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显微镜如何测膜厚啊"式样怎么制备啊

2021-02-26 05:17:36 字数 4734 阅读 6939

1楼:李庆喜

你是测什么膜厚度,渗碳层氮化层测的话区分不太明显,目前有两种方法,1,显微镜测试,纵切试样后镶嵌抛光,测出厚度,2,显微维氏硬度计测试法,打出硬度梯度从而得出厚度,此方法较准确

2楼:匿名用户

对样品切割后进行镶嵌,然后再进行磨抛,腐蚀处理,就可以放到显微镜上看,如果你的显微镜配了带尺目镜或测量软件,就可以进行测量了

简述金相显微镜样品的制备步骤?

3楼:冰峰蓝雨

切取好的试样,先经砂轮磨平,为下一道砂纸的磨制做好准备。磨平时应用水冷却试样,避免金属组织因受热而发生变化,

经砂轮磨平、洗净、吹干后的试样,用手工依次由粗到细的在各号砂纸上磨制,砂纸须平铺于平的玻璃、金属或板上。从粗砂纸到细砂纸,每换一次砂纸时,试样均须转90°角与旧磨痕成垂直方向,向一个方向磨至旧磨痕完全消失,新磨痕均匀一致时为止,磨制试样时,注意不可用力太重,每次时间也不可太长。

经砂纸磨光的试样,可移到装有尼纶、尼绒或细帆布等的抛光机上粗抛光,抛光料可用微粒的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铬、氧化铁、金钢砂等,抛光时间2~5min,抛光后用水洗净并吹干。

为进行显微镜检验,须对抛光好的金属试样进行浸蚀,以显示其真实、清晰的组织结构。

4楼:匿名用户

这个挺复杂的你可以查下书籍,切取试样后还要看试样的大小,有的时候要用到镶嵌机,不用机器的话也可以采用冷镶嵌,但材料比较昂贵,之后就是下面所说的研磨了,磨好了就可以了。

5楼:匿名用户

给你发一个链接吧,但不知道能不能显示出来,那上面有详细 的介绍

http://****bjcewei.***/down/show/36.aspx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及注意事项

6楼:追寻复制者

1、 防止试样在截取过程中出现过热,以免试样组织因受热而发生变化。

特别是用火焰切割或电弧切割引起局部熔融时,应将熔融部分及附近出现的过热部分完全去除。

用金相试样切割机或普通砂轮片切割机切割时均应用水充分冷却,使最终获得不受温度影响的理想试样。

2、无论采用何种切割方法,都会在试样的切割面形成程度不同的变形层,这一变形层会对金相组织产生影响,因此在切取时应力求将变形层减至最小。

如用金相试样切割机切取时,对砂轮切割片的厚度、粒度以及切割速度均应选取和控制。

3、截取样品时应注意保护试样的特殊表面:如热处理表面强化层、化学热处理渗层、热喷涂层及镀层、氧化脱碳层、裂纹区以及废品或失效零件上的损坏特征,不允许因截取而损伤。

4、 对试样的切割位置、形状、大小、磨面选择确定后,在试样上打上标记并作好准确记录。

5、 gb/t 13298-91金相显微组织检验方法中,推荐试样尺寸以磨面面积小于400mm2,高度15~20mm为宜。

7楼:点点星光带晨风

一、取样

选择合适的、有代表性的试样是进行金相显微分析的极其重要的一步,包括选择取样部位、检验面及确定截取方法、试样尺寸等。

1、取样部位及检验面的选择

取样的部位和检验面的选择,应根据检验目的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例如:分析金属的缺陷和破损原因时,应在发生缺陷和破损部位取样,同时也应在完好的部位取样,以便对比;

检测脱碳层、化学热处理的渗层、淬火层、晶粒度等,应取横向截面;研究带状组织及冷塑性变形工件的组织和夹杂物的变形情况时,则应截取纵向截面。

2、试样的截取方法

试样的截取方法可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能不同而异。对于软材料,可以用锯、车、刨等方法;对于硬材料,可以用砂轮切片机切割或电火花切割等方法;对于硬而脆的材料,如白口铸铁,可以用锤击方法;在大工件上取样,可用氧气切割等方法。

在用砂轮切割或电火花切割时,应采取冷却措施,以减少由于受热而引起的试样组织变化。试样上由于截取而引起的变形层或烧损层必须在后续工序中去掉。

3、试样尺寸和形状

金相试样的大小和形状以便于握持、易于磨制为准,通常采用直径ф15~20mm、高15~20mm的圆柱体或边长15~20mm的立方体。

二、磨制

分粗磨和细磨两步。试样取下后,首先进行粗磨。如是钢铁材料试样可先用砂轮粗磨平,如是很软的材料(如铝、铜等有色金属)可用锉刀锉平。

在砂轮上磨制时,应握紧试样,使试样受力均匀,压力不要太大,并随时用水冷却,以防受热引起金属组织变化。

此外,在一般情况下,试样的周界要用砂轮或锉刀磨成圆角,以免在磨光及当抛光时将砂纸和抛光织物划破。但是,对于需要观察表层组织(如渗碳层,脱碳层)的试样,则不能将边缘磨圆,这种试样最好进行镶嵌。

三、抛光

目的为去除金相磨面上因细磨而留下的磨痕,使之成为光滑、无痕的镜面。

通常,金相试样制备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取样、镶嵌(有时可以省略)、磨光(粗磨和细磨)、抛光和腐蚀。

每项操作都必须细心谨慎,严格按操作要求实施,因为任何操作失误都可能影响后续步骤,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造成假组织,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金相试样制备是与制备人员制样经验密切相关的技术,制备人员的水平决定了试样的制备质量。

扩展资料:

取样是金相试样制备的第一道工序,若取样不当,则达不到检验目的,因此,所取试样的大小、部位、磨面方向等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规定执行。金相试样取样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金相试样是金相研究的第一步,不重视取样的重要性常常会影响试验结果的成败 。

1、截取试样的部位,必须能表征材料或部件的特点及检验的目的。

2对于工艺过程或热处理不同的材料或部件,试样的截取部位也要相应地改变。

3研究分析铸件的金相组织,必须从铸件的表层到中心同时观察。根据各部位组织的差异,从而了解铸件的偏析程度。小机件可直接截取垂直于模壁的横断面,大机件应在垂直于模壁的横断面上,从表层到中心截取几个试样。

4轧制型材或锻件取样应考虑表层有无脱碳、折迭等缺陷,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的鉴定,所以要在横向和纵向上截取试样。

横向试样主要研究表层缺陷及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对于很长的型材应在两端分别截取试样,以便比较夹杂物的偏析情况;纵向试样主要研究夹杂物的形状,鉴别夹杂物的类型,观察晶粒粒长的程度,估计逆性形变过程中冷变形的程度。

5经过各种热处理的零件,显微组织是比较均匀的,因而只在任一截面上截取试样即可,同时要考虑到表层情况,如脱碳、渗碳、表面镀膜、氧化等。

2、确定试样的金相磨面:研究结果或试验报告上的金相**应说明取样的部位和磨面的方向。

1 横截面主要研究内容:a.试样外层边缘到中心部位金相显微组织的变化。b.表层缺陷的检验,如、氧化、脱碳、过烧、折迭等。

c.表面处理结果观察,如表面镀膜、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等。d.非金属夹杂物在截面上的分布情况。e.晶粒度的测定。

2 纵截面主要研究内容:a.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形状、大小,夹杂物的情况与取样部位关系非常大,因而必须注意取样部位能代表整块材料。b.测定晶粒拉长的程度,了解材料冷变形的程度。

c.鉴定钢的带状组织以及热处理消除带状组织的效果。

3、金相试样截取截面方法:试样的截取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避免因切割加工不当而引起显微组织的变化。

引起组织变化的可能性有两方面必须注意:

1逆性变形使金相组织发生变化。如低碳钢、有色金属中晶粒受力压缩拉长或扭曲,多晶锌晶粒内部形变挛晶的出现,奥氏体类钢晶粒内部滑移线的增加等都是容易发生的毛病。

2材料因受热引起的金相组织变化.如淬火马氏体组织,往往因磨削热影响,使马氏体回火.产生回火马氏体。3根据材料的硬度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截取试样。

8楼:匿名用户

一、过程

简单地说分为:取样→镶嵌→磨光与抛光→侵蚀→观察照相等五个步骤

二、注意事项

1 金相试片只应在砂轮侧面轻轻地磨制。当试片的厚度小于10mm时,应在镶嵌后再进行打磨。

2 严禁在磨片机旋转时更换砂纸、砂布。

3 试片打磨,抛光时应拿紧,并力求与磨面接触平稳。两人不得同时在一个旋转盘上操作。

4 腐蚀、电解金相试片的化学药品试剂应按其性质分类储存和保管,配制、使用时应遵守有关规定;进行电解时,应严格控制电解液的温度及电流密度。

5金相腐蚀、电解的操作室应通风良好,并设有自来水和急救酸、碱伤害时中和用的溶液。

6金相试验用过的废液应经必要的处理后方可排放,不得将未经处理的废料倒入下水道。

7现场进行金相试验时应有防止试剂、溶液泼洒滴落的措施;作业完毕后应将杂物、废液清理干净。

8 更换卧式金相显微镜的弧光电极时必须切断电源。

9楼:匿名用户

首先说镶嵌的过程中,低温镶嵌固化剂:环氧树脂=1:2依次加入一次性杯子,搅拌一定要按统一方向且缓慢待溶液透明即可加入到待镶嵌容器内

磨光过程保证砂纸由粗到细 水流有由大到小 速度由大到小 保证转速均匀平衡,压力不能过大

抛光的时间可以长一些,抛光剂需要不断喷洒

如果发现还不是很光亮,就使用中等规格的砂纸重新走一遍 一般没什么问题

10楼:匿名用户

我是做金相的,如果你也做的话,基本步骤我就不说了。我觉得过程中要注意清洁,细致;就是每个步骤都要做到位。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后续步骤很难做,说明你的前面步骤简单了,可以增加点,比如可以多增加一道细磨的过程,这样抛光就简单的多。

打磨前要注意把因取样导致的组织已经变化的试样层面给去除掉,可以借助金相切割机和磨床来加工。

对于细小的物件可以镶嵌了再制备。

抛光和打磨的过程中注意冷却,避免过热导致组织的改变。

根据你所做试验的不同,试样的制作精细程度也可以不同。比如非金属夹杂物分析就要求抛光面很精细干净,那你要选择平绒的抛光布和粒度细小的金刚石抛光剂,抛光过程要非常注意清洁。

总之,金相制样是一项靠时间来锻炼的工作,慢慢的你也会熟练的掌握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