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做2题结庐

2020-11-30 17:02:56 字数 1794 阅读 2788

1楼:匿名用户

1.b2.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2楼:百度用户

1.悠然(悠闲)自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2.“略”。

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完成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

3楼:只是路过

1.心远 悠然

2.景色: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景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

人生理想:归返自然(返璞归真)

阅读古诗《饮酒》,完成小题。饮 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

4楼:7c政擽

小题1:表现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小题1:c

小题1: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1)诗歌的内容,(2)诗歌的写作背景,(3)作者的生平经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欲辨已忘言”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实际的意思,是说这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后世禅家的味道,在这里已经显露端倪了。

阅读。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

5楼:萌小殇

1、c2、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做后面的题。(4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

6楼:百度用户

小题1:b

小题2: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小题1:

试题分析:b项中的“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是错误的,这要联系本诗的主旨回答问题,“采菊东篱”体现的是作者悠然自适的心情。而不是劳作的烦忧。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样的题型考查诗歌的炼字炼句,一字化石成金,诗歌的炼字就更需留意。此题课内讲解时应该很详尽,相信学生们掌握的应该很扎实。

本句是妙手偶得之笔,是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是浑然天成,不工而工。其中“见”字就传达出了这种“不经意”之意,充分体现了作者悠然恬静的心情。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楼:匿名用户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字确有意为之。(意思对即可)

3.自然情趣

4.b5.b

赏析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题。(3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

8楼:匿名用户

bb应该是表现出诗人热爱自然、闲适、淡泊、恬静、悠然的心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重点句(考试中最会考到的一句)

1楼 浅夏苍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偶尔也会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和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反正第一句基本上是没考过 饮酒 其五 陶渊明这篇诗的重点句 2楼 匿名用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楼 匿名用户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