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周作人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想的内容

2020-11-28 10:10:23 字数 4235 阅读 7660

1楼:匿名用户

周作人是鲁迅的弟弟,他的思想受鲁迅的影响比较深.所以他在五四中也是新文阵营中重要的一员,但是他的思想没有鲁迅的激进,文字风格也不断趋于平淡.思想由原来的激进变得越来越保守.

。“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格调“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

2楼:钟延勇

周作人在五四时期的思想还是非常激进的,具体参考凤凰网,近期刚好有这方面的评述。

周作人"人的文学"的思想有哪些内容和观点

3楼:纳兰恋儿爱狗

周作人则更多地思考与**新文学的思想内容建设,他提出“人的文学”的主张,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文学观和他的社会理想,他想通过文学把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

1918年12月,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主要是社会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要以严肃的,而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为人们展示理想的生活,促进健全发展.要求文学中能够写出人性,文学内容的革新变得重要起来,毫无疑问,中国长久的礼教的束缚下,文学内容多是陈腐的,也是这些礼教的再现,缺乏人性的.

因此,内容的革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新.

周作人提出的“人的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其实质是人性的,为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周作人还明确提出思想革命的主张,他认为“中国人如不真是‘洗心革面’的改悔,将旧有的荒谬思想弃去,无论用古文或白话文,都说不出好东西来”.强调“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他把新文化运动高扬的思想启蒙精神灌注于文学革命,把文学革命从偏重语言文字的变革推向思想内容的革新,对新文学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周作人五四时期文学思想的变化

4楼:匿名用户

1903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管理,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06年7月到日本攻读海军技术,后改学外国语。此间与羽太信子(1888-1962)结婚。

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辛亥革命后,任浙江省军**教育司视学、绍兴县教育会会长、省立五中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

“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

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格调“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

1927年4月李大钊被杀害,曾保护李大钊之子李葆华避居自家一个月之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国前途悲观失望。抗日战争爆发后,投靠日本,出任伪北京大学文学院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堕落成为汉奸文人。

周作人是鲁迅的弟弟,他的思想受鲁迅的影响比较深.所以他在五四中也是新文阵营中重要的一员,但是他的思想没有鲁迅的激进,文字风格也不断趋于平淡.

思想由原来的激进变得越来越保守.

而后来,他于鲁迅决裂,使他的人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国前途悲观失望。抗日战争爆发后,投靠日本,出任伪北京大学文学院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堕落成为汉奸文人。

很多学者认为,如果他不与鲁迅决裂的话,至少在鲁迅的影响下,不至于沦为汉奸吧.

周作人"人的文学"的思想,有哪些内容和观点?

5楼:house小可爱

1、提出“人的文学”的主张,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文学观和他的社会理想,他想通过文学把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其实质是人性的,为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2、明确提出思想革命的主张,他认为“中国人如不真是‘洗心革面’的改悔,将旧有的荒谬思想弃去,无论用古文或白话文,都说不出好东西来”。强调“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

3、把新文化运动高扬的思想启蒙精神灌注于文学革命,把文学革命从偏重语言文字的变革推向思想内容的革新,对新文学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4、还明确提出思想革命的主张,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主要是社会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 周作人则更多地思考与**新文学的思想内容建设,他提出“人的文学”的主张.要求文学中能够写出人性.他把新文化运动高扬的思想启蒙精神灌注于文学革命,文学内容的革新变得重要起来,他想通过文学把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

五四时期周作人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什么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

6楼:匿名用户

五四时期周作人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

7楼:匿名用户

文学理论”人的文学”

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提出了哪些诗歌主张

8楼:徐子春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

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鲁迅二弟。

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

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

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格调“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

9楼:匿名用户

。“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

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格调“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

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提出了哪些诗歌主张?

10楼:留下一片林

首先,在诗歌的本质特点上,周作人认为,“诗是人情迸发的声音”;

其次,周作人明确地指出新诗的诗体是自由体;

最后,在诗的风格上,周作人主张含蓄蕴藉。

11楼:匿名用户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的主张。首先,在诗歌的本质特点上,周作人认为,“诗是人情迸发的声音”;

其次,周作人明确地指出诗的诗体是自由体;

最后,在诗的风格上,周作人主张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