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残疾人能在健康医疗教育领域做什么

2021-01-04 09:57:06 字数 6072 阅读 2330

1楼:小猪发财

身残志坚,想想当年的张海迪也是一个残疾人,但是用他的意志力战胜各种困难,也为人们做出了贡献,具体你可以咨询健康医疗教育领域相关负责人。可以做一个健康顾问。多看点书就可以了,可以跟他们讲一讲健康方面的保健知识。

可以进行线上授课教育方面。

2楼:格斯圣宝

当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前提是只要你想并坚持走下去。

不能说残疾了就不健康了,那要看你从哪种角度上去看了。比如没有了双腿,那也就无所谓残疾了,因为已经没有了。最重要的是心里健康。

同样的,在教育领域里,历史上身残志坚的在教育领域里面大有作为的人也不少。所以说,只要你想并坚持去做了,那么你就不是残疾了,甚至比那些不是残疾的四肢健全的,要更健康。

3楼:相聚

线上顾问,或线上销售。

一个下肢残疾人能给医院做什么工作 或者和医院合作一些什么

4楼:匿名用户

下肢残疾不带表心里残疾,他只是行动不方便,一些很好的医生不是这样吗?

下肢残疾人可以帮助别人做什么

5楼:陈阿烦

下肢残疾人也有轻重之分,有的只能靠轮椅代步,有的不需要,所以能做的事也大不一样。当然坐轮椅的也可以靠健康的双手和大脑为别人做很多事情比如手工活,电脑设计,画画等等。

6楼:匿名用户

做的事可多了,参加残奥运会的运动员书国家争光,还有张海迪等等为国家做多大贡献

7楼:匿名用户

什么都能又不是植物人

一个下肢残疾人能给医院的病人老人做什么志愿者

8楼:使何吵覆

做志愿者的残疾人

是很多的,好多残疾人受到社会的帮助后回报社会,或者因回自己是残疾人,答知道比自己严重的残疾人更加需要帮助,或者心中有大爱的人都会参加志愿者活动,因为我也是志愿者,所以看到组织里有很多也是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志愿者,真的很敬佩!

下肢残疾人有什么适合的工作?

9楼:ws情书写给妳

下肢残疾可以卖东西,

在夜市或者市场卖点东西都可以!

打工的话,如果没有亲属关系,

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到工作!

建议自己做点小买卖,

养活自己应该不是问题!

10楼:波罗密

可以做操作电脑方面的工作。

11楼:昂明赤易梦

坐着做的手工活都可以。

12楼:邱米盈敏

3轮出租车,听说还不交费呢

13楼:陀惠粘寻凝

做一些室内工作:

1、写作、打字、翻译、电脑操作...

2、家用电器维修

3、擦皮鞋

4、文案设计、装潢设计

下肢残疾人能做哪些面对外界人群的工作

14楼:匿名用户

找一些坐班的工作,办公室里的最好,如果找不到也可以找些**接线员,电脑打字员等类似的工作

15楼:匿名用户

阿里巴巴有个云客服在招人,在家里就可以,它是抢单制。你空余时间打卡上班就可以了。

16楼:匿名用户

**客服是一种,只需要**就可以了。

还有比如一些大的地方,有咨询台之类的,有时候也是会招人的。

17楼:匿名用户

客服,或只需要上肢的工作。

下肢残疾人创业适合干什么

18楼:匿名用户

找到优势后,结合你的优势你能从事什么行业,再进一步做决定

19楼:太阳之旅

我们来这里一个下肢残疾源

的女人自己做生意。

现在分店开了一间又一间,现在应该上千万身家了。

她也是从小开始做。虽然自己不能走,可是很努力经营。

不要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而怕,虽然你行动不便,可以请人帮助你的啊。

其实健全人做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优势,健全人也很多投资失败的啊!

你可以开店以后去申请减免税费、工商费。

**对残疾人开店是有支持的,是可以申请的。

20楼:匿名用户

开**或者做直播,卖手工艺品

21楼:渡基础刨

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2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22楼:匿名用户

《西游记续集》(2000年,86版西游记几个未拍故事的补遗。原班人马出演)

持有残疾证的居民可享受哪些政策优惠

23楼:墨汁诺

1、目前持有残疾证的居民能够享有的优惠政策有:

(1)残疾人(

一、二级)护理补贴500元;

(2)在低保基础上对家庭贫困残疾人特殊贫困补贴600元;

(3)特困残疾人大病救助(4000—5000元之间);

(4)针对残疾人拥有机动三轮车燃油补贴等。

2、残疾级别分为一级、二级、**、四级,这也是残疾人享受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及扶助规定、维护合法权益的依据。

3、虽然针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很多,但是每一个政策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惠及不同对象,有年龄区别、有残疾等级区别,也有家庭经济状况的区别。因此,残疾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对应适合自己的优惠政策。

扩展资料:

中国的残疾人福利

(一)残疾人福利的内容

传统观念认为,残疾人福利就是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给予各种物质帮助,其实,在今天看来,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

残疾人福利除了给予基本的物质帮助之外,还要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在残疾人的**、医疗、教育、就业、文化娱乐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权益保障,努力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保障目标。

1.残疾人就业

国家和社会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享有就业的同等机会。残疾人参加社会劳动和就业的权利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法律规定,所有单位必须按比例雇用残疾人,同时实行税收减免和其他优惠扶持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

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我国的残疾人就业,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社会吸收和福利企业。

2.残疾人教育

《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会员国应保证残疾人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包括使最严重残疾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并容许在入学年龄、教学内容、考试程序方面增加灵活性。

联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指出,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应向各种类别和不同程度的男女儿童,其中包括重残儿童,提供义务教育。

我国法律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根据残疾人的特性,采取两种教育方式:

一是普通教育方式。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

二是特殊教育方式。对不具备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此外,还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特殊需要实施教育。

国家设立残疾人教育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捐资助学。国家组织和扶持盲文、手语的研究与应用,特殊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特殊教学用具及辅助用品的研制、生产和**。

3.残疾人**

国际社会认为,只要向残疾人传授**知识和方法,相当数量的残疾人可以在家庭和社区范围内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服务:

①及早发现病情;

②诊断和处理;

③医疗护理;

④社会、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咨询和协助;

⑤进行自理训练;

⑥职业技能训练、职业培训、公开招聘的和保护性的就业安置;

⑦提供辅助器械、行动工具及其他设备;⑧专门教育服务等。在残疾人的**保障中,要强调残疾人所具备的能力,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工作应该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辅之以社会**服务和专门的**机构。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其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技术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技术与我国传统的**技术相结合。以**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收益广的**内容为重点,并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服务。

4.残疾人文化生活

《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提出,会员国确保残疾人有机会充分发展他们创作性的、艺术的和社会方面的潜力,这既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也是为了造福社会。

为此,应确保他们参与文化活动。必要时,应提供特别帮助,如聋人助听器、盲人点字印刷书籍等。为了活跃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国际上定期举办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特殊奥运会、世界聋人运动会、国际特殊艺术节、国际残疾人智能竞赛。

我国残疾人文化生活保障的指导原则是:残疾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应当面向基层,融于社会公共文化生活,适应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使残疾人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采取各类措施,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主要包括:

①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为残疾人服务;

②组织和扶持盲文读物、盲人有声读物、弱智人读物的编写和出版,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在部分影视作品中增加字幕、解说;

③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举办特殊艺术演出和特殊体育运动会,参加重大国际性比赛和交流;

④有计划地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

5.举办精神病人福利院

精神病人福利院是我国接受和**精神病人的福利事业单位,由卫生、民政、公安三个部门分别举办,承担不同对象的收治任务。民政和卫生部门精神病人福利院的任务,是收养城镇中无依无靠、无生活**、无法定义务抚养人的精神病人,同时也收养自费的家庭无力看管的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福利院对精神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即不关、不绑、不锁,采取劳动**、文娱**、药物**和心理**,并把这四种方法结合运用。

6.扶残助残活动

公共服务机构应当为残疾人提供照顾和优待,内容包括:

①残疾人在搭乘国内公共交通工具时应给予一定的照顾和方便,甚至享受减费或免费服务;

②盲人读物邮件可以免费寄递;

③残疾人申请在公共场所开设零售店或申请解困住宅、停车位,应保留其名额并优先核准;

④残疾人或其抚养义务人应缴纳的捐税,**应按残疾人的残疾等级、家庭经济状况,依法给予适当的减免。

7.环境保障

《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指出,各国应确认无障碍环境在社会各个领域机会均等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任何类别的残疾人,各国应做到:采取行动方案,使物质环境实现无障碍;采取措施,在提供信息和交流方面实现无障碍。

20世纪初,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案——无障碍设计。它运用现代技术改善环境,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了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目前,许多国家都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逐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采取无障碍措施等。

2001年,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其中有24条纳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二)残疾人福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的残疾人福利事业仍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残疾人保障水平较低,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无障碍设施管理不严;

针对目前我国残疾人福利事业存在的问题,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①强制推行依法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②城市主要道路和大型公共建筑强制推行无障碍设计规范;

③为残疾人提供特别服务。如开办残疾人用品专卖店等;

④增设解雇保护,赋予残疾人特殊的休息权利;

⑤研究、开发和生产适应残疾人使用的产品;

⑥对农村残疾人给予特别关注;

⑦制定《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

⑧进一步重视残疾人**工作。要下大力气向残疾人普及**知识,传授训练方法,提供经济适用的辅助工具,指导和帮助广大残疾人在家庭和社区进行自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