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减速法

2021-03-07 18:32:59 字数 6587 阅读 4094

1楼:匿名用户

教学内容

1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美丽的动物园”的动画情景,使学生较熟练地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3.动口编故事,动脑**,进一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初步理解加、减法含义的基础上,较熟练地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电脑软件、动物园**、录音机。

学具准备

图板、皮球,每个同桌一套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复习一下10以内的加减法。

(1)要求: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4+58-69-32+63+4

10-28-45+57-21+5

(2)下面请大家看算式,想得数,拍手表示。

微机依次显示:

9-42+56-310-43+6

2+86-24+45-310-9

二、新授

教师板书课题“用数学”。

1.师:请大家和老师一齐去逛逛动物园,希望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把你看到的编成一段段有趣的小故事,并且提出问题,让你们的小伙伴来解答。

(微机显示动画片)

2.师:动物园逛完了,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3.师:下面全班进行交流,请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1)生:从花果山上跑来5只猴子,跳到树上3只,树下有几只?

师: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生:解决这个问题用减法计算,算式是5减3等于2。(板书:5-3=2)

(2)生:问题是“树下有几只”,所以要从5只里面去掉跳到树上的3只,得出来的数就是树下的2只。5减3等于2。

师:哪位同学接着说?

生:今天,我们去逛动物园,我看到3只顽皮的猴子跳到树上,还有2只在地上玩耍,一共有几只猴子?

师: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谁会解决?(同桌互相说说)谁想说给大家听?

生:3加2等于5。(教师板书算式)

师:哎?两位同学编的都是关于猴子的故事,怎么这次不用减法计算而用加法计算呢?(同桌讨论)

生:要解决“一共有几只猴子”这个问题,就要把树上的3只和树下的2只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计算。

(3)生:动物园里有5只猴子,2只小猴子在地上玩耍,有几只跳到树上?

师:“有几只跳到树上?”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生:解决这个问题也要用减法计算,算式是5减2等于3。(教师板书算式)

师:我真的不明白,这次怎么减“2”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因为提出的问题是“有几只跳到树上”,所以就要从一共有的5只猴子里面去掉地上的2只,得出来的就是树上的3只。

(4)生:我先看到了4只熊猫,又看到从树后走来3只,一共有几只?

师:同桌互相说说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同桌说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5)生:有6只可爱的小白兔参加赛跑,逃走了2只,还有几只?

师:这个问题谁来解答?

(生答略,师板书)

师:谁同意他的意见?你们是怎样想的?同桌交流交流。

师:你们还能编出别的故事吗?

生:动物园的王叔叔养了2只小松鼠,还养了1只大黄狗,一共养了几只动物?

师:大家一齐说怎样列式?

(生答略,师板书)

师:今天逛动物园的收获真大。好,我们先说到这儿,请大家休息一会儿,一齐来看拍皮球表演。

三、课中休息

伴乐表演拍皮球。

师:同学们,我想请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吗?(生答略)谁知道怎样计算一共有几个人拍皮球?请写在作业纸上。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生答略)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你们能想出那么多的好办法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四、开放题

2.同桌合作,摆图、编故事、提问题、说解题方法。

3.分组交流(教师巡视)。

4.你们认为哪个同桌摆图摆得好,故事编得有趣,请他们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提名后依次显示各图并进行交流)

视屏显示上图。

生:同学们用零花钱买了10个书包,送给山区小朋友8个,还剩几个?

师:同桌互相说说怎样解答这道题。(以下略)

五、全课小结

今天,大家表现得都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哪些新的本领?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问题要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愿每个同学都学好数学。

2楼:冷米

用食物教学。几块糖或蛋糕什么的,一边吃一边学。在学校找游戏,几个人一伙,走了几个人。或者数桌椅之类

3楼:匿名用户

教他们数手指头。真好十个。用手比划。学得很快。有钱就拿十块一元的零钱。小孩就是认识钱。只要把教学和钱挂上勾了。学得更快更好。

4楼:小草

哈哈!首先要让孩子感兴趣,用一些实物孩子会更感兴趣,比如让孩子分糖果之类的游戏,如果还是不感兴趣,就给他报个珠算或心算班,老师有很多方法!

5楼:匿名用户

十以内的加法入手,如一加二等于三,那么三减一就等于二,记住求两个数的差就是通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过程

怎样使一年级学生很快记住10以内加减法

6楼:beling不琳

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帮助小朋友很快记住10以内加减法:

可以与生活中可以用数量概念表达的物体结合。比如苹果、桔子、荔枝、西红柿、芒果等,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也可以让他知道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要巩固成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给孩子出题目。只要有个空闲就可以提问,语速要快,这样给孩子一种紧迫感,可以锻炼他快速思维提升效率的习惯。随口就可以说出3+2、4-3、4-2等等,只要孩子答对了,就要表扬他,“真棒”“真厉害”“真聪明”等。

十以内的加减法要让他特别的熟练。不要过快,一定要让孩子极其熟练才行,要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循序渐进,效果最好。

计时策略要给孩子采取计时方式做练习,也可以给孩子出题计时,孩子来完成,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提高他练习的乐趣。超时了就给予奖励,慢了就请下次继续加油哦!

让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不是算会那道题,而是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比如:4个苹果,可以分成1个和3个苹果,也可以反过来说是3个和1个苹果,同时,1个和3个苹果(或者3个苹果和1个苹果)合起来就是4个苹果。

也就是说: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拓展资料:

加法加法是基本算术运算。简单来说,加法将两个数字结合,成为一个数字,称之为“和”。把多于两个数相加,可以视为重复的加法;这个过程称为求和,包括在级数中把无穷多个数相加。

1的重复加法是计数的最基本的形式。

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的单位元是0,也就是说,把任何数加上0都得到相同的数。另外,加法的逆元素就是相反数,也就是说,把任何数加上它的相反数都得出单位元0。

例如,7的相反数是(-7),所以7 + (-7) = 0。

减法减法是加法的相反。减法是求出两个数(被减数和减数)的差。如果被减数大于减数,那么差为正数;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那么差为负数;如果它们相等,那么差为0。

减法既不满足交换律又不满足结合律。由于这个原因,把减法视为被减数和减数的相反数的加法通常是很有帮助的,也就是说,ab=a+ (b)。当写成加法时,所有加法的性质都成立。

7楼:帅帅一炮灰

掌握的方法:

先让孩子掌握加法,因为减法是加法的逆向思维。。

多多的联系实际(知识**于生活),方便理解。因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经过加工总结出来的会有一些抽象。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多进行计算,重复得以熟能生巧。

提供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减法都是加法的逆向,通过具体题目更好理解):

2+4= 6-4=

6+3= 9-3=

8+1= 9-1=

2+4= 6-4=

7+2= 9-2=

8楼:mqf小峰

平时要和孩子多互动,可以以游戏等方式,主要得培训孩子兴趣,不要太大的学力量

9楼:匿名用户

首先10以内加减法是小学数学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就好像乘除法计算中的“小九九”一样,都是需要孩子去背的。那么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可能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无法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去。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于孩子还小可能无法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那么就先从兴趣开始吧!

多多的联系实际(知识**于生活嘛)因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经过加工总结出来的会有一些抽象。也许多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会更加容易被接受。举个例子如果你问孩子:

“ 喜洋洋和灰太狼 中羊和狼一共有多少只啊?”

我想他会告诉你的

10楼:匿名用户

这种方法,应该让孩子自己算,动脑筋,给奖励,他们就会听话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上20以内的加减法怎么让孩子记得快学的快

11楼:破费特英

家长要根据小孩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进行训练。

最好从最简单的开始。如果第一次达不到参考标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同一内容,可设置多个练习。

开始训练时,家长可以用手指压住8+3=,然后突然放开手指,旋即又压住,让小孩来认这个“字”。

数**算本身是枯燥抽象的,例如1+1=2,最终结果就是2不可能是3,没有道理而言,孩子必须接受并记住产生条件反射,循序渐进,熟能生巧,反复练习,这个没有捷径的,只有这样速度和正确率才能得到提高,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试试:

1、10以内加减法需运算自如,速度快、正确率高,这是基础。

2、先少后多,先从20以内加法开始,循序渐进。

3、20以内加法ok,再练习减法。

12楼:star枪王

15与13,18与16,19与17加,减,来回算,记住先让孩子有成就感,如先易11+19=?

15+5=?17+3=?

做对后,一定要多夸聪明,提示有耐心,如果发火,还不如让孩子玩

13楼:百度用户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一般的孩子在学前班时就学会了10以内加减法,进入小学后,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稍加练习也能熟练掌握。但是,孩子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不是那么轻松了,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大大下滑,计算的准确率也降低了,两极分化初露端倪。

有的学生由于计算速度跟不上,开始拖拉作业,成为数学学习困难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的困难呢?我认为,这和我们运用的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有关。

算法不外乎数数法和数字推理法,数数法就是通过数数来计算,包括借助实物数数和单纯数数两种。数字推理法指的是包含凑十法、拆分法等的运用数字进行推算的方法。然而,数字推理法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高,需要的思维步骤也多,并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最终到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

以运用最为广泛的凑十法为例,求9加6等于几,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就需要这几个思考过程:

一.判定该题是不是进位加法;

二、如果是进位加法,怎样才能凑成10。这样确定方法后才能进行下面的运算:9+6=9+(1+5)=(9+1)+5=10+5=15 从上面的运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过程,而且属于不能直接运用题中数据,需要拆分才能进行简便运算的一类。

所以,看似简单的凑十法,其思维是不简单的,包含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它的认知基础与一年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计算的困难。 那么,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呢?我是这样做的:

20以内进位加法: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只要将其转化为学生已经掌握的10以内减法就行了,归纳下来口诀是:“加九减一,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

”怎样用口诀,以“加九减一”为例,“加九减一”是指一个数与9相加,将这个数减去1作为它们和的个位。例如:8+9=()就拿8减去1结果7,用7来作和的个位,即8+9=17, 5+9=()就拿5减去1等于4,用4来作和的个位,即5+9=14“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的方法同上。

20以内退位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内退位减法转化为10以内加法。口诀是:

“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

”如何用口诀,以“减九加一”为例,“减九加一”是指一个数减去9,将这个数的个位加上1所得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例如:17-9=()就拿17的个位7加上1结果是8,即17-9=8,13-9=()就拿13的个位3加上1结果是4,即13-9=4“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与“减九加一”的方法一样。

一年级学生还不能正确的行抽象思维,采用以上方法,能使习惯依赖摆实物来计算的学生脱离实物也能快速准确的算出结果,避免了死记硬背,盲目多练,提高了运算速度,降低了出错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怎么教会一年级数学进位加减法,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进退位该怎么教

1楼 匿名用户 最简单就是和他玩游戏学数学。这样能打开小孩的思维想象,联系生活 2楼 2012夕 拿些木棍教学数数记多了就会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进退位该怎么教 3楼 匿名用户 首先,使用这种方法以前,必须要说好这个人的20以内加减法是熟练的。 加法 把这两个加数的个位和十位拆开,如1...

如何教好小学一年级数学,有什么好方法教好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比如讲

1楼 wn初初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他们的学习观念淡薄,还不知道知识和学好知识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他们已经习惯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玩玩乐乐 跳跳蹦蹦 另一方面,刚过了两个月的暑假,娇惯自由。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培...

如何教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如何教好五年级数学

1楼 匿名用户 1 首先要了解五年级数学教材的教学目标 课标 2 读懂 读透各单元的知识点 重点 难点 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 3 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4 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式 光盘教学 多 教学等,实用就行,没有定法 5 精心编写教案。 6 教授完后要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以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