来看望过母亲?他感到自己实在愧对母亲,无地自容。

他狠狠地责骂自己:“我是个什么东西?”

在这极端痛苦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在回忆,内疚,自责中度过。他感到,随着母亲的死,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变得空虚和冷寞了,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感到脑子里空荡荡的一片空白。自己整日像行尸走肉般无目的地走来走去,不知道该做什么,

下葬的日子到了。别人给他穿上白布袍子。他“迷迷糊糊地跟着一个人东走西走,跪下又起来,泪眼里看见来来往往的吊丧的人,感觉脑子有些麻木。

突然,看到一群人去抬起母亲的棺材,这时才醒悟到真的要和母亲永别了,顿时嚎啕大哭起来。”以前,母亲的棺材放在屋里,母亲虽然死了,但只隔着一层棺木躺在里面,他每日陪伴着母亲,心里还稍感安慰。现在母亲将要埋到永恒的黑暗的地下去了,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他想去阻拦抬棺的人,但人们把他拉开了。他糊里糊涂地跟在抬棺人群的后面走着,绕过了熟悉的大水坑,又走了长长的一段路,终于到了墓地。他又被拖着转了几个圈,然后是下葬,填土,地面上渐渐隆起了一个土包,他又被人拖回到家里……整个下葬的过程,他脑子里都是空虚和麻木的,没有思想,没有感觉,任人摆布。

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他看见的是一个改变了的世界。尘封的屋里,没有了黑亮的棺材,空空的,只有自己一个人。屋外小院里,残留在树上的一点浮翠也不知消失到**去了,墙头上的枯草在风中颤抖,阴沉的秋天的长空变得更黄,更黄。

他心里感到无限的落寞和寂寥。

第二天他便离开故乡返回北平。临行时,他回望官庄,“在云天苍茫中,触目的是长天下一片凄凉的黄雾……”

回到北平以后,他仍然日夜思念死去的母亲,常常在夜里醒来,失声痛哭,不能自已。

l933年l2月2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

晚上又想到母亲,又大哭失声,我真不了解,上天何以单给我这样的命运呢?我想到自杀。

l934年5月3日日记写道:

因为想到王妈又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真不明了整八年在短短一生里占多长时间,为什么我竟一次也没家去看看母亲呢?使她老人家含恨九泉,不能瞑目!

呜呼,茫茫苍天,此恨何极?我哭了半夜,夜里失眠。

六十年后,1994年,报社的编辑前来约稿,并且出了题目:“永久的悔”。季羡林看了题目后说:

“题目出得好,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于是,提笔写就《赋得永久的悔》这篇著名的散文,文中写道:

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是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季羡林一生中,不知道写过多少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在梦中同母亲见过面。他对母亲的爱超过对任何人的爱。他说过,母亲死后,他便再没有过真正的欢乐。

他为自己未能侍养母亲而悔恨终生。直至200l年,九十岁的季羡林回故乡给母亲扫墓,来到母亲墓前,百感交集,“扑通”一下便跪倒下去,眼泪夺眶而出,泪水滴到了眼前的香烛上。此刻,他“心中暗暗地说:

‘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今生最后一次来给你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你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