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

2020-12-28 12:34:27 字数 5285 阅读 8191

1楼:拼命三郎大侠

从中国科学的发展史来讲,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响好像是负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观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识、认识.“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

荀子说“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体上还不错.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简化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实验研究被排除了.

到朱熹,他提倡“格物穷理”,就是要通过认识大量现象来总结一种普适的规律.朱子的理学,别的不论,但格物穷理是对格物致知正确的具体化.

但到了王阳明,他要实践一下怎么格物穷理.于是一连七天静坐在他办的书院里观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看着、想着,一直坐得支撑不住,病倒了,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

这就是“王阳明格竹子”这个故事的由来.应该说,王阳明能这么做实验算相当不错的.后世的梁启超,孙中山,陶行知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建议楼主友看看他的评传吧.

守仁公可是一个“完人”啊.有明三百余年江山,以文臣治军者,无出守仁之右.

上马为将,下马为师.

文能安邦定纬,武能保家卫国.

用在他身上最合适了.

他的诗文也是一流的.

只不过因为他在哲学上的成就.所以,掩盖了他的才气

王阳明格竹失败,为什么失败

2楼:护盾之王

最后失败了?我们现在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研究事物以总结出理论性的知识”王阳明“格”竹子的错误在于他没有采用正确的研究事物的方法,以获得和竹子相关的知识.所以他只是在院中对着竹子苦思冥想,就是比如通过观察,前人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所以他换了一个思路转而从人自身的内心去寻求答案、实验等认识和研究手段了解竹子的习性.

但王阳明是想通过“格竹子”实验找到从一个事物中**世界根本原理的途径、特点,那样又能“格”出什么来呢.因为“格物致知”中格物怎么格

3楼:匿名用户

王阳明格竹为什么失败了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

,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

年轻时的王阳明一心想成为圣贤,一直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为了实践,他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但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

在记载他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的《传习录》中,王守仁叙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这件事:“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 某因自去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在今天看来,王阳明格竹失败,原因是他虽然是唯物的,但却是形而上学的,他格竹的方法是形而上学,把竹子当成孤立而静止的自然事物,用外在的方法去观察,试图从这种观察中增进知识,

根据辩证法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因为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人认识事物应当用辩证的方法,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用辩证的方法去格竹,就应当把竹子当成自然生物中的一种,把它看成一种变化发展的事物,通过观察它与其它环境因素的关系,它的生长过程,从中总结哪些因素有利于竹子成长,哪些因素不利于竹子成长,哪个阶段成长快,哪个阶段成长慢等规律,这些规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如“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以及网上流传的一段话,用的就是用这种辩证的方法得到的,说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却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因为在前面的四年里竹子已经将根茎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竹子之所以到最后能够快速增长是源于其最初四年扎根土壤的耐力与努力,当根茎延伸的足够宽阔时,吸收的养分也就足够丰富,自然就会为后续的高速奠定厚实的基础,所以不惧今后风雨的袭击,悍然屹立在天地之间。

道德经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界的规律,同样对人类社会产生启示。竹子的生长过程其实和人、企业追求成功果实的路途是一样的道理,成功之前,需要默默地积蓄能量,但现实中能熬过那三厘米煎熬的却寥寥无几,所以人们常说成功的路上其实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

如此看来,如果王阳明懂得辩证法,可能就能从竹子中格出理,也就可能悟不出心学了。

王阳明静坐格竹子是怎么回事?

4楼:匿名用户

王阳明静坐格竹子

,即王阳明格竹子,是关于王阳明的一个故事:

王阳明所在的那个时代,朱熹的学说是官方学说,具有压倒一切的影响力。王阳明和父亲在京城同住期间,曾遍寻朱熹的著作,如饥似渴地阅读。如何才能成为圣贤?

王阳明和好友讨论后认为:要想成为圣贤,必须掌握朱熹所说的"格物穷理"。

王阳明父亲就职的官署中有许多竹子,他就和他的朋友商定去“格”。他的朋友用了三天时间,孜孜不倦地“格”了三天竹子后,“劳神成疾”,不得不放弃。王阳明觉得,这是他精力太弱的缘故,于是,他亲自去做,不分昼夜地全力"格竹子",连续做了七天,等待他的依然是失败,病倒了。

因此,二人叹息说 : "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5楼:匿名用户

从中国科学的发展史来讲,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响好像是负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观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识、认识。“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

荀子说“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体上还不错。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简化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实验研究被排除了。

到朱熹,他提倡“格物穷理”,就是要通过认识大量现象来总结一种普适的规律。朱子的理学,别的不论,但格物穷理是对格物致知正确的具体化。

但到了王阳明,他要实践一下怎么格物穷理。于是一连七天静坐在他办的书院里观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看着、想着,一直坐得支撑不住,病倒了,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

这就是“王阳明格竹子”这个故事的由来。应该说,王阳明能这么做实验算相当不错的。后世的梁启超,孙中山,陶行知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建议楼主友看看他的评传吧。

守仁公可是一个“完人”啊。 有明三百余年江山,以文臣治军者,无出守仁之右。

上马为将,下马为师。

文能安邦定纬,武能保家卫国。

用在他身上最合适了。

他的诗文也是一流的。

只不过因为他在哲学上的成就。所以,掩盖了他的才气。

6楼:林律

王阳明二十岁的时候,和一个同学商量要去格竹子。什么是格竹子?当时以朱熹思想为代表的儒学教育认为,人世间的真理是存在于各种事物当中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所以王阳明和同学认为,要领悟世界的真理,就要去研究某一件事物,他们就挑选了竹子。

他们的方法是在竹林前铺了席子,天天看,然后思索。三天过去,同学顶不住了,病了。王阳明又继续了一星期,也顶不住了,思索过度,伤神伤身,修养了半年多。

从此他得出一个结论,格身外物,徒劳无功,真正的道理,应该是存在于人的内心。舍内而求外,等于南辕北辙。

7楼:匿名用户

王阳明个竹子什么结果都没有。但他却真的去尝试了,这就是阳明先生最重视的“知行合一”。

如果每个人读了论语之后都像阳明先生一样去尝试一下如何“格物”,而不是像阳明先生一样,从此就放弃了格竹子之类,那么就总有人会格出名堂来,这个名堂,我们现在称为科学。(王阳明最后提出了“心无外理”的概念,彻底放弃了格物,这一定是与其格竹子没有格出“知”有关。方法不对,没有格出门道,就认为道理全来自于心。

王阳明的错误犯大了)。

这不是说孔子知道什么叫做“科学”。

自然往复循环,古人在直觉上就可以推理说背后一定有“天道”主宰,并维系着自然循环的“秩序”。与此对应,人类社会之有序,也是因为有一种与之对应的“道”。所谓天人合一,或“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是这种道。

翻译成现代语言,背后一定是由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在某个层面是一致的。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格物穷理”,掌握了规律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天我们看这个问题,有几个超过了朱熹?

王阳明说,有知必有行,未践行只能说明你还未知,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这是一种哲学了。

孔子的说法按朱熹的解释是,你先要知,然后才有行。二者的差别不在于教导你如何做,而在于判断何以为“知”。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知道了就要去做”!这是孔子的教诲。但王阳明说的是,你不做就等于不知道。

如果王阳明说的真是对的,我做了坏事就等于我“不知”,那么老师就不好意思指责我了,因为这全是老师的错。

知道了道理,然后去实践之,这是什么?这是康德所说的理性。一个理性的人是做正确的事情,至今我们说一个人犯了错误,都会说这个人不理性。

而康德和黑格尔都认为掌握了客观规律并指导自己的行为方为“理性”。

除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之外,中国儒学的基本思路和康德的理性主义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如何行为这个方面。

差别康德要论证理性行为与客观规律的一致性。这是非常难论证的。康德正是因为被认为完成了这种伟大的工作而成为世界上最牛的哲学家。王阳明没有做这个工作。

不仅是王阳明,中国历史上的哲人都没有做这种工作

无论是朱熹的理学还是王阳明的心学,虽然涉及到的都是理和行的关系,但在世界哲学史上地位都不高,原因就在于中国哲人不认为“证明”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王阳明格竹子,格不出来就是算了,他虽然提出一个“心无外理”的主张,但他也并不打算在理论上质疑“格物方可致知”的孔子主张。他更没有去**为什么格不出来。他宁可去“行”,也不再继续讨论这种“没用”的问题。

如果有兴趣,可以格一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与行是合一的吗?

如果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过是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或者是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做一个好人。那不过是在无数条道德教化中多一条而已,和哲学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有人怀疑“知行合一”,就被认为此人是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坏人。那就太糟糕了。

知就是知,行就是行,我格来格去,都发现,知识和行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至于格竹子如果格出名堂,王阳明就会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但王阳明格竹子是试图格出做人或者平天下的道理,这怎么可能呢?

为什么明治维新成功了而戊戌变法却失败了

1楼 华韵珍藏 主要因为 一, 改革的国情不同 从1185年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前的 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 2楼 哈哈欠为你违逆 2019 荆州 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 京师大学堂 今北京大学 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