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没有宰相为何还有《宰相刘罗锅》

2021-03-04 06:55:30 字数 1249 阅读 8912

1楼:来日方长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

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也算是位列宰相了,而影视作品或民间传说中为了凸显主人公的地位,便以世人都比较熟悉的宰相称之。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2楼:再骑金钱豹

历史上的宰相,从来就不是个正式的、具体的官职名称,而是一个范指,早期一般都是特指国家最高行政长官一人而已,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宰相,以诸葛亮为例:他正式、具体的职务是“丞相”而不是“宰相”,但仍可被视为“宰相”,因为他符合这一基本要件: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干脆废除了丞相这一职务,将原先的丞相职权进行了分解,由费祎、蒋宛等人分别担任,目的就是人为造成相互制肘,防止一人大权独揽,对皇权造成威胁。

纵观我国的封建历史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过程,到了明清时期,“宰相”的定义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限定特指“最高行政长官”一人,只要是国家最高决策层的行政长官,都可以视为宰相的,比如康熙时期的内阁大学士纳兰明珠,当时就被称之为“明相”,索额图则被称之为“索相”,这里的“相”,指的就是宰相之意,到了雍正时期,军机处成立,属于国家最高中枢机构,此时有资格被称之为军机大臣的,一般都可视为“宰相”,乾隆时期刘镛被视为“宰相”就很正常了,其实和珅也是可以被称为“和相”的,但要分在什么时候,比如他在担任礼部侍郎的时候就不能这么叫,此时离最高行政机关还差得远呢,后来进入军机处,并任文华殿大学士之后才可以,不过人们一般不会这么称呼他。

3楼:匿名用户

朱元璋处死胡惟庸后,废除宰相一职。中国古代史上从此再无真正的宰相。不过以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和能力没有宰相的辅佐他处理不了那么多公务,只好设置内阁来作为皇帝的直属秘书机关。

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相当于内阁。内阁和军机处人员相当于宰相,所以被尊称为“宰相”或“相”。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刘墉即使是按照清朝称“相”的标准,也只是勉强能沾边,而“罗锅”刘墉其实连边都不沾。乾隆时期刘墉身高超过一米九,和人说话常需弯腰,到嘉庆年间,八十多岁的刘墉已经出现老年性驼背,嘉庆皇帝曾经戏称其为刘驼子。但是直到刘墉去世,也没有人称其为刘罗锅。

4楼:匿名用户

这部电视剧本来就不合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