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兴兄xyu衔冬
香: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色: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声: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这样写的好处是:
用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除夕夜的热闹和喜庆,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的传统文化
应该是这样,,不对可别怪我
2楼:匿名用户
从不同角度体现老北京的热闹,香中有色,色中有声,声中有香,比较立体。
3楼:匿名用户
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老舍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北京的除夕》的热闹的?
4楼:课文你来说
老舍是从香、色、声三个角度描写了北京除夕的热闹场景的。
香: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色: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声: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的除夕声,色,味指什么?
5楼:116贝贝爱
声:指的是鞭炮。
色:新衣服和对联。
味:年夜饭。
文章简介:
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
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写作背景:
此文写于解放后的1951年1月,发表在当年的《新观察》杂志的第一卷第二期。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作者刚从美国回来就写了《我热爱新北京》,从下水道、清洁、灯和水三方面谈了北京的变化。
差不多同时写了《北京的春节》这一篇文章,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和热闹气氛,同时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此文是一篇风俗志,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对比,显示了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最后作者肯定了新风尚,歌颂了新社会。
春节,在我国是最热闹的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此文记叙全面详尽,但也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作者是用地道的北京话来写作,特别是文中,引用的民间俗语、事物称呼更是纯正的北京话,让人们从文中感受浓浓的北京的生活气息。
此文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有的民俗习惯只一句话带过,如,“必须大扫除一次”“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初
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令读者印象深刻。
首先从腊八写到除夕,介绍年前繁忙热闹的景象,重点是腊
八、过小年和除夕。文章一开头主要介绍腊八,写得详尽细致,有声有色。
如腊八粥里放了些什么原料,腊八蒜的颜色和味道。接着,写年前的北京,街市的变化。“街上加多了货摊子一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
过小年是一个记叙重点。“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
一个生动的比喻,把人们对小年的重视描绘得活灵活现。除夕是年前的一个高潮,人人穿新衣、贴门联、挂年画、灯火通明、爆竹声声、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真是红火热烈,充满喜庆气氛。
内容简介: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6楼:love冬曦
声 :指的是爆竹的声音
色:指的是男女老少的新衣和红红的对联
味:指的是家家做年菜,年菜的香味!
(上课要认真听讲哦~o(∩_∩)o~)
7楼:乔岢
“声”指的是爆竹、鞭炮的声音。
“色”指的是对联、年画和人们新衣的颜色。
“味”指的是酒肉、年菜的香味。
(标准答案)
8楼:匿名用户
http://****pep.
***.**/xiaoyu/jiaoshi/tbjx/tb12/tb12_2/3_1_1/201009/t20100901_861313.htm
9楼:匿名用户
声指鞭炮声,色指对联与年画的颜色,味指酒菜的香味。
关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一文的阅读题 10
10楼:·星星
除夕真热闹。( )赶做年菜,( )是酒肉的香味。( )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 ),不许间断,鞭炮声( )。在外边做事的人,( )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 )守岁。
1.填括号,并说明括号里的描写突出了除夕的( )。
2.在这段话中,老舍从各种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场景。按要求摘录相关的句子,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香: 色:
声: 这样写的好处是:
(2)对词语的理解。
春节:腊月:
腊八粥:
ps:要答案吗?
总体上是从什么哪三个角度来描绘地道的北京春节节日风俗的?
11楼:猜城缝鹤
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其中从香、色、声三个角度描绘地道的北京春节节日风俗的。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主要内容
12楼:瑾
文章以时间,以人们的活动为来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等等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然后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
除夕夜灯火通宵,鞭炮声络绎不绝,吃年夜饭、全家人一起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北京的春节节选: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2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
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
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人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
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拓展资料:
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1899年出生于北京西城小杨家胡同一个贫民家庭。
父亲舒永寿是清朝保卫皇城的一名护军,1900年在与八国联军作战时阵亡。母亲马氏出身农家,不识字,丈夫死后靠给人做杂工勉强维持一家生活。
老舍1913年人北京市立三中,半年后因交不起学费,转入免费供给膳宿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1922年在南开学校任中学部国文教员。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文讲师。
他一生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离婚》、《骆驼祥子》《断魂枪》、《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茶馆》、《龙须沟》、《残雾》、《方珍珠》、《春华秋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