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堡半张纸,斯特林堡的半张纸讲的是什么

2021-01-05 06:44:31 字数 4639 阅读 7632

1楼:夫子孔丘

(1)**结尾时,主人公收藏起那弥足珍贵的半张纸,“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告诉我们主人公将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奋然前行,去开拓新的人生。他勇敢地面对命运,承受人生的一切幸与不幸,在生活面前保持着骄傲与快乐的姿态,主人公是一位达观而又坚强的人。

(2)启示一:幸与不幸,都是生活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既要积极地追求人生的幸福,也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不幸。

(3)启示二:人生的幸与不幸,都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断一个阶段而已,重要是的学会从中获取经验与启示,得到力量与智慧,以向前看的健康乐观心态走好人生的下一步。

(第1问4分,第2问2分。言之有理者酌情给分)

斯特林堡的半张纸讲的是什么

2楼:匿名用户

【作者简介】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ugllststrindberg,1849-1912),瑞典作家。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破产商人家庭。一生贫困,为了糊口,当过小学教师、演员、新闻记者、图书馆职员、化学试验员等。

一生写过大量剧本和**。由于斯特林堡身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早期写过不少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如长篇**《红房子》(1879)和《新国家》(1882),较深刻地揭露了瑞典上层社会的保守、欺诈和冷酷无情。后来他受当时流行的叔本华、尼采和弗洛伊特学说的影响,用反理性的哲学观点观察世界,许多作品有神秘主义倾向。

他的剧本《父亲》(1887)、《朱丽小姐》(1888)、《伴侣》(1890)、《死的舞蹈》(1901)等,描写**的社会关系,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自然主义主张。他把人生描写成本能和欲望的冲突,对生活作了歪曲的反映。1902年,斯特林堡写了《梦的戏剧》,表现作者寻求摆脱痛苦的愿望,但又充满由子痛苦而失去常态的绝望情绪,又成了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

斯特林堡的创作道路是一条由批判现实主义转向悲观主义和**心理的歧路。但是,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从事新闻记者活动时,曾为新兴的工人阶级努力斗争,因而获得工人群众的爱戴。但那时他已病重,不久去世。

《半张纸》和《葬仪》是斯特林堡颇具特色的**。《半张纸》以一千五百字的简短篇幅,用十来个**号码展示一幅幅生活画面,表现主人公一生中充满悲欢离合的两年,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材别致,构思新颖。 《葬仪》借两个旁观者的口叙述了一个善良小人物的不幸一生。

**纯用白描手法,不加渲染,不幸者的遭遇却刻划得细致入微,对旧时代吃人的等级观念作了尖锐批判。 斯特林堡 johanauguststrindberg(1849~1912) 瑞典戏剧家、**家。1849年1月22日生在斯德哥尔摩。

父亲是船舶经纪人。1867年考入乌普萨拉大学,曾几度辍学。当过小学教师、报社记者,后在皇家图书馆充当管理员。

他在大学时期开始写作剧本,其中反映冰岛神话时期父女二人在宗教信仰上发生冲突的剧本《被放逐者》得到国王卡尔十五世的赞赏,受到召见,并获得赏赐。以宗教改革为主题的五幕历史剧《奥洛夫老师》,是他在研究莎士比亚和歌德等人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创作的一部成功的剧本。长篇**《红房间》(1879)采用狄更斯的手法,对虚伪、欺诈和腐朽的社会进行了尖锐讽刺和猛烈抨击,在斯德哥尔摩风光的描写上也超过了前人,因此一举成名。

这是瑞典文学史上第一部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作品。 斯特林堡在其他社会问题上是激进的,但在妇女解放问题上却是保守的。他的短篇**集《结婚集》第一集对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持嘲笑态度,而且因其中一段关于圣餐的描述受到法庭控告。

他虽然被判处无罪,但精神上所受的打击却十分沉重。1886年写的《结婚集》第二集、用法文写的长篇**《狂人辩词》(1887~1888)以及剧本《父亲》(1887),都明显表现出他对妇女的歧视。 他还曾创作了瑞典文学史上优秀的自传体长篇**《女仆的儿子》(4卷,1886~1909),以描写群岛风光而著名的中篇**《海姆斯岛上的居民》(1887),被认为是欧洲自然主义剧本典范的《朱丽小姐》(1888)和《债主》(1889),以及中篇**《在海边》(1890)。

在1890年以后的7年中,经济窘迫和婚姻上的不幸使他陷入了神秘主义。从1898年起,他的戏剧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自然主义转为表现主义以及象征主义,如剧本《到大马士革去》(3部:1~2,1898;3,1904)、《死魂舞》(1901)和《一出梦的戏剧》(1902),用幻想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悲愤、伤感和绝望。

后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历史剧,其中《古斯塔夫·瓦萨》(1899)在布局和人物刻画方面十分突出。室内剧中优秀的有《鬼魂奏鸣曲》(1907)。他的最后一部佳作是剧本《大路》(1909)。

晚年从事语言研究,出版过一些很有价值的著作,他还利用自学汉语的知识写了《中国文字的起源》一书。 斯特林堡一生共写过60多个剧本,大量的**、诗歌和关于语言研究的著作,留下书信7,000余封。他的剧作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又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对欧洲和美国的戏剧艺术有很大影响,对当时的电影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他的语言研究对瑞典文学和语言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平实·乐观——浅评《半张纸》 赵文杰 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文坛上涌现出一批杰出作家,瑞典的斯特林堡便是其中之一。写于1890年前后的《半张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叙述故事时的平静朴实的文笔和所揭示的主题中的乐观与朝气。

《半张纸》通篇都用几乎是白描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一位年轻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从他的年轻有为,到觅得佳偶到幸福的新婚,直至心爱的妻子因生产而死去。房间里**旁的半张纸上用极其简单又典型的词唤起他们两年的生活轨迹。银行的工作意味着他有丰厚的薪水,事业成功了,又有了美丽的爱情——艾丽丝,于是出租马车、鲜花店、家俱行和室内装饰商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他们订婚、结婚了,并搬进了这套寓所,“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

后来,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温柔的修女和医生及善解人意的母亲的出现就不言而喻了。再后来,生活出现了纷乱,药房、牛奶、杂货铺,“家务事都要用**办理了”。原来女主人生产了。

这对于一个即将做父亲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残酷的事实使年轻房客看到“埋葬事”、“承办人”仍然那么心痛,“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他拿起这记满幸福与悲伤的半张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然后昂首而去,一切都这么简单,然而我们却能被它感动,这不得不归功于斯特林堡,他用平静流畅的描绘,客观不加分析地叙述及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勒出一位年轻房客由幸福美满到孤独不幸,从悲伤到微笑的经历和转变,使我们学会如何用平实的话写出生动的人和事。 当然,每篇佳作都反映一个鲜明的主题,《半张纸》也不例外。

当这位房客重温曾经拥有的幸福和曾经遭遇的不幸后,他没有垂头丧气,“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为什么他能由最初的悲伤、逃避变为现在的乐观、充满希望?“因为他知道他已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这或许就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对于过去的一切,美好的,我们会珍惜;不幸的,我们任它随时光流逝,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拥有的,去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赏析《半张纸》 薛广智 《半张纸》这篇微型**的突出特点就是作者最大限度和极为出色地发挥了“线索”在**中的作用。

**中有一句很关键的话,那就是“这两分钟里,他又重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从“两分钟”到“两年”,这个涵盖诸多又极为凝炼的投射,正是作者巧妙地抓住了“半张纸”,并以半张纸上一系列名称和**号码为线索情节的结果。 其实,从恋爱到组成家庭到不幸丧妻丧子,这个过程并不是特殊化的,相反正是在许多普通人身上都会发生的一段普通经历,而绝大多数作家所着眼的都不过如此,因此,它被写出来是让读者觉得与众不同还是平淡无奇,就得看作者的创作心思是否高人一筹了。

《半张纸》的作者显然是让读者永远都无法忘记他的这种演绎了,半张纸上的一个个名称与**号码与人生当中的一件件重要的事情相应,留给读者极大的想像空间,又让这些想像井然有序地排列,从而完成“两分钟”到“两年”的投射。一方面表明了人生“长”与“短”的概念之间的较量,另一方面作者表明了一种生活态度,正如他借主人公的口说的那样:“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

相反地,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人生是由很多段组成的,在我们走过一段,失去一段,永远无法再把握一段时,应该回顾它,回顾曾经的努力与得到,将它作为一种幸福放在心里,而不要将悲痛延续,因为还有下一段要走。

而许多人恰恰是将一段蔓延及整个人生,“可惜”,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幸福“他将永远无法尝到”,他再活二十年,其价值永远是那两分钟,而作者所提倡的是让人们学会在两分钟内总结和得到“两年”甚至“二十年”那样的人生价值。 **的内容因为一条好线索而显得丰满,**的意义也同时因为一条好线索而显得不凡,一条线索的巧妙运用使得**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这是我们阅读鉴赏和写作学习的时候,值得注意的一点。

有谁知道斯特林堡写的半张纸是什么意思啊

3楼:琼居

(半张纸---情感的象征)

充满温情、暖意、悲伤与怀念的纪念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13分)半张纸(节选) [瑞典]斯特林堡  他取下这半张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

4楼:水落

小题1:①与妻子结识,约会,恋爱;兴奋、喜悦。②妻子怀孕,身体有恙,生孩子(生产);惊喜,不安,烦恼。③妻子死了,孩子死了;悲痛(共6分。各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小题1:这个比喻句不但写出了主人公泪流满面、视线模糊的情状;更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悲痛得如同溺水要窒息般的感受。(3分,回答出后一点给2分)

小题1:主人公已拥有过人生中最宝贵的幸福,即使失去也还有些安慰,可是许多人连这一点都无法拥有,比主人公更为不幸。表现了主人公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着追求(或:

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3分,言之成理即可。若只是对原句的复述的得2分)略

谁有瑞典斯特林堡的半张纸的阅读分析

1楼 杺砕 斯特林堡《半张纸》赏析 平实 乐观 浅评《半张纸》 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文坛上涌现出一批杰出作家,瑞典的斯特林堡便是其中之一。写于1890年前后的《半张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叙述故事时的平静朴实的文笔和所揭示的主题中的乐观与朝气。 《半张纸》通篇都用几乎是白描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一位年轻房...

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特点是什么,与伊斯兰园林的异同

1楼 广东五行园林 伊斯兰园林体系园林造园,具有很强的地域 气候 民俗特点。 一 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常常把全园分割成四区。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 二 伊斯兰园林中心,都会在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