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三味书屋的平面图怎么画,速度!!我需要三味书屋的平面图!!·如题 谢谢了

2020-12-28 18:10:01 字数 5148 阅读 3143

1楼:爱在黄昏的晚霞

正中墙上 一幅画画前正中 先生的座位周 围 学生的座位东北角 鲁迅的座位

2楼:天枰刘荣华

书屋门两边画俩窗户。南墙有个圆门。东面中间画一副画。画前面画一个八仙桌和椅子。东北角是鲁迅的位置,要画上【弄不开平面图,谅解~】

速度!!我需要三味书屋的平面图!!·如题 谢谢了

3楼:匿名用户

教育局有人吗?问问教育局的人就知道答案在**了。

谁知道三味书屋的平面图? 5

4楼:非常小猪

正中墙上 一幅画

画前正中 先生的座位

周 围 学生的座位

东北角 鲁迅的座位

提示:这表示三味书屋的平面图,四面是墙," "表示中墙," "表示门。

作者站在秆玄通方看三味书屋?(门口是立足点)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地方?(正中墙上是着眼点,其它方位都是由这个方位引出来的)

如果要真的平面图,去搜就好了。

5楼:天才愛熊

小学课本里头应该有吧

6楼:打鸡那个犯罪呢

搜索三味书屋的平面图就有了!

鲁迅怎么画

7楼:鲁叶芳

抓住鲁迅的外貌特点,比如说一字胡,寸把长,直竖着的头发等

8楼:脸比黄花大

http://image.baidu.***/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2%b3%d1%b8

三味书屋匾下的画是什么意思

9楼:半天妖

鲁迅的回忆:“中间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这幅画叫“松鹿图”

——树下有鹿,是书下有禄的意思,意思是考科举的真正目的在于做大官,得高薪.也是民间对治学做官线路僵化的表现.“松鹿图”是“双关”图,颇具象征意义.

其象征寓意大略是:倘真诚地拜伏古树下,就可望登上“梅花榜”,获取**厚禄了.

鲁迅作品 《三味书屋》

10楼:泰杨凯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1]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52]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53] 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54]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55] 藤和木莲[56] 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57] ,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58] 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59]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

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510] ,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511] ,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512] 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

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513] ,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

三味书屋[514] ;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515] 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516] 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517] 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518] ,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519]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520] 。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521]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522] 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523] 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524] 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的绣像[525] 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526] 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他的父亲是开锡箔[527] 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九月十八日。

11楼:匿名用户

楼主看看是这个吗?

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位于都昌坊口11号。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 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

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

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匾额下方是一张松鹿图,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一幅抱对,匾中抱对皆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

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桌面右边有一个鲁迅亲手刻下的“早”字。一次鲁迅上课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责备,他就在自己课桌的右边桌沿上刻了这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此后果然就没有迟到过。

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其中腊梅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寿命。

12楼:匿名用户

回答者:泰杨凯龙 - 初学** 一级 3-9 18:25这个文章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小学课文..

具体好象是6年级课文..

忘记了..呵呵

13楼:匿名用户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

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

鲁迅12岁至17岁时在此求学。

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寿洙邻曾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2.3小题即可,谢谢

1楼 匿名用户 1,百草园 从开头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 相传叫作百草园 到 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三味书屋 从 出门向东 到文末 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第9自然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 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过渡段将两者链接起来。 2,描写百草园的景物,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还有何首乌,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1楼 汐风流落 1 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2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视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向云霄里去了。 听觉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味觉 又酸又甜 3 文段开头的两个 不必说 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