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德罗尔应对逆境的政策原则有哪些

2021-03-17 08:26:49 字数 3418 阅读 8284

1楼:百度网友

德罗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逆境决策研究专家,他的逆境中政策制定原则主要有:社会改造原则、达到临界质量的原则、有选择的激进主义原则、准备承担风险,避免万一原则、产出价值优先原则、能动乃至强制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德罗尔逆境中政策制定原则对我国逆境中政策制定的启示是:

理性认识制定政策所要应对的逆境,加强决策机构的权威,提高**应对逆境的能力,适当采取有选择的激进主义模式,坚持政策的产出价值优先.

什么是逆境?逆境中的公共政策制定需遵循什么原则

2楼:平常心新号

逆境 nìjìng

不顺利的境遇:身处~。

求叶海卡*德洛尔的《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等

3楼:朱秦文湘

没找到电子书 有一个读书笔记可以给你参考

读书笔记《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一、公共管理的发展范式转变

1.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形成于本世纪20、30年代,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斯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和威尔逊、古德诺等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

早期公共行政学采取了形式主义或静态的研究方法,注重对官僚体制的分析,忽视了对行政行为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它将政治与行政(即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执行)分开,忽视了政策制定以及政治因素的地位与作用;它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及过程仅仅抽象为若干原理或原则;

2.新公共行政学和政策科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管理研究新范式的出现,拒绝了传统公共行政学政治-行政二分法和官僚体制理论;强调政治与行政的连续性以及行政管理与价值的关联,并寻求具有灵活性的行政组织结构。因此,分权、权力下放、项目管理、组织发展、责任扩大、冲突和顾客至上成为新公共管理分析组织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

3.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途径兴起。

针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过分强调的组织结构(官僚体制)的研究,将政治(政策制定)与行政(政策执行)分离等弊端,政策科学的倡导者主张一门以政策制定系统和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端正社会发展方向,改善公共决策系统和提高政策质量为目标的新学科,从而形成了政策科学研究的新范式。70、80年代,政策科学加强了对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尤其是政策执行及评估的研究。这种由政策制定向政策执行的研究重心转移,构成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公共管理”范式出现的一个契机。

4.80年代中后期,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公共部门管理实践特别是**改革实践的推动下,英美等国出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这种运动的目标是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公共行政学、经济学、政策分析、管理学等多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以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实践发展需要。新公共管理学更多地从经济学的途径来研究公共管理尤其是**管理问题,它被人们称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新政策管理理论”或“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学”;它提供了一种当代公共管理的新模式,在处理公共管理实践尤其是**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时提供了一整套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新思路。

二、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原则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社会的秩序状况简单地把社会型态划分为常态社会和非常态社会。一般来说,常态社会表征为制度规范、社会理性、政局稳定、生活有序,非常态社会表征为制度混沌、社会病态、问题丛生、生活无序。根据叶海卡德洛尔(yehezkel dror)提出的三种公共政策制定类型,即“繁荣时期的政策制定”、“严重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和“巨大灾难形势下的政策制定”,们也可以推导出社会共同体所存在的三种公共政策范式:

顺境型政策范式、逆境型政策范式和危机型政策范式。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改造性原则。顽固的社会僵化妨碍了诸如生活方式、追求目标、经济社会政策等方面必须的调整和变革,并使变革与调整不可能通过社会的各个方面自发的过程而实现。这一切便产生了对社会改造的需要,只要改革者抛弃了教条主义,他们必然面临这种选择。

然而,从技术和政治上看,许多社会改造都是十分艰难的,它要求改革者具有的精神素质远远超过目前所能达到的水平。

2.临界点原则

社会改造都有一个限度或阈值问题,其阈值取决于社会的原动力、规模与复杂程度、社会状态是稳定的还是动乱的、各个具体领域以及其它因素。改革者的社会改造要取得一定的效果,必须达到一个适当的临界点,才能足以对其改革对象产生变革性的影响。若社会改造的力度不够,必将不痛不痒,产生不了预期应有的社会效果。

若社会改造的力度过度,必将产生社会动乱,导致改革者难以意料的恶果。对经济改革而言,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就有一个临界点问题;对政治改革而言,社会稳定、政治参与度、政治冷漠度也存在一个临界点问题。

3.有限激进原则

大多数的改革都会存在着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渐进的方法相对易于分析、采纳和执行,有时候伴有造成不如意和意外后果的小危险,但是,渐进的改革对阈值高的现实和受传统束缚的公共机构或既得利益集团与个人产生的影响甚小,难以达到社会改造预定的目的;另一方面,全面的、激进的现实变革却通常是不可行的,而且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和代价。因此,改革者要摆脱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就必须在这两难之间冲出一条血路,那就是坚持有选择的激进主义原则。

4.风险与责任性原则

面临未来不确定时,改革者的任何改革方案都具有博弈(赌博)性。这就使确定适当的风险标准、准备承担责任,成为一个主要的改革原则。事实上,当改革者处于严重的逆境时,而且如不进行坚决的干预,逆境可望还会继续下去时,假定不冒重大危险的策略只是一种幻想。

如果不扭转逆境而让它继续发展,这无论如何都会有很大的危险的话,准备承担风险也就成为一条必不可少的原则。

5.产出价值优先原则

一般说来,任何一项改革方案都可能受到两套不同的价值、目标和要求的支配(例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名”“实”之争)。一套在产出方面(实),也就是改革方案对现实产生的影响、后果方面的价值、目标和要求;另一套则属于制定改革方案的形式价值方面(名),如旧有的以及特定的意识形态、公众参与、公开性、民主化、平等与自由以及决议所影响的全体对象的同意等等。在制定改革方案时,改革者也常常处于这种两难的境地,即在满足形式价值与满足产出价值之间如何分配相对权数,是形式价值优先还是产出价值优先呢?

这是身处逆境的改革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产出价值优先原则认为,与自由、公平、民主的形式相比,在逆境形势下,实现旨在应付逆境的产出价值更为迫切。因此,逆境要求优先满足改革方案的产出价值。

相对来说,在较为顺利的时期,形式价值可得到较重的权数—更多的考虑。换句话说,“不搞争论”,用实践去作为检验命题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是这一改革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本世纪80年代中国进行的农村改革和经济特区的试验,便是一个最成功的例子。

6.能动强制性原则

社会改造和临界点原则这两条原则已隐含了一种需要,即改革者的改革方案需要具有能动性,必要时需要强制性。面对各种僵化的体制和机构以及保守分子,改革者会遇到他们的各种抵制和反对,往往需要在上层的控制与指导下,改造社会的某一重要方面,这种需要就使能动的改革方案成为一条必要的原则。因为只有能动的改革方案才能战胜旧体制、旧势力的惰性,战胜那些抵制改革的力量。

换句话说,为了应付逆境,改革者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以制定和执行强硬政策。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政治家与政治学家强调****的高度权威性的根本原因之一。事实上,改革者遵循这条原则的能力对他们能否继续将改革推行下去完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楼 匿名用户 一 诱发性原则 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是创设教学目标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创设教学情境时,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