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和赏析,包括加点词的作用几乎都不会

2020-11-30 13:35:02 字数 5471 阅读 2330

1楼:子房志亡秦

分析句子含义、作用的基本答题思路:1.从内容上看:

①分析原因②靠中心③分析修辞的表达作用④抓重点动词和形容词分析其作用⑤思考它象征了什么2.从结构上看:①过渡②呼应③铺垫标题的作用和含义:

(一)作用1.文章的线索①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②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③以活动为线索。

     ④以实物为线索。2.点明(暗示)中心。

      3.吸引读者。(二)含义:

结合文章中心分析人物精神、词语含义鉴赏文章的基本思路:1、品析思想内容:中心、选材;2、品析艺术特色:

写作手法;3、品析语言:修辞、用词。4、紧扣原文,举出一定的例子。

5、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参考资料:

语文阅读句子赏析和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楼:刘广玉

1.比喻,写出雨珠的自在。

2.动作,写出老头得小心,看到我惊讶

3楼:匿名用户

【开头】交代环境背景,奠定感情基 调。

【中间】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人物形象。

【结尾】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引人深思,给人启示。鐧惧害鍦板浘

4楼:匿名用户

2.动作,写出老头得小心,

5楼:不想不快乐

关于这类题,首先要关注的是它是否用了修辞手法,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相应的赏析,最后在强调一下这种修辞手法的意义。

如例一 风吹,雨落,雨珠飘来荡去,句子中把雨珠写成顽皮的孩子,很显然属于拟人的修辞手法,而尽情的撒欢,姿意的嬉戏这样的描写更加凸现出雨珠的可爱,调皮,刚好契合了孩子的天性,此处的拟人使得这个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丰盈。

6楼:雨季中的背影

第一句写出了雨珠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雨滴的喜爱。

第二句写出老头得小心,看到我惊讶 。

赏析的技巧需自己去琢磨。

7楼:匿名用户

1.写出了雨珠的欢快,尽情嬉戏

2.缩说明了力度之猛,速度之快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例如赏析句子的作用或者加点词作用,理解题,含义题,有什么作用,表达效果,内

8楼:妮妮尼地

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记叙类文章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

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

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

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

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

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

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八)“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九)“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十)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

9楼:匿名用户

本意+形容文中谁或什么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或主人公什么情感+(渲染什么气氛、起什莫作用)

10楼:匿名用户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11楼:匿名用户

傻子知道。。。。。。。。。。。。。。。。。。。。。。。。。。。。。。。

12楼:匿名用户

阅读题答题技巧,套路必备(1)赏析句子赏析句子一般有两个方面①修辞 ②描写【1】修辞常用是比喻,拟人,对比,反衬等,对于新初中生来说其中最常用的是比喻和拟人那么究竟怎么进行赏析na?比喻(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套话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达了…对…的感情” 【2】拟人,其实拟人句也很好写,套话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拟人化(或这是赋予…以人的形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达了…” 完全没问题!!!对于修辞方面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赏析整个句子 还有赏析加点词语的那种

13楼:匿名用户

分析句子含义、作用的基本答题思路:1.从内容上看:

①分析原因②靠中心③分析修辞的表达作用④抓重点动词和形容词分析其作用⑤思考它象征了什么2.从结构上看:①过渡②呼应③铺垫标题的作用和含义:

(一)作用1.文章的线索①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②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③以活动为线索。

     ④以实物为线索。2.点明(暗示)中心。

      3.吸引读者。(二)含义:

结合文章中心分析人物精神、词语含义鉴赏文章的基本思路:1、品析思想内容:中心、选材;2、品析艺术特色:

写作手法;3、品析语言:修辞、用词。4、紧扣原文,举出一定的例子。

5、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参考资料:

14楼:展凸执抠

什么是表达效果的赏析划线句子或加点词语

语文阅读理解赏析是不是都是屁话

15楼:可靠的蚕宝宝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

16楼:匿名用户

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任何一篇阅读文章,我们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和赏析。小到词语的理解,大到对文章的主旨理解。

赏析是必须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章法等高度的理解上,你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因此,阅读理解赏析题,不是随便回答就能够得分的,一定要仔细阅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希望你在做阅读题是,一定要先认真阅读,阅读理解不是屁话,而是凝聚你读后的精华!

在做语文的现代文阅读中,遇到赏析句子,赏析句子中加点词这类问题该如何回答?

17楼:丶嗳昧终成殇

一:如果是赏析句子,那首先要看修辞手法,写出修辞本身作用+表达效果+表达作者感情(比喻-生动形象;拟人-生动传神;夸张-生动强调;排比-语势连贯,有气势的表达,富有感染力;衬托-突出表现)。还要看各种描写,作用一般都是生动传神形象的刻画出~~。

二.句中加点字要先解释其本意+放句中意+在句中传神的表达了~ 希望有帮到你。

18楼:里约

先回答表面意思,解析本句的意思。(即这句话说的是什么)。.若有修辞要说用了什么修辞。

再回答这句话在本文中是什么。最后说深层含义,比如本句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什么贯穿全文的暗线,或者作者内心感悟,或者是给人的启示。另外如果这题4分,那么答后面两个即可,若是6分,那么要回答三点。

看分答题。举例:“这煤油灯照亮了前方的路。

”一:意思是煤油灯虽然不亮但微微的光也能照亮路,二是煤油灯在文中起到了引线的作用贯穿全文,三是煤油灯在以前也是小小的奢侈品,但妈妈为了我的学业依然买了煤油灯让我看书,从中也照亮我心中的路我要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走下去。高三党走过...

可以请采纳!

19楼:看夕照如此漂亮

如果是赏析句子,先说出句子的描写方法如修辞手法等,然后说这个句子的描写效果,如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什么什么的某个特点,增添文章的趣味性,文学性等,最后加上句子对于整篇文章结构或内容方面的作用,如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等。

至于词语的赏析与句子的大同小异,建议作者找找往年的中考高考题看看他们是如何组织答案的。

20楼:君影铃兰圈

首先先把这个句子重点词汇拿出来解析一下,如果是修辞手法,那就写这句句子用了***手法,把xx比作xx,或者把xx拟人化了,如果是排比就是读上去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然后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在然后在解析玩的词语后加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什么的思想感情。大概就这样,答题要回答的满一点,不要就写几个字,回答的满了,这样总有一两个能答对的【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