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芦叶船的问题。看着越开越远的芦叶船,你会产生哪些联想 快

2021-03-22 19:50:47 字数 4751 阅读 1748

1楼:匿名用户

我会想到祖国会飞黄腾达,

2楼:匿名用户

它载着我的心漂向远方

《芦叶船》一文你从作者放芦叶船后产生的联想中体会到了什么? 15

3楼:开不败的野花

《芦叶船》这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ta告诉我们梦想之船驶无尽头,我们要有梦想,要会追求梦想,要向着梦想前进。

芦叶船的内容

4楼:小衣

1. 原文: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芦叶也越长越多。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儿。

从我家到学校有一里多路,要先往西走,过了小木桥,再沿着竖河往北走。这条竖河比一般的小河水面略宽一些,所以,我们常常在这里做芦叶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

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的大船。我们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往河**轻轻一放,保险翻不了船。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

我们就用芦叶卷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春天,在我们上学路过的这条竖河里,几乎天天能见到我们做的芦叶船。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去寻找头一天做的船,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跟着表哥一起到长江边去。从我家出发,沿竖河一直往北走,约二里多路,就能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了。表哥比我大六七岁,他更会做芦叶船。

他说:“我的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

我不信。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

“不信就试试!”表哥说着,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帆的船,在船底上吐了口唾沫,轻轻地放进江水中。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我又惊又喜。

我们上学路过的竖河,是直通长江的呀,那我们做的芦叶船,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长江是通向东海的,那我们的芦叶船,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

2. 文章详解:这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是“我们”放学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正是通向长江、通向东海的小河和那放在小河里的芦叶船,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采芦叶做小船玩。这部分交代了“我”家乡的环境——河道特别多,河边长着芦苇。在“我们”这些喜爱玩芦叶船的小孩儿的眼中,当春天河边冒出芦苇时,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当芦苇上长出第一片芦叶时,“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这是多么有趣的比喻!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当芦苇渐渐长高,芦叶越长越多时,“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

第二部分(第3—8自然段),这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写“我们”放学后常常做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里,放到长江里。

第3自然段先写做船,“大篷船”“小舢板”“三桅帆”“五桅帆”,真是多种多样,手艺高超;再写放船,“吐上一口唾沫”,“轻轻地一放”,“保险翻不了船”,真是玩得聪明;“卷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真是玩得有声有色!第4自然段写联想,从“找不到的——远航了”,“靠在岸边的——进港了”,可以看出“我们”在想象中自得其乐。

第5—8自然段写“我”和表哥到长江边去放芦叶船。

这部分写“我”听表哥说芦叶船放在长江里也翻不了,开始不信,后来看到表哥做的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我”又惊又喜。于是又产生了更奇特的联想:竖河通长江,长江通东海,“我们”的芦叶船是不是也飘到东海里去了呢?

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天真儿童的奇思妙想,更表现了生活在水乡的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参考资料

芦叶船朗读|芦叶船课文原文 - 语文网:

https://yuwen.chazidian.***/kewendetail3188/

5楼:匿名用户

本文讲述了江南水乡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纵横交错的河道旁,绿如风帆的芦叶随风摇曳。水乡的孩子们从普通的芦叶中找到了快乐。

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普通的芦苇叶做成各种芦叶船,让小船装载着儿时的美好愿望驶向远方。作者生动而细致的描写,表现了江南水乡孩子的生活风貌,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怀念。(希望能帮到你)

课文《芦叶船》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这些联想

6楼:纳姐看世界

“我们”放芦叶船时,“有的找不到了”联想到“可能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联想到“我们就说进港了”。因为有这些联想,让”我们”自得其乐,也表明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对快乐童年的赞美及回忆。同时芦叶船也承载着想像,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梦想及向往

7楼:葫芦八娃儿

人的意识一直是动态的,就是一直在变化,随时有可能联想起其他食物,你可以看看意识流**感受一下

8楼:匿名用户

文中“我们”不曾有过联想

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扩句最少扩两处

9楼:匿名用户

按要求扩句如下: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10楼:匿名用户

扩句:芦叶船加速向远处开去,越开越远,越开越快,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放芦叶船的时候作者联想了很多,下面描写放风筝的一段话,让你联想到什么

11楼:匿名用户

描写放风筝一的话让你联想到什么

12楼:匿名用户

《芦叶船》这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告诉我们梦想之船驶无尽头,我们要有梦想,要会追求梦想,要向着梦想前进。

13楼:匿名用户

一个在天上飘,一个在水面游

芦叶船作者吴珹简介

14楼:金果

上海崇明人。中**员。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

历任北京新华社工作人员,中共安国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河北歌声》副主编,河北省文化厅研究室副主任、副厅长。河北省歌词研究会首届会长,河北省老年文艺协会第二届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相关作品有《红尘思絮》等。曾在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华文报纸上发表过。

15楼:柯玉

吴珹:历任北京新华社工作人员,中共安国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河北歌声》副主编,河北省文化厅研究室副主任、副厅长。河北省歌词研究会首届会长,河北省老年文艺协会第二届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相关作品有《红尘思絮》等。曾在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华文报纸上发表过。

作品:著有长诗《登天颂》,儿童诗集《萤火虫》,童话集《欢乐的牧场》、《有趣的蚂蚁社会》,儿童散文诗集《美丽的童心》、《荷叶上的露珠》、《蒲公英》、《乡野的童话》、《豆花庄的小家伙们》(列入《世界华文少儿文学》丛书系列),游记《亚澳美欧见闻》、《吴峎儿童文学选》,电视剧剧本《宁宁》等。

散文诗集《美丽的童心》获中国1979年-1988年新时期优秀少儿文艺读物奖一等奖,儿童表演唱《足球赛》获全国五届群星奖金奖。

芦 叶 船

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

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芦叶也越长越多。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儿。

从我家到学校有一里多路,要先往西走,过了小木桥,再沿着竖河往北走。这条竖河比一般的小河水面略宽一些,所以,我们常常在这里做芦叶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

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的大船。我们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往河**轻轻一放,保险翻不了船。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

我们就用芦叶卷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春天,在我们上学路过的这条竖河里,几乎天天能见到我们做的芦叶船。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去寻找头一天做的船,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跟着表哥一起到长江边去。从我家出发,沿竖河一直往北走,约二里多路,就能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了。表哥比我大六七岁,他更会做芦叶船。

他说:“我的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

我不信。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

“不信就试试!”表哥说着,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帆的船,在船底上吐了口唾沫,轻轻地放进江水中。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我又惊又喜。

我们上学路过的竖河,是直通长江的呀,那我们做的芦叶船,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长江是通向东海的,那我们的芦叶船,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

16楼:匿名用户

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舨。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

什么的芦叶船填空

17楼:sobo衣饰

小巧的芦叶船、精致的芦叶船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