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古诗的意思,秋词刘禹锡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2021-04-14 08:26:48 字数 1660 阅读 7430

1楼:blackpink_罗捷

1、原文:

秋词其二(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版, 岂如春色嗾人狂。

2、译权文:

秋词其二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浅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2楼:袅袅轻烟

《秋词》是唐朝刘禹锡的七言绝句,原诗如下: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内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容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意如下: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把我的诗兴引发到了蓝天之上。

秋词刘禹锡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3楼:匿名用户

1115师回家了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到秋天人们就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说秋天胜过欣欣向

秋词的意思

4楼:樊广中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64653531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竹叶词刘禹锡注释和诗意,刘禹锡的《竹叶词》

1楼 匿名用户 竹枝词,共包括两首。 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 通 情 。 在本诗中,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 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

诗词中秋的寓意,有关中秋节的古诗有什么?

1楼 中秋》 唐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 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 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 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 更待银河彻底清 浩瀚广阔的夜空中 月亮象宝镜般升起 万籁无声 空中只有淡薄的云 遥望太空 这一轮满月 足以平分秋色 在那薄云的四通八达的大路上映照得千里光明 有关中...

描写秋味的古诗词,描写秋天的古诗大全

1楼 龙之腾必潜乃翔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 宋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