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以及相关知识,关于春节的知识

2021-01-03 14:32:02 字数 4878 阅读 8172

1楼:菜鸟下海

春节古时叫“元旦”,俗称过年,是华夏子孙一年中庆贺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节目。

关于春节的知识

2楼:夜舞殷殇

关于春节的知识如下:

1、春节的**

春节是由岁首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2、春节历史的演变

古代民间最初的岁首指的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历法的变动,新年(岁首)在日期上有所调整。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3、春节名称的变革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4、春节文化内涵传承中丰富

春节早已不只是汉族的节日,很多少数民族都是过春节的,但他们都有自己特别的过法。“56个民族现在几乎都在过春节,但不少又都融进了本民族的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杨福泉认为,春节蕴含的慎终追远等文化内涵应该不断传承丰富,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该与时俱进,过“环境友好型春节”。

5、春节可以节日欢聚共享一段记忆

“每年春节前夕,到了吃杀猪饭的时候,总是累并快乐着,累是因为杀猪确实是个体力活,快乐当然就是因为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美食咯。”大理白族小伙儿段艳文告诉记者,杀猪饭拉近了各民族间的距离,不管白族、汉族还是彝族,吃着同一锅肉,喝着自酿的酒,在分享中加深感情。

3楼:水清木华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

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

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据考,春节在起源上,是上古时代古人根据天象、物候确定四季循环演变而来的。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

”上古以作物成熟为时间标志,后来历法知识进步,根据天象与物候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游神、做年例,也有踩高跷、跑旱船。

南方沿海一带岭南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扩展资料

春节早已不只是汉族的节日,很多少数民族都是过春节的,但他们都有自己特别的过法。“56个民族现在几乎都在过春节,但不少又都融进了本民族的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杨福泉认为,春节蕴含的慎终追远等文化内涵应该不断传承丰富,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该与时俱进,过“环境友好型春节”。

布依族:“玉米、高粱、大米,都可以酿米酒;豆腐乳、熏肉、灌香肠,都是年的味道。”布依族姑娘覃青青的年,和美食相伴。

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覃青青就和妈妈开始忙碌,只为一家人能在除夕夜吃到自己亲手做的美食。

当新年钟声敲响,“抢龙水”成为村民的盛典。家家户户派出的代表守候在村中水井旁,只为能最快抢到第一桶井水,“抢来好运”。

“每年大年初十我都是被耍麒麟的**声吵醒的。”覃青青告诉记者,自己家乡的布依族过年期间庆祝活动特别多,耍麒麟队伍会一直沿着村里的主路表演,小朋友们还会丢糠包、荡秋千。“年味特别足!”

蒙古族:除夕吃“手把肉”,象征着合家团圆。

彝族:在祖灵下铺撒松针,表达祝福和企盼。

朝鲜族: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唱歌,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独龙族:“卡雀哇是独龙族的年节。”云南大学教授郭建斌告诉记者,独龙族的年节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腊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举行。

“剽牛祭天”是独龙族庆祝卡雀哇的主要方式。郭建斌介绍,被选中的牛披上毛毯和五彩珠,在祭祀神明之后,两个猎手持长矛跳舞进场,将手中竹矛猛刺入牛的腋下,人们则手牵手地向牛挥刀舞弓大吼大叫,直到牛倒下。“通过这样的仪式,独龙族人民祈祷在新的一年中得到天公神灵的保佑,使幸福降临人间。

”傣族:傣历新年泼水节更为公众熟知。“每年泼水节都会放假,全州上上下下都喜气洋洋的,气氛甚至比过年还浓厚。”西双版纳的傣族姑娘李融珏告诉记者。

藏族:在藏历十二月二十九,人们要驱鬼、制作“卡塞”,在家门口用石灰粉在地上绘出“八瑞相”和“雍仲”等吉祥的图案。藏历新年第一天,首先要吃的就是被藏族同胞视为吉祥之物的人参果饭,随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切玛”、炖牛肉、喝酥油茶,合唱藏歌迎接新年。

“每年春节前夕,到了吃杀猪饭的时候,总是累并快乐着,累是因为杀猪确实是个体力活,快乐当然就是因为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美食咯。”大理白族小伙儿段艳文告诉记者,杀猪饭拉近了各民族间的距离,不管白族、汉族还是彝族,吃着同一锅肉,喝着自酿的酒,在分享中加深感情。

“每年腊月,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杀猪饭,因此也有许多‘杀猪客’要做。那段时间,体重肯定是要长的。”段艳文介绍,除了留下一部分腌制成腊肉、香肠,绝大多数肉会被做成各式各样的菜。

热情好客的白族人民,在烹饪方面极有天赋,“杀猪饭”就是最好的体现,除了酥肉、粉蒸肉、千张肉等原汁原味的正宗“土八碗”,还有水腌菜炒猪肉、猪血芋头汤等开胃小菜。

实际上,不仅是大理,“杀猪饭”几乎是整个云南农村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过年记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杀猪饭”早已不再是过年的专利,看看昆明城区满街的“宣威杀猪菜馆”,让人品尝美食之余,也可以感受到厚重的生活气息。

4楼:安然1003白羊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扩展资料: 除夕小孩子有红包,叫做压岁钱,正月初一不能吃稀饭,有人说吃了稀饭后,此年每逢出门都会下雨,初一,初二,初三等亲人好友来拜年,初四就是年径开,意思是可以开始干活了,拿锄头啊,工作啊等。

“压岁钱”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

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5楼:匿名用户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文化精华。

6楼:老李

在传统风俗上,春节以正月初

一、初二、初三为正年,而节日活动,则从腊月二十三日起,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期间的民间传统活动有:二十三,炕锅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宰灶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榨黄酒;三十(儿),捏鼻(儿)(包饺子);初一(儿),拱脊(儿)(磕头拜年)。

春节的由来及传说

正月初一,现称春节,民间俗称“过年”。据古书记载,唐虞时叫“载”,是万象更新的意思;夏代叫“岁”,表示新年一到,春天就来了;商代叫“祀”,表示四时已尽,该是编入史册的时候了;直到周代才开始叫做“年”。“年”的原意是指谷物成熟。

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出现“年”字,它是由“禾”和“千”两个字组合的;意思是表示谷物累累,收成良好。古书上将五谷成熟,丰收之年,称为“有年”;大丰收年,称为“大有年”,以后便把谷物的一熟算作一年。

关于“年”的起源,流传比较广泛的是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相传古时,有一种兽叫“年”,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稀少了,便出来伤害人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惊恐。

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怕红色、火光和巨声。于是大家约定,等“年”快要出山侵扰时,家家门上都涂上红色,准备了火把、灯笼、竹节,等“年”窜到村口时,就立即将灯笼、火把点着,把竹节扔进火里**,并齐声呐喊。“年”害怕得掉头躲进山里。

从此“年”再也不敢出来危害村民和牲畜了,但人们总忘不了往年防御“年”的日子,故以后每到冬天,人们照样涂红和燃烧竹节,这样代代相传,“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

春节的**

春节是由岁首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身为中国人传统春节习俗知多少,春节倒计时,传统春节习俗知多少

1楼 啊往事知多少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又称 小年 ,是祭灶的日子。祭拜灶王爷只限男子。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的日子。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打扫卫生。 腊月二十五 豆腐是过年的必须食品,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豆腐过年期间食用。 春节倒计时,传统春节习俗知多少 2楼 匿名用户 春节 是中国人...

有关春节习俗的作文四百字,写一个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左右

1楼 匿名用户 我记忆中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过春节了。 按照四川的风俗习惯,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准备了。腊月里人们要挂长长的香肠,鲜鲜的腊肉,真诱人呀! 除夕夜的前几天,我们都要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那超市里别提有多热闹啦!年货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息。我们要买新衣服...

端午节的知识问答题,关于端午节的知识问答题目(带答案)

1楼 匿名用户 v v端午节的别称? 端午也称端 五 端阳。 v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 躲午,悬挂菖蒲 艾草,佩香囊, 赛龙舟, 食粽子等。 v端午节的由来?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