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句佛语,大概的意思是说 我是佛你是人,不论怎么样你还是人我还是佛

2021-09-26 07:13:06 字数 5377 阅读 9723

1楼:匿名用户

问佛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

是这个吗

2楼:醉生梦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

我想是这个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楼:筱额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

呵呵 o (*^__^*)

4楼:闭筠

佛?人?

佛?人!!

佛!!人!!

让人豁然开朗的佛语

5楼:**的春天

1.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心若轻浮要安心向下,

须知心净则国土静,

息心就是息灾.

2.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

——《大宝积经》

3.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4.从前种种 譬如昨日死 从后种种 譬如今日生 .

5. 佛者:“比丘杀人,何解?”

佛剑:“分说,不分说,不由分说!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6.心本不生 缘起而生 心本不死 缘灭而死

7.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8.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9.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10.得失随缘,苦乐无我.

1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2.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3.佛法是教我们用入世的态度积极做事,用出世的心态淡定做人。并不是消极面对人生,而是从容面对得失.

14.心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15.玉女者,谓颜貌端正,色相具足,身则冬温夏凉,于诸毛孔出旃檀香,口出青莲华香,言语柔软,举动安详;食自消化,非同世间女人,有诸不净,是名玉女宝

——《佛说七佛经》

16.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17.大部分人对佛经的指责,在于佛说放弃爱欲、不动心念,好像和死人一样。

有人说干脆自杀算了。

但是别忘了,即时自杀了,你也不会死的,还是要近六道轮回。

佛这样说是因为控制心性很难。

人间的苦,大部分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有多少爱,你在爱之前就知道没好结果,但是还是爱下去,然后跌入荆棘不可自拔,一边挣扎一边流血。

当然爱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东西,除了男人\女人外,还有钱、权、食物……

女人无法戒贪吃,男人无法戒贪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可是这两样东西没有给尘世男女很多好处,如果能放弃这种执着,不是很清静,很快乐。

谈何容易。

这就是学佛的原因,完全戒掉很难,那就努力戒掉。

18.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

19.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20.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21.佛说,红尘万丈,魔相从生,何必何苦。神说,人性最薄,情又如何,终究是破!

22.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

23.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愿我来世 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

24.欲为诸佛龙相,先做众生马牛

25.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流,问君身在何处?

26. 一花一天堂 一草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 一土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 心是莲花开。

27.因缘

汝负我命,我还债汝;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缠缚。

——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四》

琉璃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爱是时药叉共王立要,即于无量百千万亿大众之中,说胜妙伽他曰: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说妙色王因缘经》

无量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 《俱舍经》

心如铁要离生灭。把旧习般般,从头磨彻。爱欲千重,身心百炼,炼出寸心如铁。

—— 丘处机 《喜迁莺》

(来自丘处机的词,一并放上。他年少时曾将铜钱抛掷落崖,再一枚枚拾回。读了这故事这句子,方知修道惨烈如斯。)

28.宇宙在手,万化由心。

29. 只有自己才能造恶,

自己才能污染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不造恶,

自己才能清净自己。

净与不净只看自己,

无人能够清净他人。

------------- 法句经

30. 返观父母所生之身 若存若亡 不妄认四大为自身像 不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像

31.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32. 有 求 必 苦 ;无 欲 则 刚

33. 世人求爱,刀口舐蜜,初尝滋味,已近割舌,所得甚小,所失甚大。

34. 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缘无是可思量

35.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36.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37. 野狐问:圣人堕入因果么?

答曰:不被因果蒙蔽

38.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39.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40. 举头三尺有神明

41. 广钦老和尚:“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处,能行忍的人,福报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业障、开启智慧。”

42.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43. 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

--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44. 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45.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46.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47. 本来无有地,因地种花生,

本来无有种,花亦不曾生。

48.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四十二章经》

49.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50. 寒时水是冰,暖时冰是水,迷时结性成心,悟时融心成性。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佛国地狱,无非在你我一念之间。

51.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 今生作者是

52,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53.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

54.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界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5.  心经:心无碍,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56. 一念愚即般若绝

一念智即般若生

57. 独步天下,吾心自洁;如林中之象,无欲无求

58. 如月行虚空,清凉被一切;四种风所吹,不能令遏绝。

——《大方广佛华严经》

59. 《圆觉经》说:“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6楼:匿名用户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 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

7楼:匿名用户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变着生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请问这是“佛光”吗,请问佛光是什么?佛教所说的人有佛光是什么意思?

1楼 法藏 像莲花,花盖!,,无量寿经云 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昱烁,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 请问佛光是什么?佛教所说的人有佛光是什么意思? 2楼 墨陌沫默漠末 佛家认为佛光是菩萨头轮放射出来的光芒。 物理学里佛光是一种 日晕 。当阳光照...

求神拜佛是种信仰,还是种迷信,有人说求神拜佛也是一种信仰,求解释

1楼 卫宣 拜佛是迷信。 自个人图书馆 南传《大般涅盘经》述略 nextpage 四 《第四诵品》 记佛从犍荼村到脚俱多河的行事 佛每到一处,都说什么是戒,什么是定,什么是慧,以及修持戒定慧而达到解脱的果报利益。在犍荼村对比丘等的说法也是如此。离开犍荼村,佛先后来到了授手村 庵罗村 阎浮村 负弥城,...

佛经的第一句话“如是我闻”是什么意思

1楼 在经典的开头都会有 如是我闻 或 闻如是 ,那这是指什么意思啦? 佛陀临涅槃时,阿难尊者代表大众请示,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令人起信?佛陀说 在一切经典的经首安立 如是我闻 或 闻如是 一语。 这便是今日佛经以 如是我闻 闻如是 ,开头的由来。由于经典结集是由阿难诵经,故 如是我闻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