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和宫庭的区别宫廷和皇宫有什么区别,是一个意思吗?谢谢

2021-03-03 22:32:36 字数 6112 阅读 9920

1楼:难受君丶

没有区别,意思一样。

宫庭,通常写做宫廷,是封建帝王居住的地方。

古代宫廷的设计,一般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后面是帝王、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皇宫中的主要宫殿都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两侧的建筑整齐而对称。

重重院落,层层殿堂,展示了皇宫的齐整、庄严和浩大。

2楼:妄与栀枯

没有什么区别。

宫庭,通常写做宫廷,是封建帝王居住的地方。古代宫廷的设计,一般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后面是帝王、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宫廷中的建筑,大都由金碧辉煌的大屋顶、朱红的木制廊柱、门窗和宽阔洁白的汉白玉台基组成。

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心,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1625年,建成于皇太极时期的1636年。

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

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

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

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3楼:南邕

“廷”“庭”古代通用,但后来分工明确,“廷”指君主听政的地方,也指封建王朝****。“庭”指厅堂,堂屋;正房前的院子。

宫廷,一是指由帝王及其大臣构成的统治集团。另外一个是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处所,比如宫廷生活。

引证解释:

1. 帝王的住所。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以为 咸阳 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 渭 南上林苑中。”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汉安世房中歌》:“高张四县,乐充宫廷。”

《宋史·毕士安传》:“ 太宗 召谓曰:‘诸子生长宫廷,未闲外事,年渐**,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卿等勉之。’”。

2. 犹朝廷。《文汇报》1980.11.17:“宫廷是封建权力的中心。”

宫庭,通常写做宫廷,是封建帝王居住的地方。

词语介绍:

为了显示皇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统领天下的威严,中国古代宫廷的设计、建筑都特别追求雄伟壮观和富丽华贵。古代宫廷的设计,一般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后面是帝王、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皇宫中的主要宫殿都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两侧的建筑整齐而对称。重重院落,层层殿堂,展示了皇宫的齐整、庄严和浩大。

4楼:匿名用户

宫廷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处所  由帝王及其大臣构成的统治集团宫庭

帝王的住所。

5楼:匿名用户

宫廷应该是指皇帝与大臣间的官场生活,宫庭指官僚与皇帝朝见的宫殿。前者应大于后者

6楼:匿名用户

一个是胖纸.一个是mm

宫廷和皇宫有什么区别,是一个意思吗?谢谢

7楼:689辣酷

宫廷,一是指由帝王及其大臣构成的统治集团。另外一个是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处所,比如宫廷生活。

引证解释:

1. 帝王的住所。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以为 咸阳 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 渭 南 上林苑 中。”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汉安世房中歌》:“高张四县,乐充宫廷。”

《宋史·毕士安传》:“ 太宗 召谓曰:‘诸子生长宫廷,未闲外事,年渐**,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卿等勉之。’”。

2. 犹朝廷。《文汇报》1980.11.17:“宫廷是封建权力的中心。”

宫庭,通常写做宫廷,是封建帝王居住的地方。

宫庭诗与宫体诗有什么区别

8楼:匿名用户

是一个概念,宫廷诗是宫体诗是俗称

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2356661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

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另外解释:是指一种以写公平生活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采丽靡轻艳的文风.它发端于齐梁之际,到萧纲及其周围文人时达到全盛.

南朝梁后期和陈代所流行的一种诗歌流派。“宫体”之名,始见于《梁书·简文帝纪》对萧纲的评语:“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

但这种风格的诗歌,自梁武帝及吴均、何逊、刘孝绰已开其端。宫体诗的主要作者就是萧纲、萧绎以及聚集于他们周围的一些文人如徐干、庾肩吾、徐陵等,陈后主陈叔宝及其侍从文人也可归入此类。历来对宫体诗的批评,多以为其中有不少以写妇女生活及体态为内容,其实宫体诗内容并非限于妇女生活,也有一些抒情咏物之作,即使写妇女生活的作品,格调低下的也只占少数。

总的来说,宫体诗的情调流于轻艳,诗风比较柔靡缓弱。至于被称为宫体诗人的萧纲、萧绎等人,也写过不少清丽可读之作,至于庾肩吾、徐陵等,更有一些比较优秀的诗篇。

从诗歌发展史上看,宫体诗起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隋及唐初诗风流于靡弱,多少是受它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在形式上比永明体更趋格律化。《梁书·徐摛传》称徐摛“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

这种“新变”正是宫体诗的形式特点。据有的学者统计,宫体诗中符合律诗格律的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基本符合的数量尤多。这说明“宫体诗”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至于它用典多、辞藻秾丽的特点,对后世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唐代的李贺和李商隐的诗,显然曾吸取过“宫体诗”的某些手法。

代表作家:萧纲、萧绎、徐干、庾肩吾、徐陵。

9楼:

简单的说,宫庭诗是写宫廷的事,宫体诗是为帝王****的

10楼:匿名用户

答:①内容不同,如宫廷诗多以****,写景,咏物为主,如宫体诗多以写宫廷生活

②诗风不同,如宫廷诗诗风:绮错婉镅,富丽呆板,如宫体诗诗风:比较柔靡缓弱,**浮艳囚

古代宫廷中的称呼

11楼:nm牛虻

1、皇帝

天子(源于商朝)、皇帝(源于秦始皇)、万岁(最早是代表喜庆,汉武帝后用到皇帝身上,到了宋朝专用)。皇帝的自称:联、寡人、孤、孤寡、予一人、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

2、太皇太后

皇帝的祖母,皇帝一般对其称为皇祖母。自称本宫(对大臣、奴才)、哀家(皇帝死后自称)。简称太皇,或称太母,是古代中国皇帝及东亚地区部分时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号。

在部分朝代曾出现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帝太太后等,皆为太皇太后的变体。

3、世子

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4、皇后

皇帝正妻的称呼,始于秦朝,历代相袭。

5、妃嫔:帝王妾侍的统称。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历代帝王妃嫔众多。

6、贵人

宫中女官,妃嫔的称号。东汉光武帝始置,其地位仅次于皇后。此后,历代沿用其名,但地位的尊卑并不相同。例如,清代贵人位在皇贵妃、贵妃、妃、嫔之下。

7、太妃

已故皇帝的遗妃。清制,皇帝的祖父或父亲遗留的妃嫔,分别称皇贵太妃、贵太妃。

扩展资料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称呼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

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

古代父母称呼: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考妣等。

古代后宫称呼:

1、惠妃、丽妃、华妃: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玄宗开元时置。

《旧唐书·后妃传·序》:开元中,“乃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等三位,以代夫人,为正一品。”

2、美人: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西汉始置。据传,汉宫妃嫔有十四等,美人位居第五等。以后一直到明代,宫廷中皆有美人名号。

3、寡小君: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礼记·曲礼》下:“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后来臣民对别国也谦称本国国君的夫人为寡小君。

4、昭仪: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元帝时始置。汉朝妃嫔在皇后之下有十四等,昭仪是第一等。“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后世虽然亦多沿用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5、婕妤:又作婕伃。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

汉武帝始置。当时有赵婕妤、尹婕妤等。婕妤在汉朝妃嫔十四等中列第二等。

后世(明代以前)虽然亦多沿用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内主:先秦时诸侯夫人的称呼。后代有时也指皇后。《晋武帝立皇后大赦诏》:“以仪刑万邦者,必须内主。”

12楼:从头再来好风彩

一、妃别称姬、国阴、侧室、别房、妾身,对皇帝的妾氏及太子、王、后的妻子称谓。下人称为“娘娘”。妃子的自称:

妾身、贱妾、小妾(对皇帝)、本宫(对大臣、奴才)、在正式场合用“妾某氏等”,平时则用“我”或者“吾”。

二、嫔古代皇宫里的女官,皇帝的妾。位于妃以下,贵人以上。嫔的自称:妾身(对皇帝)、本宫(对大臣、奴才)

三、太皇太后。

皇帝的祖母,皇帝一般对其称为皇祖母。自称本宫(对大臣、奴才)、哀家(皇帝死后自称)。

四、皇上:

即皇帝。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五、宗子:

大宗的嫡长子叫宗子。对大宗来讲,他是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

六、世子:

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七、支子:

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支子。

扩展资料

1、后、帝王的正妻。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

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妃曰后。”

2、皇后:皇帝正妻的称呼,始于秦朝。历代相袭。

3、王后:国王的正妻。

4、皇孋:皇后的别称。《后汉书·皇后纪赞》:“祁祁皇孋,言观贞淑。”

5、元妃、元嫡:国君或诸侯元配夫人的称号。《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6、元后、元配:帝王的正妻,元配皇后。《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即位,礼臣议:’孝洁皇后,大行皇帝元配,宜合葬袝庙。”

7、女主:女子为君者,多指临朝执政的太后。《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女主,欲王吕氏。”

8、君妇:君主正妻的称呼。

9、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10、慈壶、慈闱:对帝王母亲或皇后的敬称。宋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晨昏两慈壶,诗礼一贤王。”

11、中宫:皇后的住处,代称皇后。

12、国阴:后妃的别称。古代称男为阳,女为阴,所以帝王的后妃称国阴.

13、御妻:帝王之妻,也叫“御女”、“女御”,位在世妇之下。《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

14、天下母、天地母:都是对皇后的敬称。《汉书·元后传赞》:“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

共有几个朝代把故宫作为皇宫,5.故宫是哪两个朝代的皇家宫殿,别称是什么?

1楼 守护迷途 现在的故宫,由元朝始建,明在元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改扩建。清改变不大。所应该是元明清三代或明清二代。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共有几个朝代把它作为皇宫 2楼 小小柯珂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

古代行都是什么意思,古代行都和行宫有什么区别?

1楼 凉木指弥 就像是以前古代皇帝出巡的时候住的地方,和行宫差不多 古代行都和行宫有什么区别? 2楼 笔有千秋业 不管这bai两者的建造目的,具体du作用还有区域大小都不同zhi,详解dao如下 一回 简介这两个名词 答1 关于行都 行都,在首都之外另设的一个都城,以备必要时 暂驻。旧时皇帝 出行时...

古代皇宫男人都有什么职位,古代皇宫里男人的封号和职位分别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正一品 文职京官 太师 太傅 太保 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 无 武职京官 领侍卫内大臣 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 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 各部院尚书 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 无 武职京官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内大臣武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