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

2021-01-25 21:15:45 字数 4727 阅读 3589

1楼:匿名用户

“实淡泊而寡欲兮, 独怡乐而长吟, 声皦皦而弥厉兮, 似贞士之介心”的意思是想着自己淡泊而无所求的想法,独自快乐的吟唱着,皦皦的声音一声响过一声,好像是呼喊着忠贞之士高洁的心

“实淡泊而寡欲兮, 独怡乐而长吟, 声皦皦而弥厉兮, 似贞士之介心”这句话出自东汉文学家曹植《蝉赋》,以写蝉来感生世,是咏蝉诗作中出现最早,写得也最好为成功的一类。文中首写蝉先天资质之美,次写黄雀、螳螂、蜘蛛、草虫对它的毒害,以至于蝉不得不逃离众难,末写蝉落于狡童之手,最终成了人们腹中之物的可悲结局。这种蝉的命运正是作者曹植生世的生动写照,从文中可以见到作者对于命运的深深不平和无限忧患。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中国现代六大文学作家

2楼:诸葛打军师

通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将**时期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尊为大师级的现代作家,通称为“鲁、郭、茅、巴、老、曹”。

鲁迅鲁迅擅长短篇、散文。中国第一篇白话**就是他的《狂人日记》,散文代表作《野草》,充满了意象、矛盾、自省,得见其思想之深邃,灵魂之痛苦,为不可超越之颠峰。

郭沫若郭沫若擅长诗歌、戏剧。代表作《星空》《女神》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感染力极强,是现代文学诗歌之冠。后期有一部话剧《屈原》,感情极其充沛。

可惜年轻的激情消散以后,便走了政治路线。

茅盾茅盾擅长长篇,代表作《子夜》,从各个方面详实精细的刻画了旧社会的上海,,揭示了民族资本主义必然没落,无产阶级正在兴起并是真正的希望之主题。该**在现代文学范畴中是高水准。

巴金巴金擅长长篇,代表作《家春秋》,作品饱含热情,人物刻画细致,可读性很强,主要描写面在于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的革命青年。后期有杂文集《随想录》。

老舍老舍擅长中长篇、戏剧,代表作主要有长篇《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中篇《月牙儿》、戏剧《茶馆》。此人是老北京人,京派代表作家。作品中带有浓郁的京味,具有幽默感。

主要写北京市民在旧社会的挣扎和反抗,其中以《茶馆》尤为鲜明和深刻,是现代文学戏剧中的扛鼎之作。

曹禺曹禺擅长戏剧。十多岁的写《雷雨》使他名动天下。他的戏剧主题深刻鲜明,人物栩栩如生。

戏剧中善于制造矛盾,从而揭露人性,给人很强的震撼感觉。 此人作品虽少,但每一部都是经典。

3楼:抚琴终弦断

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老舍,曹禹

文学史上的近代,现代,当代有何区别?各年代是怎样的

4楼:甾乎小童鞋

先秦:顾名思义,就是在秦朝之前的年

代古代:鸦片战争以前

近代: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现代:新中国成立前

当代:新中国成立以后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结束,是中国历史上的近代.近代社会是古代的终结和现代的前夜.而近代文学不仅标志着古代文学的终结,还下启现代文学的新生,因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现代文学都是从五四新文学说起的,但实际上在此之前的晚清的文界革命、**界革命、诗界革命以及晚清的谴责**都是与五四新文学一脉相承的,但由于人们一般的认识都把二者隔开来,使得现代文学不关注他,古代文学更不关注它.

另外,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界限也是按照政治上的分期进行的,但实际上革命文学和解放前的左翼文学也是一脉相承的,这样就不好进行研究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有一个问题越来越醒目,即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概念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笔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时,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在中国的通常语境里,1840年以来的历史被划分成三大阶段.

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年是“现代”,1949年迄今是“当代”.以此为参照,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就是基本上对应着中国现代史的文学.目前学术界大多采用1917年到1949年的教学/研究框架.

通常简称为“现代文学三十年”.但是,这样使用“ 现代文学”概念越来越多地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在国外的非汉语学术界,很难从语义上区别“近代”、“现代”和“当代”.

比如日本就把“现代化”称为“近代化”.在国内,一般情况下,“现代”和“当代”是同义词,只有专门学习过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的人才能区别这两个概念.所以对现代文学的范畴问题发生越来越多的质疑.

特别是21世纪的到来,使这个问题更加凸显.当我们说“现代”的时候,不是指包括说话时的“现在”,而是指半个世纪以前.这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便.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范畴加以清理.

可是,当我们试图清理“现代文学”这一概念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的复杂性.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现代”这一概念具有多义性.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同时也是一个价值概念.

比如现在同是2004年,我们却可以说欧洲比非洲“现代”,还可以说某件东西很“现代”.因此,对现代文学的理解不仅仅是时段上的差异,而且包括空间上的差异.

让我们分别列举并进行简评.

从时间上说,首先存在一个“现代文学”的上限与下限的问题.

关于“现代文学”的上限,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1919年,划分点是“五四”运动.理由是文学与政治应该一致,“五四”运动使整个中国文化得到更新,中国文学的性质当然也发生了质变.

这种观点目前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很少,但是学者以外的很多人都这样认为,特别是中学语文课本就是这样教的.笔者给一年级大学生上现代文学课时,第一天问他们现代文学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全部说是1919年.这个观点思路明确,缺点是过于简单,因为实际上还是要去追溯1917年的文学革命和1915年的《新青年》.

第二种是1917年,划分点是文学革命,理由是文学的独立性,强调从文学自身的发展线索来判定时段.目前大学教学体制基本采用这个上限.但是这样就等于说现代文学只是新文学,它忽略了通俗文学的发展脉络.

第三种是1911年或1912年,划分点是辛亥革命与中华**建立.理由是现代文学应该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文学,推翻了皇帝,才真正有个人的精神空间.这也是把文学与政治相联系.

从通俗文学的发展来看,这个上限倒是一个分界点.但是从文**动来看,这个年份的意义不是特别突出.

第四种是1898年,划分点是戊戌变法,理由是思想变革是文学变革的内在动因.北京大学一些学者的“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实际上就是以1898年为起点.谢冕先生主持的“百年文学总系”,挑选十几个年份进行分写作,第一本书就是1898年,谢冕先生亲自写的.

1898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从现代教育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开端.

第五种是1840年,划分点是鸦片战争.理由是在古代与现代之间不存在独立意义的“近代”.这实际是把近代文学合并到现代文学.近代文学是历来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第六种是周作人等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文学是从明朝开始的,理由是个性解放、人的觉醒.这一观点无法在教学上实现,只能当作一种学术参考意见.

关于“现代文学”的下限,分歧倒不是很多.

第一种观点是1949年.这既是正统的,也是大多数人的观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但近年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理由是从文学自身来看,1949年没有什么重大事件.

第二种观点是1976年“文革”结束,从新时期以来是“当代文学”.这种观点认为50-70年代的文学基本是解放区文学的延续,应该属于“现代文学”,文革以后才进入了所谓“翻天覆地”的历史新阶段.

第三种观点是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此前的文学是以五四精神为主导的,此后进入了以共产党思想为核心的当代文学.

最后一种就是主张不分现代与当代,打破下限,笼统称之为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个主张影响很大,实际上许多学者都进行了跨越“现代”和“当代”的研究.但是这个主张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认为它忽略了许多应该得到重视的差别.

20世纪中国文学实际上的阶段性还是不能回避的.

从空间上讲,“现代文学”的所指经历了范围上的多次变化.从50年代王瑶先生等开创这门学科始,“现代文学”长期指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团结其他阶级参加的新文学.所以各种版本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中,革命文学占的比重最大,其他文学处于边缘,或者是同路人,或者是受批判的对象.

新时期以后,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边缘和中心开始对换.经过20年的演变,革命文学已经占比重很小,所谓“人性论”的和“具有永恒艺术价值”的文学得到重视.但基本框架还是新文学的框架,而且产生不少新的问题.

比如忽略了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思想斗争,忽略了当年大众的阅读选择,变成一种个别专家趣味等等.

关于现代文学应该不应该包括通俗文学,很早就有过不同意见.严家炎先生与唐弢先生就曾经争论过.严家炎先生认为应该包括旧文学,包括旧体诗词.

唐弢先生则强调“现代”的价值意义,反对包括旧文学.但随着学术界对“现代”这一概念理解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包括通俗文学.也就是说,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学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它们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简单的先进战胜落后的关系.

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了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书在每个10年都专门设立了通俗文学一章.这表明了一个极大的变化.旷新年先生批评这个框架有不妥之处,但这已经是一个趋势.

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新版现代文学史,也专章讲授了通俗文学.

所以,目前关于“现代文学”这个概念,出现了许多课题.一是在中国20世纪产生了各种文学,如何对待.以某一种价值观念进行取舍后,对不符合自己的标准的文学干脆不讲,恐怕是不妥的.

比如有的当代文学教师不讲文革文学,有的连十七年也不讲.“空白处理”恐怕不是历史研究的最佳方式.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同文学的价值区分.

张恨水与鲁迅就是不好随便比较的.要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我们就要回到文学史中去,仔细考察当时的文学生产、流通和接受的状况,包括考察出版、报刊、文学教育和各种亚文学的状况.这样我们或许会尽快找到妥善处理“现代文学”这个概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