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出处!如果要说出自《道德经》告诉我第

2021-01-22 05:23:09 字数 5219 阅读 2653

1楼:匿名用户

"上帝欲其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出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唐太宗说,针对的是突厥。唐朝初年,突厥经常南下侵犯,唐太宗决心消灭突厥,说这句话(引用了老子),具体的不清楚!《道德经》没找到!

2楼:匿名用户

这句话貌似不是道德经里面的。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出处!如果要说出自《道德经》告诉我第几章!

3楼:♂疯子灬6a湁

"上帝欲其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出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唐太宗说,针对的是突厥。唐朝初年,突厥经常南下侵犯,唐太宗决心消灭突厥,说这句话(引用了老子),具体的不清楚! 《道德经》没找到!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句话出自何处(看清题目哈,要具体出处!)加分采纳!

4楼:我的团长是柠檬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出处:“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后亡,凡人之心,先亡后狂,我自狂之,奈何我亡”这句话是唐太宗说,针对的是突厥。唐朝初年,突厥经常南下侵犯。

唐太宗决心消灭突厥,说了这句话(引用了老子),意思就是:想要它灭亡,一定要先让他骄傲自满,唐太宗曾派人送大量金宝给突厥,助长其骄傲的气势。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利令智昏,鼠目寸光!小人伎俩,必不久长!害人害己,为祸四方!

扩展资料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县),少年从军,擅长骑射,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

首倡晋阳起兵,封为敦煌郡公,善于用兵。

进入长安后,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封为秦国公。

唐朝建立后,官至天策上将、司徒,封为秦王。

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

设立文学馆,笼络人才。

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儿子,册立为太子。

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正式即位,年号贞观。

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

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5楼:南京非常人

“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是出自老子,但是并没有在老子的著作中体现,我们只能把他理解为古训,相传为老子所处,原文:天欲其亡 必先令其狂。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导别人想获得成功,就一定更要谦逊,是符合老子道义的古训。

而后世可考的,就在唐史中,太宗皇帝引用老子的这番话,其他网友已经写出,我就不多说。

6楼:至此一生

好吧!你说的,我也

查找了一下。网上的你也都看到了。我也就不解释。。现在都说是唐太宗说过,老子说的,还有就是西方的谚语。但是都没有见到原话!

倒是老子道德经里有一句话与其类似:老子曰:“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道经第三十四章》

老子说:“明道之君能够被人尊崇而统治天下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自始至终不妄自尊大而能虚静处下,所以才能为天下人所归附和拥护,而成就其君王的尊贵和伟大。

7楼:匿名用户

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

这句话出自唐

太宗之口,当时突厥屡屡进犯,众将狂张,唐太宗却说:“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唐太宗曾派人送大量金宝给突厥,助长其骄傲的气势,而后,突厥果然败亡了。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西方有一句谚语:“上帝要灭亡他,必定让他先发狂!”。

从古至今,小至一个人的生死成败,大至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存亡兴衰,乃至于整个人类文明的最终命运,都逃不出这个规律。

8楼:戒烟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出处

9楼:寂灭五使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是出自老子,但是并没有在老子的著作中体现,我们只能把他理解为古训,相传为老子所处,原文:天欲其亡 必先令其狂。

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导别人想获得成功,就一定更要谦逊,是符合老子道义的古训。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后亡。凡人之心,先亡后狂。我自狂之,奈何我亡”这句话是唐太宗说,针对的是突厥。

唐朝初年,突厥经常南下侵犯,唐太宗决心消灭突厥,说了这句话(引用了老子),意思就是:想要它灭亡,一定要先让他骄傲自满。唐太宗曾派人送大量金宝给突厥,助长其骄傲的气势。

西方的《圣经·旧约》有“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古希腊作家欧底庇德斯说“神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10楼:度新兴产业

这句话本来是唐太宗说的,当时突厥屡屡进犯,众将狂张,唐太宗却说:“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而后,突厥果然失败了,意思是:失败总是因为太狂妄,教导大家要谦逊。

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与欧底庇德斯有相似的见解:“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也有人说“上帝欲其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出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神要使一个人遭难,总是让他忘乎所以。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利令智昏,鼠目寸光!

小人伎俩,必不久长!害人害己,为祸四方!

扩展资料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11楼:now小脾气

出处:“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 英雄之道 先狂后亡 凡人之心 先亡后狂 我自狂之 奈何我亡”这句话是唐太宗说,针对的是突厥.唐朝初年,突厥经常南下侵犯,唐太宗决心消灭突厥,说了这句话(引用了老子),意思就是:

想要它灭亡,一定要先让他骄傲自满.唐太宗曾派人送大量金宝给突厥,助长其骄傲的气势.

西方有一句谚语:“上帝要灭亡他,必定让他先发狂!”

但《老子》并没有查到原文.

还请各位予以赐教!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利令智昏,鼠目寸光!

小人伎俩,必不久长!害人害己,为祸四方!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2楼:baby鞋子特大号

唐太宗李世民对突厥说的。唐朝初年,突厥经常南下侵犯,唐太宗决心消灭突厥,

说了这句话:“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后亡,凡人之心,先亡后狂,我自狂之,奈何我亡”。如今流传的是这句话出自老子,唐太宗是引用老子的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本来就狂妄,我的狂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老天让我狂的,老天又怎么能使我灭亡呢?

西方有一句谚语:“上帝要灭亡他,必定让他先发狂!”

扩展资料

1、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2、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3、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13楼:七月语音标注

据传是唐太宗针对突厥说的。意思是:想要它灭亡,一定要先让他骄傲自满。

唐朝初年,突厥经常南下侵犯,唐太宗决心消灭突厥,说了这句话:“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 英雄之道 先狂后亡 凡人之心 先亡后狂 我自狂之 奈何我亡”。

也有传言说“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是出自老子,但是并没有在老子的著作中体现,我们只能把他理解为古训,意思是:失败总是因为太狂妄,教导大家要谦逊。

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与欧底庇德斯有相似的见解:“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也有人说“上帝欲其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出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神要使一个人遭难,总是让他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