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终身在寺院吗,僧人终身在一个寺院吗

2020-11-29 15:19:31 字数 6163 阅读 3898

1楼:

当然有,而且身份证上面还有符号代表是宗教人士。一般和正常人的没有区别。但是要是**出去行脚,可能就要出具戒牒之类的证明作为挂单时候方便审查。

僧人会固定在一座寺院吗

2楼:

佛制,出家前三年须学戒,不能离师外出。

三年后,若戒律娴熟,则可以外出参访。

至於要到何寺,那是看自己的需求,但挂单超过三日,都必须参加该寺的工作。

请常参考此处佛法说明

=> http://tieba.baidu.***/f?kw=%b7%a8%c6%f9%b0%cd

3楼:紫化宫

根本不固定,自己可以提出,随缘而流动各个寺庙。

4楼:雙o漁·哭

僧人一直都会固定在一个寺院。

个人意见!

我是一名出家僧人,因为常年在绍兴出家,住在**的寺院里,出家八年了,想找一个一个没有出家僧人的小寺

5楼:但尽凡情

首先,没有出家人的寺院意味着无法做佛事,那么寺庙的生存是个问题!乡下小庙的香火钱以及居士们的供养可能只够养活你自己,可如你所言,寺庙里没有别的和尚只有你,那么庙里的一切开销你都得去打理,庙里的电费、水费、维修费等一切日常支出,钱哪来?其次,如果是那种有庙主(在家人),而只是你一个僧人在那里的话,那么一般会牵扯到一个管理上的问题,因为寺庙涉及到钱财、涉及到庙产,凡事跟这些扯上关系都是很麻烦的!

再者,这也对你没有好处,所谓“君子慎独”,说明人在大众中是比较能管得住自己的,而在只有自己的场合是容易松散的,你自己出家八年了见过很多和尚应该知道,小庙里出来的**是比较随便的,而大庙里的**作息做事等都很有规律很有章法!最后,你自己独居的目的是为何?要知道,和尚自己住一个庙,周围都是居士,你整天都是围着居士转(不然你无法生存),你这辈子将无大出息!

就连高僧大德都要保持和白衣居士们的距离,控制与他们往来的次数,整天围着居士们转,你没有任何时间修行,你的佛教知识也不会进步,反而,由于大家都恭敬你赞叹你,使你慢慢变得得少为足、自以为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僧人离开僧团而自己独居的,一般要么是已经精通了佛教理论,可以引导自己进行实修的;要么,是自己个性强烈,无法跟僧众相处,自己偏安一隅的;要么,就是自己无法服从寺庙里的规矩,想自己做主,弄个精舍或小庙,所谓占山为王!无论哪一点,要么是自己很优秀,要么是自己完全不够优秀!

你自己仔细思量!

6楼:wz半夏纪恋

我来回答,有我们这里就有,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来,

7楼:匿名用户

来河南,南阳市镇平县阳安寺

8楼:匿名用户

出不出家世间就这样……

9楼:匿名用户

缘起缘灭,没有法缘,找也没用,住不久的。你发愿度哪一方众生,哪一方众生的法缘成熟了,不用你找,自然有人来找你。随缘,不攀缘。

如果硬去攀缘,搞不好就不是法缘了,就可能成了孽缘了。关于法缘,众生那边是一方面,你这边怎么也得成就法身,智慧通达无碍,有资格**了,才能出去,教化一方。如果能得语言般若,文字般若就很好。

要不然,你讲的津津有味,居士听的昏昏欲睡,也是没有什么裨益。要能深入浅出,老头老太太听得懂,愿意听,能解决居士的烦恼和生死根本问题的时候,你的法缘自然就起来了

若非如此,就是给你盖一间富丽堂皇的大庙,你离开师傅,没人指导,修行不成就还没什么,要是误导了众生,等同于毁人法身慧命,罪过可就大了。吃十方供养和这比都不算什么。今生不了道,披毛戴甲还啊

10楼:**座释果明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联合有寺院

11楼:无伤羽佳

顶礼僧宝!建议去终南山

12楼:匿名用户

山东临沂这里请真心出家**做主持常住,目前净土法门为主,有要来的打**13573912020张居士,阿弥陀佛!!!

我是一名出家僧人,我现在住在一个小寺院里,希望居士们帮帮我忙,把寺院建设起来吧。

13楼:书法感恩堂

如果你真的有道德学问,不愁没有人帮助你盖庙。如果你没有道德学问,即使盖了庙又能利益多少众生呢?

14楼:冰雨

虚云老和尚建寺院的时候都是国难当头,饭都吃不饱,哪有人帮他,都是自己一砖一瓦,感动了周围很多百姓,才能建那么多的

15楼:秀出自己

你应该去用自己善行去化缘啊

16楼:唯与你生死相依

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可以说我们属于同门

17楼:匿名用户

可以!你寺庙在哪个地方

我为前不久亡故的姐姐在寺庙立了一个永久性的排位,我弟弟能不能在别的寺庙再立一个?

18楼:海印放光

可以。多立是可以的,在寺院立牌位有如下几个好处。

1.寺院僧人读经时功德回向,往往先回向给寺院内有牌位的,然后才回向给一切众生。有牌位先受益。

2.给亡者在寺院立牌位,其实也是代亡者在寺院供养三宝,因为交给寺院的钱,其实就是供养三宝的钱。代亡者供养三宝,存亡两利。

3.如果亡者在鬼道、或者还没有投生,那么在寺院所立的牌位可以引导其神识进入寺院,能得到三宝加持而往生善道。

19楼:匿名用户

为何?做什么,总要求个收获,这样做,如真的能有收获,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不要那么辛苦工作就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可能吗?终不可以。

20楼:wow飞雪

可以,毕竟牌位是寄托人对亡灵的思念的载体,并不是牌位在**,亡灵就在**。

最后,请节哀顺变,让已故家属放心。

21楼:曜羽飞舞

多少钱?要钱吧?呵呵,要钱的东西,认为有什么用

22楼:匿名用户

都是些迷信。自己心安就好,现在的庙宇做这样的事情的,大多就是为了骗钱。所以你花钱。买心理安慰。没有什么行不行的。

和尚的真实生活

23楼:匿名用户

早:打板起床、打钟鼓、上早殿(早课)、早饭。

上午:不同寺庙、不同时间、在庙里担任不同执事有不同安排。一般以诵经、处理事务为主。

中午:午饭后休息一个小时左右。

下午:和上午基本相同。以诵经为主。然后上晚殿(晚课)。

晚:晚饭(也有僧人守戒律不吃晚饭)。打鼓敲钟。休息。

有法会、做佛事时会稍有更改。

http://zhidao.baidu.***/question/9595075.html

附网上流传的辽宁大悲寺的作息时间表:

凌晨2:00 起床

2:15 起香 坐禅

3:15 开静 (击鼓鸣钟)

4:00 早殿

5:00 第二支香

5:30 止静

6:30 开静

6:40 第三支香 止静

7:30 开静 诵楞严咒十遍

9:30 过斋(吃饭)

10:30结斋休息至11:55,自由活动,洗嗽缝补12:00第四支香

12:30止静

13:30 开静

14:00 学习戒律

16:30 晚课

17:30 第五支香,行香。

18:20 止静

19:20 开静 听法至20:30(击鼓鸣钟)21:00 自习

22:00 止大静(休息)。

24楼:洛彤

以前的和尚是住寺庙,每天吃斋念佛,还去外面传经颂道,生活靠自己种地和施主给的香火钱,还有就是出去化缘.当然生活清苦,所以叫苦修行呢,说圆寂之后可以**,得到之人死后会有舍利子,是得道的标志,只有高僧才会有.

当然,以上是古人的做法和说法

现在的和尚嘛,这样的太少太少了,而且有"科学证明舍利子是因为和尚长年吃素导致的结石"一说.

现在的和尚据说都很有钱,至于钱的**嘛,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听说现在少林寺和尚有去做影视演员和替身的呢,王宝强以前不就去修炼过吗?但原钱都靠正道赚来

25楼:匿名用户

和咱们普通人查不多

吃饭 睡觉 颂经 念佛 打扫寺院 一类的

至于你说的类似与苦行僧一类的现在不存在 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了

26楼:匿名用户

这个标题有误,寺庙中只有方丈可称和尚或大和尚。德高望重的长老、首座,可称长老、某某长老、某某法师或老法师。寺庙中主管寺务的僧人(可能是一位或几位)可称法师、某某法师或统称为当家师傅。

其它已受大戒的僧人可称法师或某某法师。还未受大戒的沙弥,可称师傅或某某师傅(如果年龄小的话,称小师傅也可)。

各地寺庙的早暮课诵、行香等佛事活动的作息时间是有定制的,各地都大同小异。不要对寺庙及僧人去做比较,这是不恭敬的,是分别心。苦行也只是种方便,守戒,守的是心戒。

修不修苦行,不是得道与否的标志。

说到苦,佛家对苦的解释是:

众生在相对的世界里,不断因无常的现象、无我不实的各种心法和色法,起各种痛苦的、快乐的或非苦非乐的感受。

痛苦的感受,自然不能称作乐;快乐的感受,却要赖外缘而生,又不得永久,失去了便怅然不悦,徒令惘然追忆。 因此一切快乐背后,皆隐藏着痛苦,并非真正澈底的快乐。至于非苦非乐的感受,当然不能称为乐了。

看破世间一切感受的真面目,在最高的要求底下,众生在世间的一切感受,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快乐,却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痛苦而已。

在这定义下,苦便包括了众生自认是苦的感受、一切彻底的不快乐感受和所有非苦非乐的感受了。

在这定义下,一切世间的感受皆是苦受。这就是诸受是苦。

27楼:匿名用户

佛教是出世的宗教~理应避世清修...but现代的和尚 弘法(结缘)的事 做的太多了...末法时期了嘛!

28楼:匿名用户

佛本是人,不是神,人人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佛就是觉悟觉者.所以说佛什么都不是,哪么佛是什么呢?是虚拟出来的东西,也可以说不是东西.虚幻之物.

念佛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

金钱能赎罪,分明菩萨是**!哈哈哈!

泥像是什么?-------

一口无言,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灵,六亲不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实在无用。

既然佛都什么都不是,哪来的三界呢?根本就没有!不相信你弄一万个泥像来,我给你砸砸看看,统统的砸了,砸了也什么事都没有!呵呵!

上帝是创造宇宙,掌管宇宙的那位.

大悲寺的寺院特点

29楼:秀秀孟

住持为妙祥法师。妙祥法师一九九五年自山西省五台山行脚回至辽宁,后在本溪茅蓬闭关三年,于二〇〇〇年应当地**及信众邀请率僧团至大悲寺常住。

现有僧众九十多人(2014年),发心出家及常住护持居士一百多人。另有一下院道源寺,位于海城市接文镇,有尼众一百多人,发心居士六十多人。

大悲寺僧团遵循佛陀遗嘱,以戒为师。修行方式、日常规则都遵照佛制的戒律制定,大悲寺常住有如下八项要求:

一、持不捉金钱戒。(佛制僧人不得储备使用金钱。全体僧众不蓄金钱,不接受金钱供养,寺院不设功德箱,禁止放钱,彻底杜绝僧人摸钱隐患,安心办道。)

二、日中一食。(僧众每天只吃一顿饭,午后不再饮食,包括茶水、饮料、水果等,药品除外。在道场内发心出家或护持的居士,也同样遵守。不别众食,任何人过斋都食用同样的食品。)

三、行脚、乞食。(行脚就是行头陀的意思,远离乡里,脚行天下,淡泊人生,脱情捐累。比丘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养身命。

每年秋季僧团都要例行的二时头陀,是依照《梵网菩萨戒》中的规定,外出游化经行,随缘教化度众。)

四、不接客僧礼。(常住僧众不接受外来挂单僧人的礼物,若有供养须上交常住。客堂执事对客僧的礼拜要给予回礼,平等对待。)

五、一切供养归常住。(僧人所得的一切供养,全部上交常住,由常住根据需要统一分配。)

六、三衣钵不离身(十八种物齐备)。(僧人三衣钵不能离身,三衣必须为坏色。十八种物为《梵网菩萨戒》中所规定,僧人行头陀时所必须携带的物品。)

七、不化缘,不求人。(有求皆苦,无所求,苦才逐渐息灭。恪遵修行原则,不向外化缘,不求人,心不攀缘,方能人心死,道心生。)

八、依教奉行。(依佛所教,放下自我知见,去除分别执着,和合共修。)

以上既是佛陀古制,也是列祖芳规,是在大悲寺修行共住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僧人终身遵守的修行准则。不论是在寺院内,还是寺院外,在各种环境中都要终身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