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古诗原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唐诗《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20-12-30 22:47:16 字数 6390 阅读 2749

1楼:佳人醉月

该诗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

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唐诗《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楼:匿名用户

借描写春草以寄托别情,借景抒情,并化用典故,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3楼:冬热夏寒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希望能帮助到你

白居易的诗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楼:疯狂的王老板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965653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咏物,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离离原上草

“离离”当以《易经》之离卦象之也,曰火,曰丽,曰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此喻草之生命力也。丽者,绚丽也,言其繁盛足以自赏也。

离者,依卦象乃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行于中道,是远离世俗尘嚣也。离离,离之再离,言其绝世之甚也,自清故得其成也。

“原上”,草原平坦、土壤肥沃之谓也。于此乃喻本源,离于世俗尘嚣,深深扎根于大地也,是以有其生命力与繁荣!欲修无上道,必当离尘绝俗,深达本源,方得自在神通也!

今众学人逐于知欲,是离源之行也,南辕北辙!故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

“草”,于此当训为“早”(略去表象本意)。于本源上早,是谓深达本源法,善行本源行,是为众生之早(先)也。是以“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鬼谷子》”,本源于古!故孔夫子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自谓也。

一岁一枯荣

“一岁一”,此言其不易之恒常也。恒常之道乃常道,常道乃必历之途也,是以无喜怒挂怀于斯。一切简简单单,夫又何求?其有何欲?!自然之道也哉。

“枯荣”,枯则同古以察稽之,荣则同容以纳祥之,是行素朴之道也(可于《中庸》参之)。素朴之道乃合于大道也。

野火烧不尽

前有其火德之赞,于此用火攻之,乃明于其与火之异同也。火,釜底抽薪,则自息矣!草之胜火,乃其深根固砥于原上,是深达本源也!

土上可生木,木可当柴火非土无木,非木无火!此以明本也,得此方不妄作劳,祸害一方也!夫炎帝之受垢,其于此乎?!

“野火”,谓于无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 ……”,皆必为无常所夺也。然无常夺去者何?!

真如自性,众生之本如也!故修于大道,当绝离尘嚣,深达法源法,斯为至实之相也!

众人可自省今日之自我所拥有之一切,何者惧乎无常?何者终归变灭?何者是常?依此了了,明而行于圣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春风吹又生

“春”,乃四时之一也,于此谓行乎正道应机接物,无所执止也,是为顺应自然,不逆天行事也。

“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此谓得此道之人,能得众之响应也,非唯得众之响应,亦得天地自然之助也,是谓天人合一。亦谓得此道之人,其造化之无尽善也。

“吹又生’,此当谓其生生不息,生生不息者自然之道也!

5楼:匿名用户

那当然是想当一介草民咯,没有烦恼没有忧愁

古诗草的原文

6楼:匿名用户

草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楼:魂幽柯南

(唐)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8楼:匿名用户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9楼:匿名用户

《赋得古原草送别》

又名《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0楼:匿名用户

草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草的真名叫赋得古原草送别!诗词是:"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是送别诗!

11楼:匿名用户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古诗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楼:雪莹公主

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生命观!

13楼:天天向上

积极向上,坚韧不拔。

14楼:

表达诗人不屈和韧性的品质和精神

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楼:匿名用户

是白居易的那首吗

这首诗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6楼:

作者在诗中借物抒情,将春草和送别有机的结合起来,茂盛的春草就像离别浓郁的哀愁,草有枯荣,就像人有聚散,表现了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但后两句又峰回路转,表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并暗喻友人终会再次相见,把离别的伤感转化为再见的动力.

17楼:佳人醉月

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

古诗《清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楼:浮傲南陶天

这首诗描写清

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清明杜

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19楼:藤莎义禄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小杜”有才华,有抱负,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

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③借部――请问。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

http://****gushiwen.

***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20楼:无名之人

作者借《清明》这首诗将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与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进行对照,表现出了消极虚无的思想,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和对社会不平的愤激。

原文清明

黄庭坚(北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白话释义

清明佳节时分,桃红李白,竟相绽放,犹如笑脸。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及时的春雨滋润着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绝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他们是贫贱愚蠢还是贤能清廉,至今又有谁知道呢?现在留下来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21楼:你几睡啦

古诗《清明》表达了作者孤独,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2楼:我爱我家人

这首诗将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与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进行对照。

23楼:匿名用户

古诗欣赏:《清明》杜牧

24楼:匿名用户

清明时节思念已故的亲人的感情

25楼:匿名用户

表达了作者...........

26楼:匿名用户

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怀念已故的亲已故的的亲人的雕长嗯前两只情

古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7楼:蝣哉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借物抒情,将春草和送别有机结合,茂盛的春草就像离别浓郁的哀愁,草有枯荣,就像人有聚散,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但后两句又峰回路转,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并暗喻友人终会再次相见,把离别的伤感转化为再见的动力。

拓展资料:

《赋得古原草送别》全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简介如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写下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古诗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楼 匿名用户 题目 默写古诗《早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 1 古诗《早春》原文 晓来庭户外,草树似依依。一夜东风起,万山春色归。 2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楼 匿名用户 该诗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 反映了作者不畏艰难 百折不挠 积极进取的精神。 诗中诗人将春草和...

《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楼 沧3o月 赞美了蜜蜂的高尚品格,表达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 2楼 佳佳糖 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3楼 水中蓝若冰 表达了蜜蜂勤劳工作的品质。 4楼 聪明小子 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赞美了不辞辛苦 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的劳动者,也讽刺了那些不...

风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楼 释来福嘉烟 风》李峤 唐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表达了作者对风的喜爱 注释 解落 散落。 三秋 秋季三个月,即指整个秋天。 二月 早春,农历二月。 翻译 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 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 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 简析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