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革命志士大无畏精神的诗,表现革命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诗

2020-11-28 05:24:23 字数 3986 阅读 5614

1楼:希尔瓦娜斯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咯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表现革命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诗

2楼:宝格格

七律·长征

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梁衡赞扬红军革命大无畏精神的诗有哪些

3楼:儒雅的城城啊

慕基本字义 1. 向往,敬仰:~名。

羡~。仰~。爱~。

景~。敬~。 2.

思念,依恋:思~。 3.

姓。 详细字义 〈动〉1. (形声。

从心,莫声。本义:依恋;向往) 2.

同本义 [yearn for;be attracted toward] 慕,习也。——《说文》。按,思也。

其往也如...9179

长征,诗中()一词体现红军大无畏精神

4楼:最后线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平常事。

【鉴赏】

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该句诗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5楼:朱家丨老幺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哪些诗句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6楼:匿名用户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7楼:匿名用户

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

囚歌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的革命立场和什么的大无畏精神

8楼:匿名用户

本文的诗意为:革命者所走的道路被敌人紧紧地锁着,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却敞开着。

反动派声嘶力竭的叫喊着:

投降吧!给你自由!

《七律·长征》体现作者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哪句?

9楼:匿名用户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10楼:双鱼第三方体验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是这句 楼上乱说 望采纳

11楼:桃花十里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2楼:衡水游龙

1、《七律·长征》中体现了作者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2、原诗如下:

七律·长征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4、写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5、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曾任中国共产党**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政治局主席和**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具有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

13楼:heaven昔昔

从军行七首·其四_

[作者] 王昌龄

[全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哪些诗句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

14楼:匿名用户

《七律 长征》里,哪些诗句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答: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