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效用论如何分析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效用最大化问题

2021-03-07 12:45:25 字数 666 阅读 3816

1楼:且且乐日

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1、效用量可以具体衡量;2、边际效用(mu)递减规律。 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

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分析:假定消费者购买商品x和y,当且仅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取得最大效用,如上图中间的曲线情况。否则要么超出预算,要么浪费预算,都不能充分利用既定预算,。

而此时,该切线斜率又等于边际替代率,和序数理论结果是一样的。

【理论缺陷】

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衡量,但是,他们既没有也不可能回答一个“效用单位”是多大的问题。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者分析需求曲线形状的最重要的根据,但是,这个规律取决于人们的心理感受,很难得到验证。

3、需求曲线的背后其实是人们之间的边际效用的互相比较,这更不具说服力。

4、基数效用论隐含着收入的平均分配。

2楼:是宸不是陈

基数效用是指用基数1、2、3……具体数量衡量的效用。假如消费者的收入一定,并且每单位倾向收入的边际效用是一定的,此时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最大效用原则是mu=λp, 即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乘以**。如果消费者购买多种商品,则最大效用原则是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各自的**之比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