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如何死的

2021-03-09 10:47:40 字数 4906 阅读 7394

1楼:9点说史

刘伯温是患病而故的。

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功臣,甚至有点功高盖主。在明朝开国之后,刘伯温不贪名利,也不以功劳自称,一再的自谦,只是被授予了伯爵,封为诚意伯,年俸禄比同等级别的爵位低很多。

但就是如此,刘伯温为人刚正不阿的性格,依旧惹恼了当权的宰相李善长,甚至胡惟庸等人,他也逐渐不受朱元璋信任,心灰意冷般的退出了政治舞台,归隐江湖,时年只不过是60岁。

在刘伯温故居附近有个叫谈洋的地方,那里是盐贩子和盗贼甚行之地,刘伯温看不惯,就委托自己的儿子上奏天听,建议朱元璋在这里设立巡检司,来管理这一片伺机作乱的刁民。

但是就是这么一条善意的建议,反倍胡惟庸反咬一口,认为谈洋临海面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刘伯温想要占为己有,做一个自己的墓地,只不过遭受当时居民的阻挠,因此想设立巡检司,方便管理那些对他不满的群众,事情的起源就是刘伯温的私心。

随之,朱元璋下令把这份奏折给刘伯温知晓,刘伯温知道这是给他的提醒,希望他能够处理好此事,不然谋反的大帽子就会套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无力回天。

刘伯温所能想到的就是上京面奏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不想见他,刘伯温明白自己深受冤枉,但是也无法受君主谅解,深表心灰意冷,卧不久就倒在床。

胡惟庸带着所谓的补药去看望刘伯温,刘伯温吃了之后,胸口难咽,病情加剧,朱元璋依旧不理财刘伯温的上奏,只不过是派人得知刘伯温已经病倒不能下床了,传他可以坐官船返回故居。之后的不久,刘伯温就这么逝去了。

有人说胡惟庸毒杀刘伯温,这是朱元璋授权的,但这已经是不解之谜,我们不得知,但是可以知道是朱元璋在建国之后,心性变了,开始怀疑功臣,并且残害功臣,这也是加剧刘伯温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扩展资料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

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

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

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

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2楼:路查的太阳树

神机妙算刘伯温是到底怎么死的?老梁揭秘真相,句句都是真言!

3楼:微雨町

两种说法:

一、胡惟庸毒死说:

关于刘伯温在大明建国后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民间素来有个传说,这个传说很值得人思考,也很耐人寻味。

话说在当时,缙云船埠有个叫郑汝壁的人,他的本事比刘伯温还要高。朱元璋听说郑汝壁的本事很大,就一心想请他出山为自己效力。

选择好日子,一天朱元璋和国师刘伯温就来到了船埠头,他们见到桥东头的一个山岙里有人正在竖屋,一班人正在竖阊门。刘伯温看后吃惊地说:“这是什么人选的日子啊?!

今天是火德星君值日,怎么可以竖屋呢?”

这时,一个人回答道:“不要紧,今天有紫微星转过,不会烧的!”

刘伯温听后大吃一惊,紫微星就是朱元璋过转呀,他赶忙和答话人施礼相见,不料,此人正是他们要找的能人、奇人郑汝壁。

后来,经过各朝历代,果然这座阊门经过了多次火烧,也都没有被烧掉,一直到“*****”之前,那座阊门都还立在那里。后来因为建供电站,才平掉了,这是后话,不是刘伯温,也更不是郑汝壁所能追究,和所应追究的!

朱元璋、刘伯温找到郑汝壁后,谈话很投机,于是也就成了好朋友。可是君王真有好朋友吗?

那天夜里,郑汝壁请朱元璋和刘伯温一起到城里去看戏。刘伯温说:“还是不去了吧,今天夜里是要下雨的。”

郑汝壁说:“没关系,雨是子时才能下得下来,而戏却是亥时就结束了的!”

于是,三人就去看戏了,果然,天空下雨就是在他们回家之后才发生。至此,刘伯温知道郑汝壁的本事要远远超过自己。就这样,郑汝壁也就顺理成章地做了国师,后来人们也都习惯性称为郑国师。

明朝建立后,郑汝壁马上就告老还乡了,同时还劝刘伯温不要贪恋权位,及早告老还乡才是正事,因为伴君如伴虎,很快就会有杀人之祸的。刘伯温不信,仍然在朝中效力。不料后来朱元璋真的要杀他,刘伯温此时才知道后悔。

亏得刘伯温机灵,故意对朱元璋说“赦”字不会写,伸手就让朱元璋教他。朱元璋就在刘伯温的手掌上写了个“赦”字。于是,刘伯温就高举着这个写着“赦”字的手,说是朱元璋特意赦免了他,一路急匆匆地逃出了宫去。

等有些**狂的朱元璋醒悟后,他就勃然大怒,派兵去追杀。追兵到了刘伯温的家后,只见一个口棺材靠上屋柱上,上面写着“在生靠主,死后靠柱”几个字,很明显这是讨好皇帝的。但即便这样,追兵仍不肯罢休,他们还将棺材锯下了一段,想把刘伯温的头锯下来,让他死无全尸。

不料棺材头被锯下来后,却是一段空空木头。原来,这是刘伯温女儿的主意——等到父亲逃回家自尽后,故意把棺材做长了一个头。后来,朱元璋看到了那八个字,终于良心发现,也就不再追究了,给刘伯温留了个全尸。

据传,刘基病后,胡惟庸曾派太医前去为其诊治,并为其大开药方。可是刘伯温服食后,不仅疾病没有好转,反而感觉腹内有一个大如拳头的异物囤积于内,阻断机体的正常运转。由此病势日益加剧,三个月后,便撒手人寰。

因此,后世多有传言说是胡惟庸毒杀了刘伯温,与此说并存的观点是——胡惟庸是在朱元璋的授权示意下毒杀了刘伯温,真正的幕后**其实是朱元璋。当然还有另一个说法,那就是刘基是属于自然死亡的,怨不得任何人。

这三种说法中,比较有争议的,自然是属于前两种了。毕竟刘伯温仅仅归乡一个月就去世了,这实在是耐人寻味。那么,如果假设这两种说法分别成立,胡惟庸或者朱元璋的杀人动机是什么呢?

深究下去,刘伯温与胡惟庸其实是蛮有过节的。当年刘伯温与朱元璋论相之时,曾将胡惟庸比做成小马,喻其其实是不能担当丞相之重任的,这样就导致了胡惟庸怀恨在心。但是洪武八年(1375)刘伯温已远离朝政,作人低调,谨言慎行,完全像个山野村夫一样生活了。

若不是朱元璋还时常致书山中与其讨论国事,只怕刘国师早已自动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胡惟庸在此时,难道还容不下刘伯温吗?

非也,非也!朱元璋亲口承认胡惟庸毒杀刘基一事是在15年之后,也就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在与刘基的次子刘璟谈话时数次提及,而那时胡惟庸早已问斩,死无对证,信与不信全凭人心了,此时,朱元璋怎样说都可以。

其实,当年胡惟庸挟医往候,刘基自己也是深有警觉的,因为黄鼠狼给鸡拜年。所以刘伯温当时也曾上表皇帝此事,但朱元璋当时不予理睬,甚至在刘伯温死后4年中也没有任何人提及他死得蹊跷,要求彻查等。直到洪武十二年(1379)十二月,御史中丞涂节状告左丞相胡惟庸及御史大夫陈宁等谋反时,才一并道出了胡惟庸令御医毒杀刘伯温一事。

二、朱元璋主谋说:

所以,真正的答案恐怕是朱元璋自己不想“有动于衷”吧!因为从朱元璋为刘基一事的翻案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很多很多。

左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问斩,甚至被灭族;右丞相汪广洋因包庇和知情不报等罪也被诛杀。这简直是延续4年多的慢放版“二桃杀三士”的续写——刘伯温、胡惟庸、汪广洋,这三大巨头功臣,被一一诛杀,但从朱元璋的表面说辞可知,这些统统与他无关,而且他还是一个最大的好人。反过去看,自然最大的赢家要数朱元璋了,因为他借助一事,就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政治大清洗,为保大明江山代代相传而铲除异己,将他所忌讳的人一网打尽。

传说就连太子朱标也看不惯父皇的杀戒大开,便婉言劝诫父亲不要再滥杀无辜,这样恐怕有伤和气,当时朱元璋并没有立马做出反应。第二天,朱元璋故意将一根荆杖扔在地上,然后命太子捡起来。太子当时面露难色。

此时,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拿,为父帮你把刺拔掉,再交给你,这样岂不更好?”

这虽只是一个传说,但无风不起浪,这个传说更能形象地说明朱元璋的真实意图。

其实,神机过人的刘伯温对朱元璋的这种心态早就有所了解,而且为了自身的安全,他也曾数次固辞不愿受爵,后来无奈被封为诚意伯之后,又马上急流勇退,这已经是他最明智的选择了。可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到底又能退到哪儿去呢?再说,他也没有完全做到全身而退,这样恰恰就成了朱元璋的最佳利用对象。

一方面,朱元璋可以密令胡惟庸去毒杀刘基,以报当年评说自己能力只堪作“小马”之仇,而就在胡惟庸认为自己安全,可以飞扬跋扈时,这又授给了朱元璋的口实,再把其毒杀刘伯温一事,对刘伯温子孙及天下人说出,那么杀胡也就自然成了顺理成章之事了,胡惟庸再聪明,他也是有口难辩。既然已成事实,皇帝,胡惟庸自然是咬不动的,难道他还能向天下人申辩说:“是皇上命我毒杀刘基的”?

因为即便这么说又有何用,又有谁会信他呢?说还不如不说。而胡惟庸,何以要谋反呢?

如果在他意识到唯有谋反才能有唯一一线希望自保的情况下,您说他会做何选择呢?以此推断,告密者涂节也被赐死就绝对不会让人费解了——让会沉渣泛起的所有人都永远地闭上嘴,来个省心省力的杀人灭口,死无对证,这岂不是最好的一种做法吗?

刘伯温的死,是朱元璋亲手编制出的导火索,然后再亲手点燃它,引爆,炸掉他想炸的所有人。让他们全部血肉模糊,永绝后患。

所以,以此看来,若说刘基是死于胡惟庸之手,倒全然不如说是刘基是死于朱元璋之手。其实只要稍稍想想,这也绝对不难理解。如若当初没有朱元璋的允许,胡惟庸又怎敢大胆令御医对刘伯温下蛊呢?

要知道御医可是只受皇上支配的瞧病者。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以刘伯温的才智,恐怕在朱元璋对自己的奏表置之不理时,刘伯温就早已明白朱元璋处心积虑究竟是为了何事了。

哀莫大于心死,用自己的全部精力与才智,出生入死地为其效力,建立起煌煌巨业,结果自己退避三舍仍不能得其善终……,那么,最后的刘伯温所能选择的只是在一种遗憾中,慷慨赴死,从容离世,以自己的死让后世人明白……

刘伯承的一只眼睛是怎么瞎的,刘伯承的眼睛是如何失明的?

1楼 ng刷粉妠 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刘伯承率领川东护 第一支队的部队对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 ,纷纷掉头奔逃。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 人数不多,便伺机掉头反扑。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

刘三姐的死因?刘三姐是被害死的吗

1楼 星空的花朵 关于刘三姐原型身世,说法颇多。据广西县志记载 刘三姐原来出生在天河县下里的蓝靛村 今罗城下里乡蓝靛村 ,那里还有她故居的遗址,那村刘姓的族谱还有记载。 下里离罗城的县城很近,刘三姐常到罗城去唱山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罗城城关的多吉寺的后殿正中供奉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称之为 三姐...

刘三姐是怎么死的,刘三姐怎么死的

1楼 匿名用户 刘三姐在家排行老三,真实名字无从考证,自幼爱唱山歌,当地人把他视为歌仙,至于她的仙去,传说也非常多,据资料记载她是投河而亡的。 2楼 匿名用户 据说是,为情所困,投河而死。 3楼 匿名用户 宜州县志记载,宋朝的时候,在宜州下枧村有一女子,名刘三姐,好山歌,以歌会友。 后为情投下涧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