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域生活着什么珍惜动物,在厦门,也生活着一些即将消失的濒危动物,有哪些

2021-01-01 20:49:20 字数 4928 阅读 8055

1楼:如空磐石

比较出名,且专门设立国家级保护区的有文昌鱼、白海豚。另外鲎也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

在厦门,也生活着一些即将消失的濒危动物,有哪些

2楼:匿名用户

我只知道有一种海里生长的动物“鲎”,偶尔还可以在同安农村里面的封建活动日吃到。

3楼:use银

艹泥马 河蟹 雅美蝶

厦门有一种世界上罕见的动物文昌鱼,它主要出产在翔安区的刘五店和厦门岛黄厝海域,生活在沙质的海滩里.

4楼:小爱

a、动物进bai行分类,根据du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zhi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dao椎动物两大类

版,脊椎动物的权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文昌鱼体内没有脊柱、只有脊椎骨,因此文昌鱼分类地位处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故不符合题意;

b、虽然文昌鱼生活在水中,体内有一条脊索,有背鳍、臀鳍和尾鳍.生活在沿海泥沙中,吃浮游生物.文昌鱼说它是“鱼”,实际上并不是鱼.它是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动物,而更趋向于脊椎动物.故符合题意;

c、文昌鱼体内有一条脊索,它和人类一样,分类地位应该属于脊索动物门,故不符合题意;

d、文昌鱼是珍稀名贵的海洋野生头索动物,列为中国二类重点保护对象.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厦门代表什么动物?

5楼:老陈

厦门代表的动物是白鹭。厦门有个白鹭洲

6楼:匿名用户

白鹭,厦门古名鹭岛,它的真正由来其实是人们第一次登上小岛,看见白鹭长年成群地浮游在水面,于是冠之以“鹭岛”。白鹭属涉禽类鹭科,又名鹭鸶,嘴长脚长,颈也长,全身羽毛纯白,头后还垂着长长的白冠毛,毵长如丝;背部有白色疏松的鬓毛和尾翼,形态潇洒,逗人喜爱。本世纪20年代以前,厦门山野树林,到处有白鹭栖息,三五成群,飞翔于田间海上。

后来因城市兴建,生态的变化,白鹭慢慢减少,濒于绝迹。这几年经过环境综合治理,白鹭又回到岛上。由于白鹭是厦门的象征,因此厦门的许多地名含有“鹭”字,许多招牌,店名都喜欢用“鹭”字命名,乃至于厦门的人名也常常取“鹭”字。

今天,白鹭又成为厦门的市鸟。

厦门哪个海滩小动物比较多的,比如螃蟹,虾,鱼哪些的

7楼:幸运知旅者

以前早上在鼓浪屿跑步时,到鹭江岸边可以看到很多小螃蟹。

8楼:匿名用户

厦门人多的海滩小动物看不见,滩涂的小动物(如招潮蟹)比较多的,鱼虾你基本看不见。

9楼:匿名用户

小嶝岛吧,相对而言保护的比较好一点

10楼:十里村庄

我在香山公园附近海滩玩有很多螃蟹,鱼和虾少

以what will life be without animals为题介绍保护珍惜动物的重要性。 20

11楼:匿名用户

海洋是一个完整的水体。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

海洋污染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每年把1000万吨石油排入海洋;约有100万吨滴滴涕已滞留在海水中。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是各国的共同要求。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多,扩散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因此,海洋污染比起陆上的其它环境污染要严重和复杂。

海洋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是海洋生物资源的损害。如河北南堡渔场,在近岸未受污染以前,捕捞鲆鱼、鲽鱼多集中在秦皇岛沿岸5~10米等深线以内,现在已移至15~23米水深作业。过去在营口、塘沽、羊角沟附近的浅水区产毛蚶最多,现在也大大外移了。

莱州湾的小清河口附近,过去盛产河蟹及银鱼,现因小清河成为排污河,使河蟹和银鱼绝迹。大连湾由于海水受污染,引起海带腐烂和贝类死亡。甘井子区柳柴沟原有7个海水养殖场,现在只剩下了一个;污染荒废的滩涂达5 000多亩;过去棉花岛一带盛产海参、扇贝,现也基本绝迹。

胶州湾原是一个多种鱼虾产卵、索饵场,生产多种经济鱼虾,现在产量也下降了,每年经济损失约150万元。1978年4月,南黄海北部发生一次大面积的漂油事件,事故发生后的10多天内,在收购的376万斤海产品中,受污染的鱼虾达56万斤。福建沙埕港也因农药厂的污水排入,致使八尺门以内海口的贝类养殖一度大幅度减产。

赤潮在中国沿岸也多次发生,辽河口(1975、1976年)、大沽河口(1977年)、黄河口(1952年)、大连湾(1979、1980、1981年)、青岛沙子口近岸、东海(1972年)以及湛江港(1980年)等相继出现过。尤以1952年5月在黄河口由夜光虫形成的赤潮最为严重,持续2个月时间,影响范围长70公里、宽20公里。

此外,海洋污染还直接危害沿海人民的身体健康。卫生部门调查指出渤海、黄海沿岸的渔民头发中发现的汞、镉含量高于内地居民。北戴河、大连、青岛、烟台等地一些著名的风景游览区、疗养区和海水浴场,近几年来也有过油膜或油块的污染。

中国筑海塘及其它围海工程的历史悠久,遍及沿海各省,这对防止海潮泛滥,围垦滩地和发展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围垦,任意建造海洋工程,随意挖沙采石,乱砍滥伐防护林,都可能损害近岸的海洋环境,会造成海岸后退,水土流失,破坏鱼虾等栖息、繁殖的场所,使滨海地区和生态平衡失调。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兴办围海造田,出现过围后积水过多或缺乏淡水等围而不用的现象。

如海南岛四周围垦了7万亩土地,但已利用的还不到10%。莆田湄州湾围垦后,把渔船的避风港也围掉了,机帆船都无法靠岸。广东饶平县汫洲乡,原有牡蛎养殖滩涂3万亩,因围海造田把海水养殖挤掉,使农民生活下降。

福建诏安下河围垦后,每年损失蚶苗12亿粒,价值30万元。厦门港内,自从修建集美、杏林、马銮、筼筜港海堤,因水文状况发生变化,冲刷区变为淤积区,东渡新港尚未建成,却已出现淤浅现象。自集美海堤建成及策槽、东坑滩涂围垦后,刘五店一带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砂砾底质变为淤泥底质,使中国稀有珍贵的文昌鱼难以栖存,有的死亡,有的外游。

在建造海河闸工程时,由于没有建造相应的过鱼设施,致使溯河而上产卵的鱼蟹濒于绝迹。浙江姚江建闸后,反而导致涌江下游的严重淤积,影响宁波港的航运。在海南岛东岸和南岸的沿海沙滩和沙堤中含有钛铁成分,许多农民进行盲目任意的挖凿开采,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辽宁旅顺柏岚子砾石堤,每年约开采5 000立方米砾石,以致引起岸线后退现象。盖县鲅鮹窝的岸线逐年后退,侵蚀土地和公路,原因也是过量开采滨海砂石引起波能剧增的结果。海南岛还有人下海打捞珊瑚,以珊瑚作原料来烧石灰,这是直接破坏水产资源的行为。

近几十年来,中国海洋渔业资源明显衰退,渔获量下降,质量受到影响,除与海洋环境受污染有关外,渔业结构不合理,重捕轻养,捕捞过度,酷鱼滥捕是一个重要原因。过度捕捞,往往造成滥捕未成熟的小鱼,破坏渔业资源的再生产能力,使经济价值高的鱼种逐渐消灭,代之而起的小杂鱼和劣质鱼上升。

海洋里提供给人类的渔业资源是有限度的。在渤、黄、东、南海大陆架区域内,估计可能提供的渔业资源大约 1000万吨,其中可捕量为500~600万吨,而目前近海的捕捞量已达600万吨以上。即实际捕捞量已大大超过容许捕捞量,尤其在渤、黄、东海,过捕现象更加严重。

中国很多经济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鳕鱼、真鲷、黑口、白姑、黄姑、红姑、绿翅、鳊鱼、牙鲆、高眼、舌鳎、太平洋鲱鱼等资源均已严重衰落,一些高质量的经济鱼类产量大幅度下降。小黄鱼最高年产量达17万吨,目前年产量仅2万吨。以吕四渔场为例,原是一个最大的小黄鱼产卵场,早在50年代后期资源就已遭到破坏,到60年代中期就逐年失去捕捞的价值。

鱼的最大年龄从18龄缩减为近期的3~4龄。小黄鱼资源衰落后,接着又开发了吕四大黄鱼产卵场,10多年后,年产量由原来的6~7万吨降为1~2万吨,鱼龄由29龄缩至近年的10龄左右。著名的舟山渔场,1974年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的产量为1000多万担,1978年降至600多万担。

渤海除对虾、毛虾外,许多经济鱼类几乎绝迹;黄海带鱼、小黄鱼已形不成鱼汛;东海、南海的大黄鱼、带鱼产量也大幅度下降;南海的产量也以幼鱼占多数。

渔船和网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船只越来越多,马力越来越大,网眼愈来愈小,渔场单位海域面积的捕捞次数愈来愈频繁。以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近海拖网船马力数增加2.

47倍,而捕捞产量只增长57%。以渤海渔场秋捕对虾过程时损害的幼鱼情况为例,1994年仅272对渔轮拖网,共损害幼鱼4517.8吨,计58 068.

7万尾。两年后,若成活率为50%,则可提供的可捕量达27 935.39吨。

1976年1073对拖网机帆船,共损害幼鱼15 376.1吨,计192 595.9万尾,两年后,能提供104 983.

8吨产量。其中小黄幼鱼损害最为严重,约占50%,达7 693.4吨,计87 095万尾,两年后可提供43 547吨产量。

由此可见,过度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拖网渔业对经济鱼类的幼鱼损害很大。

渔业资源一旦遭到破坏,恢复是极不容易的。如黄、渤海的真鲷,1920~1935年间被日本渔轮滥捕后至今尚未恢复。小黄鱼资源自50年代破坏后,亦长期得不到恢复。

上述情况说明,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保护海洋资源,防止恶性循环继续发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海洋环境保护不仅指海洋污染的防治,而且涉及海洋资源的保护,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工业布局、能源结构、产品结构等许多问题,即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就是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资源和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自然资源对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破坏资源,就是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并不是消极地保持自然的天然面貌,而是有效地、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及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者是统一的和互为因果的。要以生态平衡的整体观和经济观,科学地、全局地、长远地正确处理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开发是为了人民的需要,为人民造福;保护是保护资源再生产能力,防止污染,防止生态系统恶化。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而开发利用必须注意保护。要从环境的全局出发,使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做到海洋开发事业既能全面发展,海洋环境又能得到保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