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百度用户
(1)小农经济占主体,经营方式落后;以农业为主,生产水平低;由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导致商品经济和对外**发展不充分;科学技术落后,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因素:
工业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6分)
(2)方案: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 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4分,答出两点即可。)实践: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4 分,答出两点即可。)
(3)评分标准:观点2分,史实至少2例4分,史实的作用或影响4分
观点(2分)
史实4分(至少两例)+ 作用4分
观点一: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夺促进了西方崛起
黑奴**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给欧洲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促使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变革;
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广阔市场;
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为欧洲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地等)
观点二: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
政治: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思想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英国17世纪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他如美国、德国、法国皆可)
经济: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荷兰、英国等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或垄断性**公司)促进了海外**的发展。
科技: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是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及调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以从古代中国落后的经济政策、经济模式、政治制度以及落后的科技来回答;第二小问进口“1750~1850”关键时间。可以从政治上民主制度建立,经济上工业革命的推动,思想上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来回答。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整理基础知识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即回答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从方案、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评析历史观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材料信息归纳出观点,然后结合已学知识评析观点,因此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二“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等信息归纳为“掠夺在前,发展在后”和“发展在前,掠夺在后”的观点。任选其中一种加以说明。
选择“掠夺在前,发展在后”可以从西方殖民掠夺扩张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回答;“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可以从西方出现进步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殖民扩张。
(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2楼:百度用户
(1)内容:反对封建**制度(1分);经世致用(1分)。背景:
政治:封建**高度强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2分)。经济:
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壮大(3分)。文化:文化**,理学不务实际(3分)。
(2) 背景:政治:法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分)。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分)。文化:继承、发展了英国的启蒙思想(2分)
(3)不同:中国:未能推动社会的转型,影响力有限(2分)。
法国:为未来的资本主义制度设计了蓝图,并得以实现(2分)。原因: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具备了转型的条件(2分)。
(4)原因:交流不充分(2分);启蒙思想家需要利用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因素反对法国的封建制度(2分)。认识:充分的交流可以减少“误读”。 “误读”
是文化交流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为“误读”而停止交流。 “误读”有时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回答恰当合理即得4分)。
试题分析:(1)从材料“天下为主,君为客”、“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等可以看出明清进步思想的内容为反对君主**和主张经世致用。这种思想出现的背景要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2)法国启蒙思想出现的背景也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政治上是君主**的黑暗统治,在经济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上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3)中国和西方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出现了近代思想,但是中国的启蒙思想并未在社会上产生多大的影响,西方的启蒙思想却为革命做了**准备,归根到底是由于二者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造成的。(4)材料中出现的“误读”实际上是交流不充分造成的,启蒙思想家之所以看中儒家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反封建斗争。
从中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交流不能因为可能造成“误读”而不进行。
点评: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和清代戴震等。
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主张个性的自由等,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的准备。
(30分)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
3楼:捉摸不透丶脀
(1)(10分)说明: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
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2分);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2分);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使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2分)。(要求:史实1分、说明1分)角色:
继承者(或发展创新者、保存者)(2分);传播者(2分)。
(2)(12分)本质:文明的冲突与交融(2分)。(评价要求从变化、原因、影响等方面回答)变化:
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文化由排斥转向宽容(2分)。(若答出从“孔子或耶稣”变为“孔子加耶稣”可给1分)
原因:前期,民教矛盾尖锐(或中西文化冲突严重)(2分);传教士对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了解日益加深(或传教士自身素质的提高)(2分)。影响:
促进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扩大了中西文化交流(或促进传教活动的快速发展,教会形象明显改善;传教士通过缓和与中国知识精英阶层的矛盾,进而缓和了民教冲突)(2分);传教士所有活动的目的仍然是用**教征服中国,其宗教迷信和文化侵略的一面不可能改变(2分)。
(3)(8分)变化:从西方中心论到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2分)。
影响:答案一:19世纪,欧洲已完成工业革命,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西欧主要国家已实行代议制民主(2分);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成就巨大(2分)。
(若只答出“西方的强势地位促成了‘西方中心论’的形成”可给2分)。
答案二: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一战”和十月革命削弱了欧洲列强(或欧洲开始没落)(2分);世界各地区文化在激烈碰撞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2分),促使有的史学家开始从全球角度米认识人类历史。
答案三:20世纪50年代以米,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2分);世界格局发生从美苏两强对峙到多极化的重要变化(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崛起)(2分);各国、各地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或民主平等的观念、文明没有优劣之分的观念进一步传播并得到认可)(2分),促使更多的史学家接受全球史观。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于阿拉伯语”“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回答。第二小问综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概括。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来华传教士坚持“孔子或耶稣”的传教理念,要么孔子,要么耶稣,二者必居其一,反映了东西文明的冲突;从19世纪末开始,传教士大肆鼓吹“孔子加耶稣”,宣扬“耶稣圣教与中国儒教各虽迥异,道同本源”, 反映了东西文明的融合,据此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从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德国史学家兰克出版了《世界史》一书,这是一部典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史著作”“1917年,德国出版了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该书试图打破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史体系,创立新的宏观世界史的编纂体例”“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史学界出现用全球观点研究和撰写世界史的热潮”回答。第二小问首先确定其中的一个时段“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期”“ 20世纪中后期”,,再结合相关的历史时代背景回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
4楼:红颜一笑丿燡
(1)通过商路交流;借鉴其他文明;与其他文明并存。
(2)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
(3)因素:地理环境等在自然因素的阻隔,使早期文明交流局限于毗邻地区;经济**与科技发展等,拓展了文明交流的范围;政治制度与思想观念的不同,使文明呈现出复杂性;文明的多元与共享价值,使文明交流具有互联的意义。
启示: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文明交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观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图示内容分析归纳,依据图示中的“商路”“两河流域文化”“埃及文化”“腓尼基”等信息可得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首先通过商路进行交流,其次在与其他文明并存的同时借鉴其他文明。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归纳,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已学相关知识分析归纳,依据材料中“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在东西方的交流过程中对东方的认识不断加深,改变了对东方理想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中国衰落的同时欧洲却迅速发展,这便是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
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围绕所给材料及已学相关知识分析归纳,第一小问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首先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自然环境的阻隔影响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其次依据材料二可以得出**与科技的发展等因素使文明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最后依据材料三中“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可以得出文明的复杂性与多元化,使文明交流就更有意义了;第二小问启示需要学生依据材料主旨可以从文明的交流以及文明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河流及
1楼 小人保佑 1 4分 地势中部 北部 高,东部 西部 南部 低 2分 河流流向 2 分 。 2 8分 年降水量沿40 纬线由西向东减少 2分 原因 该半岛 属地中海气 候, 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影响 2分 ,由于该半岛中部地势高,东西低, 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多 2分 ,东部位于背风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下面是反映20世纪
1楼 色色 1 大跃进 , 人民公社化 运动。根源 左 倾错误。 3分 2 脱离群众,不实事求是,工程质量不过关, 腐败等问题。 3分 3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逐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