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中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什么

2020-11-28 05:24:22 字数 6434 阅读 8990

1楼:金果

《七律长征》中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出自:《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原文:

《七律·长征》

近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

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相关事件:

1933年9月~1934年夏,**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共产党党员)。

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1934年4月,**红军(1月,由红一方面军改称)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

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

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

10月初,国民党军向**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9月8日,中革军委曾命令进行西征的红6军团在湖南省的城步、绥宁、武冈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尔后转移至湘西,并和在j||黔湘边境活动的红军第3军取得联系。

后因湖南省、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党军主力进至绥宁、靖县地区阻击红军北进,遂转兵向南,于10月1日进占贵州省的旧州。

24日,红6军团在贵州省印江县的木黄地区同红3军会师,会师后,红3军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接着,红2、红6军团发起湘西攻势,至1935年1月,创建了湘鄂川黔苏区。

红2、红6军团的攻势作战,有力地配台了**红军的突围转移行动。10月10日,中共**、中革军委率领**红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及**、军委直属队共8.6万余人。

从江西省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准备到湘西地区同红2、红6军团会合。红军第24师及地方武装共1.6万余人,留在**苏区坚持斗争。

七律律长征中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

2楼:最后线索

《七律·长征》中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

3楼:明厉锋

全诗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该诗全诗形式上都是在描写红军长征路上遇到的各种山水险阻,可谓“万水千山”;而深层的内容是在描写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勇气,即“红军不怕远征难”。可以说,全诗的核心内涵都凝聚在了第一句中。

七律长征 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

4楼:居然百封

1.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远征难、红军不怕

5楼:匿名用户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楼:通道王浪

1、红军不怕远征难

2、不怕

3、远征难

7楼:匿名用户

1.zhongyubupayuanzhengnan

2.zhongjunbupayuanzhengnan,wangshuiqianshangshidengxian

3.feiduolugouqiao zoucaodi guoxueshang

七律·长征 阅读答案

8楼:将相棋牌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物象。表达了红军战胜自然险阻的豪迈精神

3.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闯过长征中一道又一道难关后喜悦的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乐观主义和革命必胜信心。

4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9楼:匿名用户

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在《七律·长征》中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哪一句?

10楼:我是老夫子

长征中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红军不怕远征难”;全诗的诗眼是“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话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意思,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这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灵魂,升华了诗的主旨。

11楼:语文基础

七律·长征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应该是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因为不怕,所以不怕艰难险阻,更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 长征的中心思想 5

12楼:一米八的脖子

中心思想: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苦,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思想感情。

原文:七律·长征

近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那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从首联开始,全诗就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

“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由于有“不怕远征难”的精神,绵亘于江西、湖南、广西等之间“逶迤”的、峰峦起伏的五岭,在红军的脚下,只不过像河里泛起的细浪;

气势“磅礴”,广大无边的乌蒙山,在红军的脚下,只不过像滚动着小小的“泥丸”。毛泽东这两句诗所表现的不仅是气象阔远,磅礴峥嵘,而且是以山写人,含蓄隽永,洋溢着一种革命豪情。诗人居高临下,宛如一位站在昆仑之巅的巨人。

极目万里,将整个的五岭、整个的乌蒙山纳入眼帘,视野是如此的开阔,境界是如此的浩大,气势是如此的雄浑,情感是如此的豪放。本来是红军在沿着五岭、乌蒙山攀登前进,本来是红军在翻越,在动,而五岭、乌蒙山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现在诗人不写红军之动,而写五岭、乌蒙山之动,这种以甲写乙,此显彼藏,变静为动的艺术表现手法,大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增强了表达能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由于有“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滩多流急,惊涛拍岸,浪花飞溅,水雾蒸腾,势若山崩的金沙江和只剩下十三根铁索的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都先后渡过了,在彼岸企图阻挡我红军渡江过河的敌军被击溃了。

颈联这两句是写金沙江,写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实是写红军所进行的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战斗。1935年5月初,中国工农红军先头部队到达云南省禄劝县金沙江畔。此处除几个渡口以外,两岸全是悬崖绝壁。

要渡过金沙江,必须控制渡口和船只。

在皎平渡附近,红军俘获了两艘敌船,奇袭对岸守敌,胜利前进到泸定县大渡河铁索桥附近,大渡河两岸全为高山峻岭,水流湍急,其险恶之状比起金沙江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阻止我红军前进,敌人不仅加强了对大渡河铁索桥的防守,而且毁掉了桥上所铺的木板。

红军二十二名勇士,冒着对岸敌人射来的密集子弹,攀着桥上的铁索抢过去,消灭了守敌。“水拍云崖”描绘了金沙江水流湍急,岩峻浪高这种险恶的地理形势,描绘了“惊涛触岸层澜碎”的景象。

它具有以下的内涵,一是状写红军因江水咆哮翻滚,汹涌澎湃,水石相击,浪花飞溅,水雾蒸腾而产生的江水沸腾的感觉;二是表现红军因征服了金沙江天险而产生的欢乐心情,表现红军万众欢腾,高呼胜利的热烈情景。

“铁索寒”之“寒”不止是形容铁索的冰冷,它重在渲染,重在烘托,既烘托出了大渡河铁索桥凌空高悬,下临无地,令懦夫心寒的艰险之状,又渲染了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的惊险而激烈的战斗气氛。

颈联两句虽然只是写江之险,写桥之险,没有从正面具体描绘红军是如何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但红军坚韧不拔,英勇顽强,所挡者破,所击者败的英雄形象,却从侧面得到了表现。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

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七律·长征》境界浩大,气象阔远,意境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构思奇伟。它是浩瀚诗海中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不可多得的歌咏重大历史事件的史诗。

关于课文女娲造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还有句子赏析

1楼 文刀霞子 女娲造人 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 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 今天 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 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 等待我们去探求 去追索 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求《女娲造人》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最好有好句赏析 2楼 匿名用户 你没有语文参考书么 还问这种问题 还有 你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