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唐朝诗人姚月华
查来的资料,供参考:
石狮主要分三类:西洋狮、北京狮和南派狮,国内传统狮雕则只分北京狮和南派狮两类。南派狮主要流行于清代以前,其主要特征为口衔绶带,神态温顺,由于时代久远,现存南派狮雕尤为少见;而北京狮从清代流行至今,其主要特征为口中含一圆球而非绶带,神态则较为威严。
狮子嘴里衔绳子是什么意思?
2楼:匿名用户
“狮”与“事”为谐音,两只狮子即为叠音“事事”,取“百事、万事”之意。狮子口衔绳,取“解结”使绳索顺畅之意。寓意“事事求顺”。
也可取意“盛世连连”、“时逢盛世”
——冯茂红,郭兵;《北方民间建筑木雕》
唐代与宋代石雕狮子的比较怎样
3楼:九龍星石業
唐代陵墓神道格局样式确定,蹲狮造型逐渐定型化。在神道雕刻中遗存有大量优秀作品,其中乾陵石狮最具代表。乾陵位于陕西乾县的梁山,陵山的四面均置石狮,高度均在3米以上,多呈蹲坐式,外形呈三角形构图。
乾陵石狮形象鲜明而强烈,体魄雄伟,气势非凡,寓写实于装饰,有很强的建筑感、重量感
宋代石狮最显著的特点是从陵墓石狮向生活化和装饰化发展。这一时期除帝王陵墓之外,石窟、寺观、祠庙、住宅、园林中也出现很多石狮雕刻。宋、元时期石狮较之唐代石狮,造型趋于写实,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技艺纯熟,装饰意趣更加浓厚。
如石狮身上雕有项圈、铃铛、绶带等装饰,须弥座装饰也繁缛起来。
石雕狮子在中国民间又称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以材料分类的美术品种。以大理石、青石、汉白玉、砂石、滑石等为材料,以圆雕为主要造型手法。
急急急急!!!泸州龙脑桥的特点 50
4楼:90邋遢真人
龙脑桥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大田乡龙华村的九曲河上,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建,是一座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该桥为石墩石梁式平桥,桥为石墩石梁式平板石桥,全长55米,高约2米,宽1.9米,整桥共15跨(含桥头堡各一跨在内),桥墩14座,桥墩由四层灰沙岩石条垒砌而成,既末用榫卯衔接,也未用粘接物填缝,全靠各构件本身相互垒砌承托,在建筑技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是我国古代桥梁罕见之作。
龙脑桥为东西走向,东西两面各3座桥墩,均为素面无雕刻,中部跨河水面的8座桥墩首部(朝向上游一端),分别雕刻古代民间传说的吉祥走兽,有四条龙,两个麒麟,一只青狮和一只白象,这样的布局,是全国罕见的独特之处。其排列构思好,悦目自然,给人以气宇轩昂之感。
龙脑桥景色(二)(18张) **电视台于1991年在《中国桥》专题栏目中向全国和世界推崇过龙脑桥,其雄姿已载入中国古桥画册,名传中外。该桥是中国古桥中建造工程浩大,雕刻十分精美,造型生动别致,工艺精湛,艺术品位高,至今保存完好的全国罕见的古桥。它早已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0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龙脑桥是一座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 中部8座桥墩分别以巨石雕凿成吉祥走兽,计有四龙、二麒麟、一象、一狮。雕龙造形别致,口中衔“宝珠”,完全镂空,可用手拨动。
风起时,龙鼻发出响声。象鼻卷曲,长牙上伸,胖身下垂,神态自若,给人以安详、宁静之感。雄狮、麒麟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该桥为石墩石梁式平桥,既末用榫卯衔接,也未用粘接物填缝,全靠各构件本身相互垒砌承托。清乾隆皇帝曾降旨“钦命永宁道泸州城北九十华里九曲河龙脑桥加以保护。” 在建筑技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是我国古代桥梁罕见之作。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脑桥是中国古桥中建造工程浩大,雕刻十分精美,造型生动别致,工艺精湛,艺术品位高,至今保存完好的全国罕见的古桥。 龙脑桥为东西走向,东西两面各3座桥墩,均为素面无雕刻,中部跨河水面的8座桥墩首部(朝向上游一端),分别雕刻古代民间传说的吉祥走兽,有四条龙,两个麒麟,一只青狮和一只白象,这样的布局,是全国罕见的独特之处。其排列构思好,悦目自然,给人以气宇轩昂之感。
桥上石雕的工艺和技巧都十分娴熟,继承和发展了秦汉和唐宋的石刻工艺传统,夸张与写实相结合,并采用圆雕,使整个石桥的各部分雕刻,都浑厚刚毅,精巧规整,比例匀称,造型生动。其工艺精湛,手法之洗练,形象之生动,真鬼斧神工,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罕见之作。石雕在细部的加工处理上,一丝不苟。
中间四个墩上各雕一条巨龙,龙头上的眼、耳、口、鼻、眉、髯、角,龙身上的甲、翅和流云,都线条明快,清晰流畅,整体看去栩栩如生。在龙的口内,有一颗重30多公斤的“宝珠”,是运用镂空雕刻技术从整体石上凿雕而成的石球,可滚动自如,但又不能取出,真妙趣横生。巨龙左右两个桥墩上,一雕雄狮,一雕大象,神态自如,安详宁静,亦反映古代工匠的巧思和雕技,特别是象雕处理,非常巧练,颇具匠心。
如象体雕得厚重,轮廓线条简练明晰,象鼻卷曲,长牙翘伸,大耳下垂,神态自然,给人以和静、端庄的感受。外侧两头麒麟,口衔绶带,张口怒目,两只火焰纹腿匍匐墩上。牛蹄形脚,一只踏兵书,一只踏宝剑,雄姿勃勃,气势昂然。
龙、狮、象、麒麟于桥的上侧露头,下侧现尾,张牙伏爪,依次排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如遇河中水涨只淹没了桥板时,这些吉祥物在流水中只显露出头和尾,恰似活生生地在河中逆水遨游,可谓又是一大奇观。
5楼:匿名用户
龙脑桥在四川泸县大田。
龙脑桥是一座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中部8座桥墩分别以巨石雕凿成吉祥走兽,计有四龙、二麒麟、一象、一狮。雕龙造形别致,口中衔“宝珠”,完全镂空,可用手拨动。
风起时,龙鼻发出响声。象鼻卷曲,长牙上伸,胖身下垂,神态自若,给人以安祥、宁静之感。雄狮、麒麟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该桥为石墩石梁式平桥,既末用榫卯衔接,也未用粘接物填缝,全靠各构件本身相互垒砌承托。清乾隆皇帝曾降旨“钦命永宁道泸州城北九十华里九曲河龙脑桥加以保护。” 在建筑技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是我国古代桥梁罕见之作。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脑桥是中国古桥中建造工程浩大,雕刻十分精美,造型生动别致,工艺精湛,艺术品位高,至今保存完好的全国罕见的古桥。
6楼:匿名用户
龙脑桥位于泸县龙脑桥镇,架设在九曲溪上。明洪武十一年至三十一年(1378-1398)建。龙脑桥以石雕精湛著称,石雕艺术又以龙头占主要位置而得名。
桥为平梁式石桥,原高5米,长54米,宽1.9米,有14个桥墩,将桥分为13孔。石雕为巨大的龙、狮、象和麒麟等兽类分布在中间8个桥墩上,形象比例匀称,造型古朴凝重,体态生动自然,昂首于九曲溪上游,尾部均翘峙于溪水下方,桥面则为诸兽身躯。
4条龙口中,各衔一个重数十斤的“石质宝珠”,每条龙的鼻孔都能吹出明亮的响声。其他诸兽有的口衔绶带,有的脚踏绣球,有的脚踩玉圭,无不灵活传神,各具特色。整个造型独具匠心,斧凿精致大方,线条简练流畅,把整个石桥构成了一个玲珑壮丽、生气盎然的艺术整体。
1990年春,四川省拨款对桥身进行了提升保护维修工程,使这一珍贵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雕刻布局罕见。
交通从福集乘汽车即可到达。
7楼:匿名用户
建筑风格独特,有历史内涵,结合了多种建筑元素。
8楼:流风
龙脑桥其实一点看头都没有,就一座桥
唐代四个时期服饰的特点有哪些?
9楼:匿名用户
唐朝的服饰特点以冠服制度为依托,严格实行冠服制度。
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法服;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宫廷日常服装称为常服,常服具有时代的特征。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至636年)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装的律令,计有天子之服十
四、皇后之服
三、皇太子之服
六、太子妃之服
三、群臣之服二十
二、命妇之服六。内容基本因袭隋朝旧制,天子的14种服装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通天冠、缁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恰。皇太子的六种服装有衮冕、远游冠、公服、乌纱帽、弁服、平巾帻。
群臣的22种服装有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平冕、爵冕、武弁、弁服、进贤冠、远游冠、法冠(獬豸冠)、高山冠(侧注冠)、委貌冠(与皮弁同制)、却非冠、平巾帻、黑介帻、介帻、平巾绿帻、具服(朝服)、从省服(公服)、婚服;皇后的三种服装有袆衣、鞠衣、钿钗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种服装有褕翟、鞠衣、钿钗礼衣。命妇的六种服装有翟衣、钿钗礼衣、礼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钗礼衣。以上各类服装的配套方式和服用者对象及服用场合,《唐书·车服志》都有详细说明。
凡是从祭的祭服和参加重大政事活动的朝服(又称具服)、制度与隋朝基本相同,而形式上比隋朝更富丽华美。一般场合所穿的公服(又称从省服)和平时燕居的生活服装常服(又称燕服),则吸收了南北朝以来在华夏地区已经流行的胡服、特别是西北鲜卑民族服装以及中亚地区国家服装的某些成分,使之与华夏传统服装相结合,创制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服装新形式。其中像缺胯袍、〓裆、半臂、〓衣、大口裤等都是例子。
缺胯袍就是直裾,左右开衩式的长袍,又称四〓(音撰,衣缘也)衫,它可以和幞头、革带、长靿靴配套,成为唐代男子的主要服装形式。唐代官服发展了古代深衣制的传统形式,于领座、袖口、衣裾边缘加贴边,衣服前后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后襟下缘各用一整幅布横接成横襕,腰部用革带紧束,衣袖分直袖式和宽袖式两种,窄紧直袖的称为〓衣,《释名》说它“言袖夹直,形如沟也。”这种款式便于活动。
宽袖大裾的款式则可表现潇洒华贵的风度,称圆领衫、袍,上自帝皇、下至厮役都可以穿。幞头、圆领、革带、长靿靴配套的服式,一直流传到明代。
唐代冠服制度在武德令推行之后,也在不断修改完善,它上承周汉传统,从服装配套、服装质料、纹饰色彩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对后世冠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唐以前,黄色上下可以通服,例如隋朝士卒服黄。唐代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赭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
把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色彩。唐高宗李治(公元650年至683年)初时,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黄(如色光偏冷的柠檬黄等),至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恐黄色与赭黄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黄。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帝皇的象征。
唐高祖曾规定大臣们的常服,亲王至三品用紫色大科(大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玉带钩。五品以上用朱色小科(小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草金钩。六品用黄色(柠檬黄)双钏(几何纹)绫制作,腰带用犀钩。
七品用绿色龟甲、双巨、十花(均为几何纹)绫制作,带为银銙(环扣)九品用青色丝布杂绫制作,腰带用瑜石带钩。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至649年)时期,四方平定,国家昌盛,他提出偃武修文,提倡文治,赐大臣们进德冠,对百官常服的色彩又作了更细的规定。据《新唐书·车服志》所记,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銙(装于带上的悬挂鞢〓带的带具,兼装饰作用)。
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銙。五品袍浅绯,金带十銙。六品袍深绿,银带九銙。
七品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銙。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黄色,铜铁带七銙(总章元年又禁止流外官及庶人服黄,已见上述)。
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因怕八品袍服深青乱紫(古代用蓝靛多次浸染所得深青泛红色光,故怕与紫色相混),改成碧绿。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穿紫袍始,才确定了以紫为上品的服装色彩格局,至宋元一直未变。到明朝才被大红色所取代。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花式,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
唐代**规定的服装色彩制度,在实际生活中其实是无法彻底执行的。唐高宗咸亨五年(即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五月,因在外官人百姓于袍衫之内,穿朱、紫、青、绿等色短衫袄,或在乡间公开穿这些颜色的袍衫,故又颁布过禁令。
唐代武官的服制花色,规定武三品以上、左右武威卫饰对虎,左右豹韬卫饰豹,左右鹰扬卫饰鹰,左右玉钤卫饰对鹘,左右金吾卫饰对豸。又诸王饰盘龙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对雁。后又规定千牛卫饰瑞牛,左右卫饰瑞马,骁卫饰虎,武卫饰鹰,威卫饰豹,领军卫饰白泽,金吾卫饰辟邪,监门卫饰狮子。
唐太和六年又许三品以上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袄。这类纹饰均以刺绣,按唐代服装款式,一般应绣于胸背或肩袖部位。
唐代在战场上驰骋的都是人披马甲不具装的轻骑,步兵甲占步兵人数60%,《唐六典》记唐甲有13种,即明光甲、光西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锁子甲即曹植表中所说的环锁铠,《晋书·吕光传》记载前秦吕光在进攻龟兹城时见西域诸军甲如连锁,射不可入,隋唐时西域康国向中原朝廷进贡过此种铠甲。唐代将此种铠甲分成大中小三种型号,按体型高矮分给战士使用。《唐六典》武库令中记载着弓、刀、甲的种类,盾则改名彭排,计6种,即藤排、团排、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
据注明,藤、团、漆、木都是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