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副对联要求有一百位古人,14.撰写对联的要求有哪些

2020-11-29 14:03:36 字数 5121 阅读 1679

1楼:睢宁一指禅

云台二十八将;

孔门七十二贤。

(备注:28+72=100位古人。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汉明帝刘庄在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将的像,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孔门七十二贤——《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指孔子的七十二位得意门生。)

14.撰写对联的要求有哪些

2楼:野草苍茫

1、上下联字数相同,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相对的词必须词性相同,如上例,“三月”对“万金”,“三”和“万”都是数词。

3、上联最后一字应该是仄声(古汉语概念,现代汉语的大部分二三四声字都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应该是平声(古汉语概念,现代汉语的大部分一声字都是仄声)。如上例,“月”为仄声,“金”为平声。

初学对联的一些基本步骤

1、刚学的时候要乱写,管他什么狗屁平仄,只要意思到了就可以,不然开始就被格律约束,很容易束缚先天灵气。这时候格律对你来说是“路人”。

2、学了一段时间后,你就要折腾下格律了,着时候一定要老实,塌塌实实的学格律,要这时候不老实,可能很难伏下心学习。这时候格律就是你的“主人”。

3、学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掌握的可以了,就要适当放宽格律,觉得有好点的字句,可以通融下,这时候你和格律是“友人”。

4、觉得完全掌握了,感觉自己很牛气了,ok了,可以挥洒自如,行云流水,这时候格律就是你的“仆人”。

对联格律的简便入门

顺口溜曰:

一三**论,二四六分明。

还有俩忌讳,三尾与孤平。

先说平仄。

普通话分1、2、3、4四声,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个小学就学过,不用解释了。1声2声就是平,3声4声就是仄,完了 。古韵不管他,那玩意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怎么读了,等你掌握了格律后在说也不晚。

下面说那四句顺口溜。

一、所谓135不论,就是凡是7个字的对联,如“两个老鹰争死狗”或“一头驴子想翻天”这样的句,第1、3、5的字,不管平仄都不搭理他,他丫爱平就平,爱仄就仄。

二、所谓246分明多少麻烦点。就是“两个老鹰争死狗”这样的句子,第2、4、6个字不能乱折腾,出句(不一定是上联,出句也可能是下联)2、4、6的字必须平仄相间,就是2、4、6不是“平仄平”,就是“仄平仄”,这样的出句就基本合格。

总结下怎么运用这玩意对联:有出句了,对怎么对啊?简单,还是个135不论,246分明。

135不论好说,反正爱咋滴咋滴,246分明还是麻烦点。也就是说,你要对别人的句,那2、4、6的字平仄也要和他作对。他246不是“平仄平”吗?

我246就来个“仄平仄”和他对着干。他出个“仄平仄”,我就给他246来个“平仄平”,大家平手,ok了。

还有一点,就是出句最后一个字要是平,你就给他来个仄。出句最后一个字要是仄,你就给他对个平。

如 :两个老鹰争死狗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

一头驴子想翻天

到这里,你就入门一半了,算初级班毕业,再学就中级班了。中级班是什么?就是“还有俩忌讳,三尾与孤平。”

那哥们说了,真丫麻烦,忌讳就忌讳,还俩俩的。对了,对联就是俩俩的,您就凑合得了。

一、三尾。三尾,就是对联的最后三个字,不是仨尾巴。一般认为最后三个字平仄一样读着别扭,如最后三字是“平平平”或“仄仄仄”。

但是这个在诗里有争论的,个人认为,三仄能避开就避开,避不开拉倒。三平读了丫是别扭,最好别用。不过你非用也没辙,这个也不犯国法,不够拘留的材料。

二、孤平。所谓孤平,顾名思义就是就一个平音。这个玩意很多人折腾不清楚,建议这几句仔细看看,好将来碰到外行蒙他。

孤平就一种情况下存在,就是“仄平”句脚,也就是最后俩字是“仄平”的句字才有孤平,如果不是“仄平”句脚,他100字里没有一个平音也不叫孤平。比如“仄平仄仄平”,除了最后一个字,整个句字就一个平音,这样的就叫孤平。碰到这样的玩意怎么办?

简单,有个笨法,五言就是“仄平句脚不准

一、三同仄”七言就是“仄平句脚不准

三、五同仄”,这样就不犯孤平了。也就是说“仄平仄仄平”这样的句子,第

一、第三你爱用什么用什么,只要别都是仄音就可以。

但是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里说的七言是“4、3”式的词语结构,也就是在这个七言句里,前四字是一组,后三字是一组,如“两个老鹰 争死狗”前面是4,后面是3,或说是2、2、3结构,两个 老鹰 争死狗。如果是“俩老鹰 狠争死狗”,就是3、4结构,那个又有不同了,不过也简单,不过是个“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来回折腾罢了。

好了,只要耐心的看到这里,对联格律你基本毕业了,可以出去蒙那些不懂格律的人了。

要是有人嫌上面说的麻烦,还有个笨办法,就是背四句歌子:

一、出句:通平平仄仄;

对句:通仄仄平平。

二、出句:通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这句是犯孤平唯一一句,不要1、3同仄就可以)

对句:仄平平仄平。(上个对句是第一字平,这个对句是第三字平,避开1、3同仄)

七言只需要在每句前面加个“通平”或“通仄”就可以了,但要注意246平仄相间。

补充点:

二、出句:通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这句是犯孤平唯一一句,不要1、3同仄就可以)

对句:仄平平仄平。(上个对句是第一字平,这个对句是第三字平,避开1、3同仄)

古人有一副横批为难得糊涂的对联,写的比较有意境的,是什么?

3楼:du知道君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久 横批是:

南北 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 有谁知道这个对联的寓意是什么?

4楼:许此生不弃

对联:上联:聪明反被聪明误。下联:傻瓜不是傻瓜人。横幅:难得糊涂!

5楼:公西秀云招己

搜一下:古人有一副横批为难得糊涂的对联,写的比较有意境的,是什么?

《想起了一副对联》闲聊聊一副对联

6楼:gxx郭先生

这是一个残疾问句、弱智问句、傻瓜问句。自己说想起了一幅对联,闲聊聊一副对联。却不把对联写出来。

只要有六年级的文化水平都不能写出这样弱智的问句。你是在提问题,给你回答了,应当给与答复。

百易两字写一幅对联

7楼:匿名用户

上联:百尺干洁进一步

下联:易水蓝天飘多云

横批:城市美好

一副对联关于一个成功的企业者亡古对联

8楼:锦语良言

鞠躬尽瘁成大业英年早逝,

雄心伟绩攀高峰壮志未酬。

天妒英才。

请再试着写出一副对联和两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9楼:周鑫周皇帝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对联:时如流水去无返,人似骄阳落有期

10楼:大喵好雅致

对联,1、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朝

2、读书要见古人意,作事正须年少时

3、古人已往留明鉴,逝者如斯惜少年

4、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6、久病始知求药晚衰,年方悔读书迟

7、人生恰如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8、三分水竹三分屋,一寸光阴一寸金

9、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

10、须使青春闲有度,莫教月首碌无为

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名言】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汉乐府长歌行》

3、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巴甫洛夫

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增广贤文

5、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6、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莎士比亚

7、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朗费罗

8、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布莱希特

9、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苏格拉底

10、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达尔文

11、莫嫌分秒来去少,应知点滴得失多

12、勿重钱财过似水,应惜日月去如梭【希望能帮助到你】亲,望采纳

古人有一副对联:“好读书不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意思是年轻时是读书的好时间,却不喜欢读书;到

11楼:匿名用户

完整的题:

古人有一副对联:“好读书不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意思是年轻时是读书的好时间,却不喜欢读书;到了晚年喜欢读书,却不是读书的好时候了。

其中“好”的读音不尽相同,请依次写下来。 求大神啊!

答案:正确的对联是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这是明代大文人徐渭写的一副关于读书奇联,上联下联文字相同,但读法却不同。正确的读法是:

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意思是,年青时,是读书的大好时间,有人却不喜欢读书;到了晚年,喜欢读书了,却不是读书的最好时候了。

这幅对联告诫我们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刻苦读书。

12楼:正达美

这是明代大文人徐渭(字文长)写的一副读书奇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正确的读法是: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hǎo)读书。

这幅对联告诫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读书。

13楼:水瓶

第一个和第四个“好”分别第三声,剩下的第二声

14楼:多级气体压缩

第一个hǎo第二个hào第三个hào第四个hǎo

为公司求一副对联,要求对仗工整,有含义

1楼 睢宁一指禅 祥云红绕兴隆地 瑞气青垂广告人。 备注 明 谢谠《四喜记 双桂联芳》 香雾青霏,祥云红绕。青垂 青 青眼,黑眼珠 表示尊重爱悦 谓以青眼相看,表示重视或见爱。常用作 垂青 2楼 残烛老翁 祥云映日巧绘兴隆景象 紫气盈门精雕茂盛风光 跪求一副对联 要原创 对仗工整押韵 还要与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